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居男孩
5月8日,市民经过孩子们曾经的住所。
灰白的墙体和地面构成一个钝角,略有些陡峭的斜坡上,离地约两米处,有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它不到半米高,两米宽。据进去过的人说,里面朝内平行延伸,大概有两米深。它端居于沈阳火车北站的北墙上,与东西向的昆山东路平行,北眺着南北向的黑龙江街。
火车站用这个洞口排风,而几个在附近流浪的孩子,则一度在这里过夜、吃饭,用这里挡风遮雨,把这没有护栏的洞,当作他们的“家”。
同样的排风洞,在北站北墙的水泥墙面上有好几个。只不过,其他的洞口上,都配有横条的铁栅栏,只有这个洞口的铁栅栏,早几年就不知去向了。
这些流浪的孩子,就跟许多居民区里的流浪猫一样,在墙上的排风口里取暖、栖身。
不久前,这几个住在墙洞里的孩子被当地媒体发现,他们的照片出现在报纸的版面上。随后,洞口处被加上了金属护栏,孩子们也不知去向。现在,透过细密的菱形网格向洞里看,斑驳的墙面被分割成一个个的小方块,空空荡荡。
一座治安岗亭不知什么原因,从路北整个儿搬到了路南,恰好挡在洞口前面,离墙面不足半米。
这个被封堵的洞里,如今似乎再也找不出,那些流浪的孩子曾居住过的痕迹。
方大爷打扫卫生路过时,总会提高嗓门,冲着洞口喊一句:“起床啦!”随后,他会看见洞口一块用来挡风的棕色胶合板被移开,3个小脑袋并排探出来。
提起墙洞里的“居民”,没有人比负责这个片区卫生的环卫工方大爷更了解了。
在他的记忆中,3个孩子里,最早搬到这个洞,过起“穴居生活”的是黄毛儿。
快要过18岁生日的他,也是孩子们当中年龄最大的。黄毛儿老家在沈阳一个县级市,进城已经两年,曾在汽车修理店当过杂工,也在一家饭店打过工,后来没了工作,流浪到火车北站附近。从去年开始,他住进了这个墙壁上的洞穴。
后来,只比黄毛儿小几个月的大个儿也来了,两个男孩一起分享这两立方米的空间。
上个月,7岁半的小宁也加入进来。
方大爷不止一次看到,为了攀上两米高的洞口,3个孩子把马路边的垃圾箱拖过来,斜靠在墙上,踩着垃圾箱“回家”。有时,两个大男孩也会后退几步,蓄力,助跑,沿着墙壁的斜面,“飞檐走壁”一般蹿上去,然后从洞口探出小半截身子,一起把小宁拽上去。
每天清晨,方大爷打扫卫生路过时,总会提高嗓门,冲着洞口喊一句:“起床啦!”随后,他会看见洞口一块用来挡风的棕色胶合板被移开,3个小脑袋并排探出来,自上而下地看着他。这个场面,方大爷觉得“老有意思了”。
军绿色的军用被,当作褥子平摊在洞里,向外铺出来一个边儿,孩子们扒着边儿趴着,把手臂撑在褥子上面,另一床花被子搭在身上。被子都很旧了,看起来有些单薄。
黄毛儿在胶合板上钻了个手指粗细的孔,更多时候,他用板子挡住洞口,猫在小孔后面,看外面来来回回的行人。
除了一名摄影记者,恐怕没有其他外来人得以窥探洞中的生活。这名记者曾爬进去拍摄洞里面的样子,没几下就把膝盖磕得青紫。他记得,洞里零星摆着一些东西,有瓶瓶罐罐,还有几双鞋。当时恰好是天热的时候,这个作为排风口的洞,发出让人反胃的气味。
“要是回家,我就得和我爸一起捡破烂。”方大爷曾听到小宁这样描述可能的未来。黄毛儿劝他:“别回去了,我们养你。”
尽管在同一个洞里“穴居”了很久,但据方大爷观察,3个“住客”似乎并不知道彼此的姓名。他们都是喊着“哎”、“喂”来相互称呼。
他们常在洞穴下面玩。一个清晨,小宁趴在洞里,黄毛儿骑坐在路边的垃圾箱顶上,他们笑眯眯地看着大个儿表演用嘴叼起一辆自行车的“绝活儿”。
无所事事时,黄毛儿时常耷拉着腿坐在洞口,和方大爷闲聊。从零零星星的对话中,方大爷得知,黄毛儿的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与他父亲离了婚,11岁的时候,父亲也“抛下他走了”。他说,是自己“不要他们(父母)了”。
他比总是一身灰色、理着板寸的大个儿和小宁,显得更“时尚”一点:蓬松的头发,几撮刘海挑染成棕黄色,黑白花纹的外套上,印着菱形交错的图案,跑鞋上荧光绿的鞋带,远远看着格外显眼。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