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呼市市委、市政府还联合发布《关于呼和浩特市房地产发展情况的几点说明》,再次强调呼市房地产市场总体上健康有序,不存在泡沫。
事实上,对于自己在城市拆迁改造中面临的争议,韩志然不是没有心理准备。
就像他在接受《小康》杂志采访时所说的,在对呼市的改造过程中常常被骂得狗血喷头,但从来没把这当成一回事。
“我认为自己没做坏事,只要不做亏心事,不要说鬼敲门,鬼砸门都不用怕。我好像从来也没有失眠过,我睡得反而更香了。”韩志然曾这样表示。
“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效果图。
王木匠
只不过,一路狂飙中,韩志然和他的党政班子还是栽了“大跟头”。
2005年3月,呼市来了一位名叫“郑泽”的港商,自称香港金鹰国际集团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金鹰集团”)董事局主席。
他号称要在呼市最繁华的商业区建一座“西北第一高楼”—金鹰国际CBD。楼高169米,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投资53亿元。 这一“大手笔”立即引起呼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当年就被列为向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献礼项目。
为了给“西北第一高楼”腾地方,呼市政府不惜炸掉建成仅4年的呼市公安局11层指挥大楼。这也导致之后两年多,呼市公安局办公场所分散成十几处。
此外,呼市原政府大楼、龙海商厦、第一人民医院保健楼、市公安局的三栋宿舍楼也相继拆除,港商“郑泽”在呼市中山西路黄金地段得到了50多亩土地。
但是很快,人们发现号称实力雄厚、享受各种优惠政策的金鹰集团不但无资注入,还搞起非法集资,所谓的“西北第一高楼”成了烂摊子。
“到后面,政府都开始垫钱垫料帮着他建了。”为“呼格案”作出巨大推动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也是“假港商诈骗案”的主要报道者。
他告诉澎湃新闻,2006年接到举报线索后,他发现“郑泽”不仅涉嫌非法集资,背后还有更复杂的问题,于是写成内参向上汇报。
之后在公安部的介入下,真相浮出水面。
据新华社报道,“郑泽”原名王细牛,是一个只念过5年小学的湖北木匠。他有6个名字,每个名字开一个公司,娶一个老婆。 所谓金鹰集团,实际是一个无办公场所、无运营资金、无企业员工的“三无”皮包公司。几年时间,他通过空手套白狼的方式,在银川、呼和浩特骗了17.58亿元。
2007年3月,“郑泽”被警方逮捕,这一惊天骗局也引起社会各界对呼市党政领导的拷问。
“王木匠的事情,前后3年,一共写了8篇内参。”汤计告诉澎湃新闻,这些年他在内蒙古写过不少监督类报道,韩志然没有直接干预,也没有采取其他手段“对付”。相反,两人因为工作碰面多次,对彼此也比较尊重。
事实上,多位与韩志然接触过的人都认为,韩的脾气还不错,不是那种飞扬跋扈的官员。被“王木匠”蒙蔽,只能说他有些急功近利,政绩观出了问题。
但也有人认为,“假港商”郑泽就是韩志然一手招揽来的。作为地方一把手,他理应承担责任。
2005年,一篇刊登在《经理日报》的报道曾明确提到韩志然对郑泽的热情款待。
报道称,2005年2月下旬,郑泽到呼市考察时见到了时任呼市市委书记的韩志然。韩当场表示,欢迎他来呼市建一个CBD中心。
2005年3月14日,郑泽前往北京拜访了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韩志然,汇报了有关呼市CBD中心的开发设想,并邀请韩志然和呼市其他党政领导到银川实地考察和洽谈。
4天后,呼市党政领导考察团一行12人赶到银川,考察郑泽在银川的投资项目。
那次考察规格之高令人惊讶。
据《经理日报》报道,考察团除了有韩志然,还有时任呼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汤爱军,以及包括当时的呼市市委副书记、市委秘书长、市建委主任、市规划局局长、回民区区委书记等相关领域的主要党政负责人。
韩志然把这次考察形容为“党政倾巢出动”。他表示,“这个项目我们想搞,但搞不了。我们就是想找一位像郑总这样有实力、有事业心、有魄力、有风格的企业家。今天听了郑总的介绍,我们放心了。我们双方的决心都很大,一切都想到一块了,我们认准郑总了!”
汤爱军也紧跟着支持,“CBD中心建立起来,可以提高呼市的对外形象和城市品位,市委、市政府各部门一定要协调好这个项目。”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