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与暗:当温和书记遇上强势搭档
澎湃新闻检索新闻报道发现,丰立祥主政大同期间也曾做过不少表态和努力。
比如,他提出过“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理念,力图改变当地“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他热衷于深入周边区县调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丰立祥对大同古城的修复建设也给予支持,多次强调古城墙合拢要加快进度。即将在今年11月开工建设的大(大同)张(张家口)高铁,也得益于丰立祥的推动。
不少大同人对他还是不买账。多位接近过他的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丰立祥做事中规中矩、能力一般,是位缺乏个性的官员。
“他最大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一位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丰立祥表面和和气气,只求安稳做官,很少得罪人。平时别说开会,就是和工作人员一起吃个饭,他也只会讲一些浮于表面的客套话,十足的官员做派。
另一位知情人士则透露,丰立祥家住太原,每周五下午都会赶回200多公里外的省城,通常周一下午才会出现在市委大院。这个习惯除非有上级领导来,一般不会打破。
因此,虽然在大同主政多年,他在当地仍显得面目模糊,似有似无。很多人对他的落马都感到诧异,理由是印象当中,他做过的事情太有限。
特别是在大同任职两年后,丰立祥迎来了新的工作搭档耿彦波。
耿彦波是山西晋中和顺人,比丰立祥小1岁,以个性鲜明、性格火爆著称。调任大同后,他以强势作风掀起了“造城运动”。
“不比不知道,一比就觉得好多官员都不行。”多位与大同市政府接近的人士坦言,耿彦波是个“工作狂”, 每天从早到晚什么都抓,而且事无巨细、身体力行,这也使他的风头很快全面盖过丰立祥。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耿彦波在2009年写过一篇《大同赋》。这篇作品初次亮相就在大同城乡规划展览馆,之后成为当地文化标志之一。2012年,大同大学书法专业师生曾用各种书体书写《大同赋》并举办主题展览,作为大同市长的耿彦波出席了开展仪式。
多位大同官员对澎湃新闻表示,表面看来,两人相处还可以,不像外界传的那么糟。特别是大同这几年在城建方面取得的成绩,没有丰立祥的配合和忍让,耿彦波也无法顺利开展工作。
“平时遇到关键性问题,他们也会互相商量,比如2009年云冈石窟景区因违法建设被国家文物局紧急叫停,这个困难也是两人共同面对并解决的。”多位大同官员回忆。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的关系似乎又有些微妙。
一位接近大同市委的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耿彦波事情多,总在现场办公,经常不参加市委常委会议。这一行为也被旁人解读为不把书记放在眼里。
丰立祥也在试图“捍卫”自己的“一把手”地位。一位知情人士透露,丰立祥十分注重自己的媒体曝光率。有关他的报道如果出现错别字,丰立祥本人马上就会发现。
他还曾因为耿彦波经常上“头条”而自己的新闻比较少感到恼火。为此,当地媒体特别做了调整——尽可能增加书记的内容。如果书记和市长同一天各自有活动,必须确保书记的版面。
“后来只要有丰立祥的新闻,耿彦波就基本上不了头条。”这位知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
走与留:一纸调令激发的民望与官声
“上头条”的尴尬在2013年2月结束。
2013年2月7日,山西省委任命耿彦波为太原市委副书记。紧跟着第二天,太原市人大常委会任命耿彦波为太原市副市长,代理太原市长。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不少大同人感到意外。大同市规划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对澎湃新闻回忆,2013年2月3日,他们还在向耿彦波汇报新一年的工作计划,没有发现任何市长要调走的征兆。
也是在2月3日这一天,《大同日报》头版刊登了耿彦波被山西省委组织部确定为“市委书记”考察对象的公示。
这是继2011年12月后,耿彦波第二次被列为“市委书记”考察对象,这个信号也被各界普遍认为,他将接替丰立祥出任大同市委书记。
因此,当耿彦波调任太原的消息传出,一场声势浩大的挽留请愿活动在大同爆发。
请愿从2013年2月12日开始,持续近一周,其中不乏市民下跪、打横幅、喊口号等举动。
“刚开始市委、市政府也不知道怎么办,只能先给省里汇报。”一位知情人士对澎湃新闻回忆,请愿活动进行到第五天左右时,时任山西省委副书记金道铭深夜赶到大同传达省委指示,将这一活动定性为“非法集会”。
时隔一年半多,当金道铭、丰立祥先后落马,山西省委原书记袁纯清调离后,另一位接近当地政府的人士仍表达了谨慎的看法。
他告诉澎湃新闻,当时参加请愿的人大多数都是出于自愿。只不过,请愿开始的时间是大年初三,在大同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其时照片冲洗店、打印店基本都关门了。一夜之间能出现大量条幅、标语和照片,让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这个疑惑“丝毫”不会撼动耿彦波在一些大同人心中的地位。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