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中国男多女少现状难改 “剩男”成普遍社会问题

www.sinoca.com 2014-08-11  南方都市报


  “单独二孩”有利于缓解性别失衡

  从去年底开始,全面放开“单独二孩”政策,这对出生人口性别比会产生哪些影响?浙江是全国第一个放开单独二孩的省份,从目前公布的数据看,从今年1月17日实施单独二孩,男孩出生1309人,女孩是1135人,依然没有扭转“男多女少”的局面。

  多名学者指出,在自然生育状态下,多生是达到出生人口性别比平衡的手段,多生有利于出生人口性别比的下降。穆光宗指出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生育选择空间的拓宽对缓解出生性别比失衡会有一定帮助。

  不过,并不能寄望通过单独二孩实施,能促使严重偏高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恢复正常。翟振武指出,尽管单独二孩放开后,一部分第一胎是男孩的家庭,第二胎更愿意生女孩,或者对孩子的性别已不那么在意,相对而言,更多女孩子就能被生下来,“但不要期望此政策就能完全扭转我们性别比的失调”。

  相比之下,“治本”更为重要。多位学者均建议,要把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把男女平等从口号变成现实行为和理念。这对于中国的现实而言,任重道远。

  相关新闻

  “剩男”:6年后男性或多出3000万

  按照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预计20岁—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

  原新指出,过去30多年持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导致先天性的、原发性的性别结构的失衡,必然会影响到未来整个中国人口的婚配、就业方面的性别结构。

  首先面临的是“男多女少”造成的“婚姻挤压”。当90后进入婚育年龄,大约从2015年开始,这种堆积效应就会放大。

  除了年龄挤压外,地域挤压也将越来越明显。比如通过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在大城市找不到老婆,很可能就往农村找,农村男性就只能往更贫穷的地区找,最后很可能导致最贫困最落后的边远山区出现“光棍村”。

  根据西安交通大学人口所2010年对全国28个省份共计369个行政村的调查,平均每个行政村至少有9个“光棍”,平均年龄达41.4岁。2013年之后,中国每年的适婚男性过剩人口在10%以上,平均每年约有120万男性在婚姻市场上找不到初婚对象。

  此外,性别失衡也会对就业造成影响,传统女性占优势的岗位可能会被男性挤压,对妇女就业地位的提升造成影响。此外,没有婚配对象还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导致性暴力、拐卖人口、买卖婚姻、儿童失踪等案件的上升。

  “剩男”的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婚内的生育率,加剧了低生育率的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原新指出,“中国还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有些危害是不可预判的,而且这个数字(多生出来的男孩)还在不断扩大”。对此穆光宗也持相同观点,他指出,2000万以上男性可婚过剩人口是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严峻问题。

  采血到香港鉴定胎儿性别形成产业链

  8月7日,深圳罗湖海关在一名出境内地女子的手提袋中查获96管人体血液样本,经检查,B超检查单上均显示血样提供者已怀孕,并注明孕周、胎儿大小等相关信息,“同意检测书”上列明这些血液样本用做相关D N A检测。

  随着内地胎儿性别鉴定打击力度加大,内地孕妇采血送香港鉴定胎儿性别势头蔓延,甚至已形成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南都记者通过网络搜索,轻松找到多家从事胎儿性别鉴定业务的香港诊所信息。南都记者随机联系其中三家,均表示可进行鉴定。

  其中一家“香港恒安国际医疗”的业务员何小姐对南都记者表示,孕妇怀孕满7周-8周即可抽取母体静脉血鉴定胎儿性别,一般两三天就能拿到结果。

  由于内地鉴定胎儿性别属非法行为,记者对是否会泄露个人信息遭受查处表示担忧。对此,上述诊所业务员何小姐声称安全上有绝对保障,孕妇只需准备B超单,无需提供其他信息。“香港不查这个,也查不了”。

  国家卫计委称,2013年以来全国共破获“两非”案件1.1万多件。7月26日的工作会议上,李斌要求,要加大采血鉴定胎儿性别的打击防控力度。针对广告、中介、采血、运输、出境等关键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打掉一批涉案团伙,坚决把采血送香港鉴定胎儿性别行为的蔓延势头打压下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习仲勋如何解决“大逃港”:划一块地搞特区(组图)
下一篇:湖南益阳一官员被曝不雅照 纪委提议“双开”(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