“舌尖上的中国”,几乎成了“火锅上的中国”。
何况“火锅上的中国”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
据中新网消息,2016年5月23日,湖北省襄阳市,博物馆展出的一件战国晚期“鸳鸯火锅”吸引了游客的注意。这件展品为战国晚期文物,1991年出土于襄阳郑家山墓地。它高25.2厘米、口长28.8厘米、宽18.4厘米,平面呈长方形,带有一盖。子母口,环形附耳,直壁,平底,四兽面蹄足。盖面圆弧近平,可却置,正中置一铺首衔环纽,四边各有一环状纽。耳饰“S”状勾连卷云纹。一耳顶面和盖面各铸有“五”字铭文。
此四足方铜鼎奇特之处在于器、盖内分隔,将容器隔断为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容量。据专家介绍,这相当于现代的鸳鸯火锅。铜鼎在古代原是饪食器,最初用来烹煮食物,后主要用于祭祀和宴享。据专家考证,吃火锅,在战国时期应该已经比较普遍。
虽然有来自东瀛的友人在中国的火锅文化里,发现了一个了不得的秘密;不过话说到底,对于千百亿的“中国吃货”来说,喜欢吃火锅这件事儿,其实真的不需要太多理由。
“火锅为什么这么好吃”这个世界“第一”难题,既然中国人都破不了,老外们还是别操心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