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韩建国收到口头通知,“探求者”事件的最后处理结果下来了,他被开除党籍。李艾华则被卷入了她从未参加过的“516反革命集团”,被专案组带到公社审查。两个知青被要求看好李艾华防止她自杀。
韩东印象深刻的死亡有两起。一是李艾华一度工作过的农具厂厂长畏罪自杀,他贪污了100块钱,被发现后便“自绝于人民”。另一个人的死比较蹊跷。是村上一户姓许的人家,兄弟吵架哥哥失手打死了弟弟,按照法律,哥哥要被抓走,这户可怜的人家就会一夜之间失去了两个全劳力。于是村民们找了个流浪汉来顶替死者,从此相安无事。
“《扎根》主要也是以我家所在的黄集公社的背景写的,但那是一个比较常态的故事。常态的故事写起来总是不够过瘾,这次想写一个非常态的故事。”于是这起死亡进入了《知青变形记》,成为了罗晓飞的后半生。村民们一致决定让“奸牛”后本该受刑的罗晓飞顶替被兄弟误伤致死的范为国,并制造了罗晓飞畏罪自杀的假象。于是罗晓飞消失了,范为国重生了。罗晓飞接管了范为国的一切――包括寡妇继芳、儿子正月子、甚至把范为国杀死的兄弟范为好以及所有的社会关系。而知青罗晓飞的命运彻底被抛弃,甚至父母都接受了他“畏罪自杀”的结局。罗晓飞再也不会回城,作为农民范为国,他将永远扎根在这块土地上。
难写的小说,好看的小说
韩东认为,历史有两种。一种是历史学家的历史,放在图书馆里供知识分子们日后参阅;一种是文艺家的历史,老百姓对沧桑巨变的认知往往来自于此――来自于《三国演义》而不是《三国志》,来自于俄罗斯小说而非俄罗斯通史。“知青的历史距今已有四十个年头了,对于孩子们来说,它却已像唐、宋一样遥远。”
韩东把这种陌生感归结于文艺作品的功力不足,知青题材的小说和影视剧充斥眼球,但大多让人兴味索然。“文艺作品贡献的东西或许可以叫做历史表情。”他打比方,写这本《知青变形记》的目的,就是要为这段面目模糊的岁月贡献一个生动的表情。
洪晃认为《知青变形记》是“很神奇、很怪异的小说”,她向年轻人推荐――“比《鬼吹灯》还惊悚”。老诗人于坚则有个习惯,清晨坐在马桶上看书,看开头,等到通体舒畅的时候,他就知道这本书好不好了。《知青变形记》让于坚在马桶上差点起不来。“一看就放不下,简直比卡夫卡的《变形记》还好看。”
歌手小河说:“我以后有机会要把《知青变形记》的高潮部分唱出来!”
知青运动从1968年开始到1980年结束,历时13年,波及到2000万青年和他们亲属的命运。80年代初,韩东的哥哥李潮以知青生活为背景的小说《夕阳夕阳》、《面对共同世界》反响热烈,收到的读者来信有几千封。梁晓声、叶辛、史铁生陆续推出《今夜有暴风雪》、《孽债》等作品,而随之改编的电视剧更是引发万人空巷。
小说家马原认为和以往的知青文学相比,《知青变形记》中“我要写出一个时代的伤痛”的期待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经意的个人命运与历史的恰巧相遇”。“这要归功于时间的沉淀。如果韩东是80年代写这本小说,即使他本人当时已经是个很成熟作家,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高度。”
《知青变形记》里除了宣判罗晓飞“奸牛罪”的王助理之外没有恶人。即使最后他不得不以另一个人的面目生活终身,也得到了其他一些珍贵的回报,生活荒诞却也慷慨。
“我是有意识这样写的,”韩东说,“如果是年轻时可能会往死里写,人性的恶、极端的东西那时候很刺激我。但现在不会了。人都是可怜人。我喜欢消极的、顺从的、和解的态度。”
“最大的超越还是技法上的超越。写一个人变成另一个人这种命运转折太难写了!”马原惊叹,但是韩东写得如此准确而自然。
“写变形确实是巨大的挑战。”韩东说。“变形是急速的,但必须很慢很慢地写。”在罗晓飞变成范为国的关键点上,他先后设置了四次障碍。罗晓飞被村里人赶进了范为国寡妇继芳的房里,他想走,先是被继芳拦住了。他反抗,被误杀卫国的大哥为好拦住。然后是村里权威最大的福爷爷,最后是意味着“政治压力”的村长。在众人的围堵下,罗晓飞无处可逃,顺从命运的安排是他唯一的选择。
和韩东本人之前的知青题材小说相比,马原认为《知青变形记》要“好看太多”。“韩东的文风比较冷峻,有幽默感但也是冷的,像《扎根》还是属于需要琢磨的、耐人寻味的小说。”而《知青变形记》“是纯粹的好看”,“整个故事跌宕离奇又异常缜密,一口气看完,中间停都停不下来。”
“《知青变形记》里面既有熟悉的韩东――极其冷静地说出极荒诞的事儿,也有新鲜的韩东――这一回,故事性方面惊心动魄。”诗人尹丽川说。
在给一家报纸写的评论里,马原宣称《知青变形记》“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他以一个曾经的知青和曾经的小说家的双重身份起誓,发稿时“伟大”二字却被编辑改成了“优秀”。“可能他们觉得伟大只能是对死人的盖棺论定吧。”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