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青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就细声细气地哼起了一个上海小调:“我呀,小妹妹哩,舍呀舍不得……咿呀呵嗬唉……哈哈……”
在广州,江青与维特克夫人谈话的第一天,就给我们下了命令:“我跟维特克夫人谈话的内容非常重要,你们每天都要坐那里认真听,认真学习,好好受教育。”说实在的,我们不愿意听她胡诌乱侃,人虽坐在那里,但没有听进去多少。
我坐在一旁,实在看不下去:平时高傲、冷漠的江青,现在为了讨好一个年仅34岁的外国妇女,竟然不知羞耻地谈起她的罗曼史,哼粗俗小调,真是大杀风景。我们在场的人都感到无地自容。
江青为了使维特克夫人看到她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她树碑立传,能早日扬名于全世界,陪同维特克夫人吃山珍海味,一起游览公园,乘火车专列到石湾参观陶器工艺品厂,赠送象牙裁纸刀、特制书签、檀香扇等工艺品,赠送线装《古诗源》、《二十四史》等书籍。她还每天用新鲜的茉莉花、白玉兰做成花环,戴在维特克夫人的脖子和手腕上。我怎么也想不到,平时威风八面、神气十足的江青,竟在一个晚辈面前低三下四起来,真是有辱国家尊严啊!
江青生怕维特克夫人对她印象不深,写书材料不足,一再劝说维特克夫人推迟回国。她对外交部的同志说:“维特克夫人的机票一定要改期,有什么损失完全由我方负担。如果误了她讲课,损失也由我方负担。”
当外交部的同志向江青婉转陈述说“维特克夫人推迟回国不好”时,江青竟然下达了命令:“把维特克夫人的回国日期推迟几天,立即给我去办!”外交部的同志无奈,只好请维特克夫人推迟行期。
就这样,从8月25日至8月31日,前后共谈了7天,每天谈一次,短则五六个小时,长则达八九个小时,共谈了60多个小时。
在为维特克夫人送行时,江青说:“希望早日看到你写的我的传记,预祝你成功!”
回到北京以后,江青就忙着组织人整理她与维特克夫人几十万字的谈话记录稿。这可把整理稿件的工作人员忙坏了,送了一稿又一稿,她均不满意。不满意就改,改了一次又一次。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江青的谈话整理成文。
领袖干涉,立即刹车
文稿送给周总理以后,周总理对此非常慎重,于1972年底召集参加接待维特克夫人和整理记录稿的工作人员开会。周总理在会上郑重宣布:“经请示毛主席,记录没有必要送给维特克女士,围绕此事的一切工作马上停止。所有的记录、录音、资料要逐件清理,封存,一份归入档案。”“绝不能把这些材料外传,已经流入社会的要想法追回。”
第二天,张颖等有关人员把所有的记录、草稿、铅印修改稿等全部归总在一起,清理出一份完整的文稿交给外交部档案室归档。余下的全部放进一个保险箱里,加上封条交给了外交部保密室。
会后,周总理亲自打电话给我,问:“江青同志跟维特克女士的谈话录音带有多少?”我回答:“这些录音带是用装电影片子的铁桶装的,有两桶。”周总理又问:“有人借走过吗?”我说:“没有。我怕丢失,在广州上飞机以前就用密封条封好了,到现在密封条都没有撕掉。”
周总理表扬说:“那好,你办事还是蛮认真的。这些录音带请你保存好,绝对不能丢失和外传。先放在你那里,如何处理,以后再说。如果有人要借,请你直接打电话给我,经我批准后方可。主席那里除外。”我说:“请总理放心,坚决按照总理的指示办!”
维特克夫人虽然未能得到江青跟她谈话的记录稿和录音带,但在回国以后还是根据自己的记录开始写江青传记,题目是《江青同志》。这本书出版后在西方成了畅销书,第一次就印了3.5万册,以后又不断重印。
1974年5月3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了江青跟维特克夫人谈话的情况。
5 月10日,周总理叫秘书赵茂峰给在江西“五七”干校的我打电话,询问江青同维特克夫人的谈话录音放在何处,我告诉他放在10号楼秘书保密室的西南角。赵茂峰还说:周总理问你们在那里习惯不习惯,请你们注意身体。后来我才知道,中央领导同志看到美国的报道以后,正在调查处理此事。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