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在这里我最大,有什么事比我召集你们开会更重要?”唐颖转述了自己亲历的一次会议上,县委书记对一名打电话的局长发飙的原话。该县委书记还把局长的手机扔到了垃圾桶里。
记者:李天锐
“你在打电话吗?你是哪个单位的?”
7月2日,湖南怀化市委书记彭国甫在会议上发现一名参会者正对着手机讲话,径直从发言区走过来问道。这名干部不做声,彭国甫就将他请出会场,并取走其单位牌号交给相关部门处理。湖南经视新闻中,彭国甫表情严肃、行动迅速。
参会时将手机调成静音或关机,是基本的会议规范。但现实中却屡屡有人“犯忌”,给领导“即兴发挥”空间的同时,自己也有“不能承受之重”。不过,领导如何合情合理地处理开会接电话者,也引起了争议。
接个电话,丢了“乌纱”
廉政瞭望记者发现,目前曝出的官员在会场打电话事件中,不少依靠领导的“千里眼、顺风耳”。
“领导在主席台上,如果会议规模不大,下面人的一举一动都容易看清。”在某县担任处级领导的唐颖说。
各级纪委人员组成的“会风监督员”等也发挥了作用。新疆奎屯市等地在会场引入“电子眼”,“能基本遏制接打手机”。昆明还曾将“跟拍”运用到市委工作会后的观摩中,返回途中就用“流动广播”批评了一名观摩时打电话的干部。
参会时接电话,究竟犯了什么错?后果会有多严重?
唐颖表示,此类行为虽看似情节轻微,但扰乱了会议纪律;即使是出门接电话,也会影响秩序。其实更让领导不爽的是,当他们正襟危坐讲话时,一些手机铃声不合时宜地突然出现,消解了会议的严肃,影响自己的权威。
郑州市上街区原区长朱是西想必深有同感。他曾表示:“有的手机铃声还嗲声嗲气的,有人听了哄然大笑,搞得会场非常混乱。这种现象不治怎么能行?”
治乱首先要建章立制。唐颖任职的县2012年底出台《关于进一步严肃会风会纪的通知》,明确提到,不准在会场内接打电话,违者将受到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优资格等处罚。
记者了解到,各地类似规定通常以通知形式发布。而通报批评、取消评优、扣减绩效分值等,也是颇为常见的惩罚措施。今年4月,重庆石柱县城乡建委党委书记周洪在会场接打电话。除了上述惩罚措施外,还被责令向县政府写出深刻的书面检讨。
不过,西部某县县委办一名工作人员也坦承,在当地违反会风会纪的通报中,因打电话被点名的并不多。“遇上这事,领导提醒后改了就算了。通报中也没点名,仅是泛泛而谈。”
还有比通报更“强硬”的。廉政瞭望记者获悉,湖南某县1年前开始实行“打电话被发现者罚站”,效果很明显,“参会的都是领导,丢不起自己和单位的脸。”不过,该规定却因“是否侵犯干部尊严”受到争议。此前,有其它县实行“开会打手机一律收缴”,也引起争议。
同样引起争议的还有2008年4月,郑州市上街区规定“开会期间,电话铃响一次罚200元,接打电话一次罚500元”,就被一些公务员及律师指责为“以罚代管”,“太随意了”甚至“涉嫌违法”。官方连忙澄清,区政府制定规章不违法,只是为了改会风,孰料又引起“罚款去向”的质疑。官方称,将把这些钱捐给贫困学校。
上街区新规出台不久,就有1名干部因电话铃响被罚款200元。让人意外的是,区长朱是西也因前一个会开晚了导致后一个会迟到15分钟,被认定为“旷会”,被罚500元。当地记者随后探访发现,此方法尽管争议不小,但收效的确明显。
不言而喻,开会时,下属打电话被领导发现并过问的话,很可能对个人前途产生影响。
唐颖还见过更厉害的“会场发飙”。那是一名刚履新的县级一把手,两次强调会议纪律后,有人的手机又响起来。该一把手拍桌而起:“谁的电话?”无人敢承认。一把手立即让工作人员封锁会场,将所有参会官员的手机收走,查“未接来电”,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一个中学校长身上。此外,所有此前接打过电话的官员也被查出。
这名中学校长被通报批评后,被安排上电视道歉,有群众看到后到县纪委举报,纪委查出了他涉嫌违纪,很快被免职。
什么会上打电话易“中枪”?
多名官员告诉廉政瞭望记者,八项规定出台前,参会者在会场打电话是常有的事。领导在会场做何反应,与其职务、个性特点、当时心情、会议内容等相关,是下属们饶有兴趣的观察点。
2007年4月,乌鲁木齐召开文物普查小组总结会,会上,参会的副市长李光辉突然打断市文化局党组书记王晓燕的讲话,大声问:“下面谁在打电话?开会时请把手机关掉!”台下一时鸦雀无声。
不料,告诫未能奏效。“谁的手机?怎么又响起来了?”“这样的态度,我们的文普工作和保护文化遗产工作怎么能做好?”在接下来的讲话中,参会者的手机竟3次响起,李光辉只好一次次中断讲话痛批。
上述参会者的“猖狂”着实让人生气。在其他地方,还有人敢在纪委书记眼皮下“犯事”。当然,受到的批评也更严厉。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