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邓小平尚未复出,刘伯承对前来看望他的中央领导说:“我死了,希望邓小平同志主持我的追悼会;如果不行,我决不进八宝山,让儿子把尸体扔到荒草野地里好了。”
【正文】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病死。
刘伯承的神经系统出现严重障碍,丧失思维能力,专家们束手无策,纷纷钻进图书馆,遍查国内外医学文献。然而专家们的努力,最终没能挽留住敬爱的刘帅。徐向前悲痛写下“涂就七言染素绢,十万军帐哭刘公”的诗句。
1973年以后,刘伯承元帅丧失了思维能力。从此,就在医院里,没有离开过病床。
1974年3月,为了加强对刘帅重病的治疗,上级决定进一步充实医疗组的力量,把在外地的著名心内科专家牟善初教授调到北京,担任刘帅医疗保健组组长。
军令如山。牟善初很快来到了刘帅的病床前。
此时的刘伯承神经系统出现严重障碍,时时在病中吵嚷和痉孪……
站在刘帅的病床前,医护人员心如刀绞,看着昔日与邓小平一起率大军挺进大别山闻名于世的刘伯承,大家心里好像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难受。专家们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不解除刘帅的病情,就是失职于人民。
为了深入了解病情,专家们一连几天几夜守在刘帅的病床前,细致入微地观察刘帅的每一个病情症状。同时,认真详细地翻阅研究刘帅的全部病历,全面了解以前的治疗方案和处理措施。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刘帅的心脏、血压都没有多大问题。
眼下,最关键的是让他能恢复意识。
神经内科和心脏内科的专家们几乎把刘帅的病历翻得能倒背如流,他们试图从病理学角度来找答案,可是都一一失败了。
已是82岁高龄的刘帅再也经受不了这样的折腾了。于是专家们一头钻进图书馆,在一本本国外最新医学图书文献中寻找答案。最后,在查阅许多国内外医学文献后,医疗组汇报了一种医疗方案,并很快得到了中央的批准。
实施新的治疗后,刘帅的病一天天有所好转。
但是,医护人员们并没有丝毫的轻松。因为像刘帅这样长期患病,再想他恢复如常,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一天,罗瑞卿大将和杨成武上将来看刘帅。走到刘帅床前,看到已丧失说话能力的刘帅,两位在战争年代就同刘帅结成深厚友情的将军,不禁泣不成声。
在场的医护人员都被老将军们这种至深的友情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1975年以后,刘伯承因多年患病形成了多脏器衰竭,完全丧失了生活自理的能力。
2月中旬的一天深夜,正在认真地翻阅病理资料的牟善初突然接到通知:总理让他去一趟。
驱车赶到人民大会堂,牟善初被工作人员带到了会议室等候总理。
很快,周总理到了,他身后还跟着北京医院的副院长吴蔚然教授和几名工作人员。
周总理紧紧握住牟善初的手说:“你就是负责刘帅医疗小组的牟善初同志吧?你辛苦了!”
坐下后,总理详细地询问了刘帅的病情和今后的治疗措施,牟善初一一作了回答。总理听后还对刘帅的治疗作了指示。
临别前,牟善初认真地对周总理说:“请总理放心,刘帅的病我们是会竭尽全力治疗的。如有问题我们可以请北京其他医院的专家会诊……”
然而,专家们的努力,最终没能挽留住敬爱的刘帅。
1986年10月7日17时40分,刘伯承因久病不治而与世长辞,享年94岁。
10月14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礼堂前厅,黑纱缠圆柱、挽幛悬横梁,被装点成庄严肃穆的灵堂。刘伯承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丛中,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覆盖着他高大的身躯。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