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越高,工作越难找?
硕蚁,敢问路在何方
核心提示:硕士,高学历的一种标志;“蚁族”,让人想到的是低学历的人群。而如今,这两个原本不搭的词汇却合成了一个词,被网友戏称为“硕蚁”,这背后的社会问题正引发越来越多人深思。
10月17日,一条《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的视频被众多网站论坛纷纷转发,很多网友在评论中感叹“知识难改命运”。
据调查,视频主人公是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苗父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当很多人还在以崇拜的眼光注视着硕士研究生时,一个群体正在悄然形成――硕士“蚁族”。
曾几何时,拿到硕士学历就像拿到了一张就业“王牌”,意味着好工作、高收入,也意味着命运的改变。但如今,硕士就业难也俨然成为一个社会问题,试想,高学历人群都陷入就业难,别的还用说吗?这种“蚁族”的年龄与学历向上延伸的趋势值得反思与警醒。
隐痛:毕业就失业
站在门口,提着行李,回头看看这个自己曾经与人同租居住过3年的房子,卢静感慨万千,今天她终于要告别这里,搬去新家。回首过去3年走过的路,一幕幕犹如昨天发生一般清晰。
在许多人眼里,卢静的条件不错。她是宁波一所知名大学的金融专业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成绩优秀,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可就是这样的好学生在毕业后,却为找工作犯了愁。
2008年,研究生毕业的卢静只身来到杭州,“杭州是省会城市,发展机会更大一点。”这是卢静来杭州的初衷。而身在湖南的父母,也希望女儿能在杭州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
起初,雄心壮志的卢静靠着自己读书时的一点积蓄和父母的赞助,在黄龙路附近租了一套单身公寓。白天,她游走在人才市场的招聘会中,晚上有空就在网上搜索招聘信息,投简历。“研究生想找份工作还不容易?关键是要找一份好工作。”她单纯地认为,用不了多久,就可以不用靠父母了。
一个月后,卢静终于等来了一家银行的考试通知。当她欣喜地赶到考场,这才发现,这个职位不能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也是百里挑一,现场参加笔试的人就分了两个考场。小卢有些忐忑地参加了笔试,焦虑地等待着结果……
“没想到笔试倒是很顺利!一个礼拜不到就接到通知,让我去面试了。”顺利通过笔试的卢静有点沾沾自喜,仿佛已经看到胜利在向她招手。可是面试的结果让人沮丧,她落榜了。卢静一打听,才知道入围的都是研究生,她根本没占什么优势。
“以前总觉得研究生应该挺厉害了,到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随便问一些人,里面就有好几个研究生。现在有个研究生文凭已经不算什么了。”卢静告诉记者,在那之后虽然也有过几次应聘经历,但都不了了之。大部分投出去的简历也石沉大海。
“再这样下去,不仅单身公寓住不起,在杭州的生活都成问题。”卢静说。
郁闷:无奈当蚁族
率先研究“蚁族”问题的学者廉思曾在2010年推出《蚁族Ⅱ――谁的时代》。书中显示,廉思和他的团队在全国“蚁族”存在数量较多的北京、上海、广州等7个城市做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4807份。与之前一次调查相比,变化最大的是研究生以上学历“蚁族”的比例,从2009年的1.6%增加到2010年的7.2%,本科学历也从31.9%上升到49.8%,蚁族群体的学历层次在逐步提升。
而这几年,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增加,这种情况日趋严峻。同时,每年报考公务员的人数也在递增。去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突破140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虽没让人挤破头,但同样让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
卢静也不幸地遇到了这个问题。在单身公寓住了半年后,还没找到工作的她终于承担不起费用,准备搬家。她在城西找了一个单间,跟她同住的还有3个年轻人,她挑了其中一间最小的,一个月800元的房租,已经是她那时能承受的最高房费了。
“以前对自己的期望值太高,现在只希望能先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接下来的事情以后再说。”卢静无奈地放低了自己的要求,在一家规模不大的私营公司里找了个文秘的工作,每个月3000多元的工资除了交房租,勉强可以维持一个月的开销。
王健,卢静曾经的一个室友,这个黑黑瘦的男研究生毕业后,也是四处碰壁,找不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最后在一家食品公司当销售。
说起当初考研的经历,王健直摇头,“别提了,本科毕业的时候看到就业挺困难,就想着读个研究生,一方面缓解就业压力,一方面可以给自己镀镀金。”他告诉记者,当初他从江西农村考到杭州读大学,已经在村子里引起不小的影响,后来考上研究生,父母脸上更是有光,一心以为儿子一定能在杭州找份好工作。
可事与愿违,王健都不知道该如何跟父母说,也不敢回家。最近,他又在准备公务员考试。“真不明白,为什么有了一张研究生文凭,想找份好工作还是这么难。”王健一脸困惑。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