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市民的村民们
村民们也有自己的苦衷。事实上,他们已经不是真正的农民,而更像是市民。
“我们的土地全部征给了县政府,农民基本无地可种。我们村现在就是靠搞旅游,像农家旅馆、饭庄、养生(馆)这些。搞得好的现在一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黄大尚说。
记者也看到,在坡月村百魔屯,挂着各式养生招牌的店铺比比皆是,从养生足道馆到养生超市不一而足。
坡月村村民黄仲新原本在广东打工,一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如今也回到村里搞“一日游”。在他看来,虽然收入比在外面打工要低,但毕竟可以在家乡工作,而且更加自由。此外,他花了十多万元建起了一栋6层半的房子,希望以后可以靠出租赚点钱。
不仅是年轻人,村里的老人们也在学习如何通过旅游来赚钱。
在紧挨坡月村的长寿村,90岁的黄妈每天坐在村里的广场旁边摆摊卖火麻(当地的一种特产)和南瓜子,和记者聊天时还不忘推销自己的山货。而在村口桥边的菜地里劳作的86岁的老人黄妈高(音)看到记者上前拍照,也会主动索要红包:“你拍我要(给)红包的,(没有红包)给钱也好啦。”
“每家每户都做生意了,现在很会做生意。”一位自称来了无数次的游客告诉记者,就在5年前还感觉这里很原始,但如今却越来越商业化。
这种改变已经不仅体现在赚钱上,而是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本帮助祖辈们长命百岁的农耕生活已难实现,很多闲来无所事事的村民开始靠围坐在一起烤火或打牌消磨时间,常常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不过,在一些城市人看来,这里仍旧差点意思。来自河南郑州的董静(化名)正准备把自家患有心脏病的老人接回家。董静告诉记者,这里医疗条件跟不上,不仅药品需要自带,看病也很不方便。
目前给村里提供医疗服务的是一个刚设立3个月、由村卫生站改建的急救站。据急救站医生覃东介绍,急救站目前有十多名医护人员和一台救护车,包括除颤器在内的急救设备也比较齐全,可以满足对急救和一般的门诊需求。
另据黄燕飞透露,政府也在计划通过采取社会投资和政府投资相结合的方式建一所比较大的医院,以满足外来客的养生需求。
为发展坡月村及其附近地区的建设,当地政府整合多部门资源,成立了坡月片区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指挥部。该部常务副主任杨勋告诉记者,坡月片区基础设施方面的短板也在补齐中。目前,坡月村的垃圾中转站已经开工,污水处理厂也将在明年开始动工。除此之外,包括公路、步道在内的公共设施项目也已展开。
“候鸟人”们则大都还比较满意坡月村目前的状况,且对这里的未来充满想象。
汪仲华就听说,在发展旅游方面,“中央要打造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这个县就是巴马县”。“以后这里要修机场、修高速,那样就方便了。”他说,自己很看好这里的前景,他和老伴已经考虑,如果碰上比较好的房子就买一套来养老,“以后就住在这儿了”。
不过,已有人开始担心,一旦这里成为城市的又一个复制品而脱离其乡土的本原,或许有一天,这里终会失去它真正核心的价值所在。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