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85%网友认为:毛泽东时代的教育政策成功(组图)

www.sinoca.com 2013-11-18  凤凰网


  大量培养工业人才 顺利完成国家快速工业化

  工业院校39所、师范院校31所、农林院校29所、医药院校29所、财经院校6所、政法院校4所、语言学院8所、艺术院校15所、体育学院5所、民族学院2所、其它1所。主修理、工、医、农专业的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63%。而且建立了一批专业院校,填补我国高等工业教育的空白,为工业化建设提供人才。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的目的: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49年《共同纲领》确定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很快就过时了。1957年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的讲话上,提出新的教育方针:“我们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反映的主要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培养目标。

  毛泽东对精英教育的不满:忽视农村 教育不公平

  毛泽东成为当时这种教育的反对者,他从不掩饰对正规化、制度化的苏式教育的抵触。他在1958年和60年代两度发起的“教育革命”,包括许多复杂的层面,其中之一,是对教育公平原则的强调和坚持。他关注的重心始终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和普及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他仍然强调广大劳动人民子弟普遍的教育权利。

  毛泽东的大众化教育思路:用群众运动的方式冲击精英教育实现教育普及

  1958年8月,在“大跃进”的高潮中,毛泽东视察天津大学时说:“高等学校应抓住三个东西,一是党委领导;二是群众路线;三是把教育和生产劳动起来。”这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毛泽东教育主张的三个重要方面,1958年的教育革命正是在这样三个层面上展开的。毛泽东对苏联模式的批判和消解,是通过教育的不断政治化,用凌驾于学术之上的政治批判压制“专业化”和崇尚专家的路线;同时,用战争年代习用的群众路线、群众运动方式冲击他所反感的正规化、制度化建设。此后,这种以政治动员、政治批判、群众运动为特色的“革命模式”不断再现,冲击和改造正规的学校教育。

  毛泽东的第一次尝试:借大跃进进行“教育改革”

  从1956年起,教育发展就进入了大起大落的剧烈震荡之中。1956年高等学校的招生,比上一年猛增一倍,达18.5万人,1958年大跃进,招生人数增至26.6万。此后,1959年的庐山会议批判彭德环,反对“右倾机会主义”,全国掀起又一轮浮夸风和大冒进,1960年的高校招生猛增至32.3万。全国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227所,猛增至1960年的1289所。同样,普通中学的数量,从1956年的6715所,到1957年增加为11096所,1958年又翻了一番,达28931所,中学生数从1956年的516万猛增至1958年的852万。

  毛泽东的终极尝试:文革中全面普及农村基础教育

  “文革”的主要目的的之一是建立新型的学校教育体系,普通中小学教育在农村得到迅速发展。“文革”中一个突出的意向是在农村普及中小学教育,其次是普及大学教育,1971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提出,“大力普及教育,扫除文盲。争取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普及小学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七年教育。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把学校办到家门口,让‘农民子女就近上学方便’”。其中虽然采取一些极端的做法,但在普及教育方面还是迈出了一大步,农村儿童入学率大幅度提高,成为“文革”中唯一受益方。

  毛泽东教育路线的效果:高等教育极度萎缩下中小学教育的最大扩张

  “文革”时期的教育呈现一种奇怪的混合:在知识权威扫地、反智主义盛行的同时,出现了农村基础教育的大普及。1970年代初,当高等教育奄奄一息之时,中小学教育却得到了大发展。1976年全国小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了29.1%;中学更是加速度发展,1976年全国中学生数比1965年增加6.25倍,初中生增加5.4倍,高中生的增长尤其迅速,共增加了11.3倍。教育重心下降,面向农村的发展是实质性的。初中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33.7%提高为1976年的75.2%,高中在校生中农村学生的比例从1965年的9.0%提高为1976年的62.3%。“文革”期间中小学教育数量的发展是以降低质量为代价的。但是,如果不是以“升学教育”的标准,而以实际的功用去评价,那么应当承认,这种低重心、实用型的教育毕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学生基本的学习需求。许多今天在各个领域崭露头角的1960年代生人,正是受惠于1970年代农村的基础教育。

  毛泽东时代学习苏联精英教育的成果:实现了国家快速工业化

  建国之初,百废待兴,面临经济落后的巨大困难,缺乏建国经验的中国人,学习苏联模式可以从中找到建设中国美好未来的信心。因为苏联已经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使一个落后的国家迅速实现工业化、迅速走向现代化提供了一个令人鼓舞的榜样。我国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的很多主要项目是苏联专家帮助设计的,这些项目所急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当然也要照苏联模式培养为最佳。苏联模式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制度性质相配套的教育制度,建立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扩大了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缓解了当时社会急需人才与专门人才短缺的矛盾。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亲历者黄成城讲述重庆劳教往事:每月8元钱报酬
下一篇:曝光华西村普通百姓住房 壮观奢华媲美皇宫(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