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北京”
如果不来北京,这场赌博不会发生。
1995年,暖暖在牡丹江出生。随后,崔莹的父亲去世,没有养老金和社保的母亲也身患重病。崔莹的单位正改制,效益不好,工资只有500多元。“两个妹妹都在韩国打工,我是老大,得扛起这个家。”
2002年初,她买断工龄,告别了小学一年级的女儿来到北京找工作。第二年春节才能回家。母女一年见一面的日子,持续了四年。四年级冬天送别时,已经长高了不少的暖暖冲进车厢,死死抱着她哭:“妈妈,带我去北京吧!”她是被生生拽下车的。
“外面下着大雪,破旧的车厢里飘着小雪花。”崔莹红肿着眼睛,“站台上孩子边哭边招手。”
那辆绿皮火车,时常出现在她的噩梦里。
不久,暖暖跟姥姥吵架,打开8楼的窗户要跳楼。崔莹隔着电话:“你现在就跳!妈妈不会怪你!”孩子哇的哭了:“黑板上全是你的影子,我想你。”
这个事情,让崔莹决心把女儿接到身边。2005年8月,丈夫带着暖暖来到了北京。暖暖终于看到了梦里的北京。
最初三口人租住在望京,但周围没有一所小学愿意接收暖暖。暖暖硬着头皮学了奥数班,通过了一所小学的入学考试。
那年的10月1日,一家人到天安门看升旗仪式。5点多钟,暖暖盯着国旗,脸激动得通红,扯着嗓子唱国歌。回来的路上还说:“我要给老家的同学写信,我亲眼看见课本上的天安门了。”
随后,他们在京买了房子。崔莹希望孩子能升入小区里的一所初中。听说特长生可以加分,暖暖参加朝阳区电子琴大赛,拿了第一名。但学校告诉她:“必须看考试成绩。”
暖暖放学后要去海淀学奥数,晚上9点自己坐公交车回家。冬天的有个晚上,孩子在地铁上睡着了,一直坐到终点,没车了。她顶着雪往家走,12点多才到家,棉衣上都结了冰。
崔莹很是心疼:“她怕我把她送回去,拼命学。”
欣慰的是,暖暖考上了这所初中。
入学选班干部的时候,她没选上。崔莹劝她,咱们跟别的孩子不一样,还是专心学习吧。暖暖不服气,她找到班主任,要求重新选。她在讲台上发表了竞选演讲,最终当上了班长。暖暖告诉妈妈,“我一定要证明,我和他们一样。”
很快,这个爱吃北京烤鸭和炸酱面的女孩儿,融入了这座城市。
升入初三前的暑假,学校号召同学们自愿参加国庆阅兵活动的训练。因为要备战中考,崔莹要求她放弃这个机会。两人发生了争执。
“60年大庆,这辈子就赶上一次,我不能留下遗憾。”女儿坚持说。
她成了长安街翻花背景方阵中的一员,整个假期都投入了训练中。酷热的中午,顶着太阳在训练场一遍遍练习,晒得脱皮了。半夜去长安街彩排,九月底常常下着秋雨。暖暖穿着演出裙子,裹着一件比塑料袋还薄的简易雨衣,冻得直哆嗦,生生练到天快亮。
“孩子每次回家,都没说过一声苦。”崔莹回忆道。
在“我与祖国共奋进”的号召下,有近8万名北京市大、中小学生参与了这次训练活动,成为其中一员的暖暖,无比自豪。
这个朝鲜族女孩一度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北京孩子了。她不止一次告诉母亲:“妈妈,我爱北京。”
伤疤
整个初中,暖暖的学习成绩都排在全班前五,时常会拿个第一。初三时,为了能留在北京,暖暖决定报考民大附,这样,即使户籍不放开,她在民大附也可以参加北京的高考。
可民大附面对全国招生,每个省只有10多个学生能考上,一直在北京学习的女儿,将和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孩子竞争这个名额。
暖暖告诉父母:“我一定要考上民大附。”之后她会补上一句:“您千万别把我送回去。”
她拼命地学习,还报了新东方的中考补习班,据说这里“往往可以将中考成绩提高一两百分”。这一年,教育花销有3万多,占了家庭支出的一半,一家三口再没去过商场买新衣服。
“孩子在北京学习了这么多年,不这样,怎么能考过那些从小接受应试教育的外地孩子?”崔莹描述着当时的想法。
暖暖每天晚上除了完成学校里的作业,还要将补课班的语文、英语、数学等作业写完。每天晚上九点多到家后,要继续熬到一两点钟。她开始不停地喝咖啡,晚上喝,白天去学校同样带上三四袋儿。有时候,早晨醒来的崔莹会发现,孩子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不久之后,这个压抑的家庭在沉默中爆发了。
中考前夕,因为嫌父母唠叨学习问题,暖暖少有地任性了一次,把自己锁在了屋子里。丈夫的倔脾气上来了,一脚踹开了门。“结果,孩子离家出走了。”崔莹闭上了眼睛。
夫妻俩冒着大雨找了两个小时。半夜的时候,才在另一个单元漆黑的楼道里,发现了窝在角落里的女儿――她光着的脚丫上沾满泥巴,浑身湿透了,抱着膝盖抽泣着。
“我们真的不该给她这么大压力。”说到这儿,她摇了摇头。
没过多久,父女俩又吵起来了。父亲发现暖暖的小臂上红肿地刻上了一行字母“MDF”,以为孩子早恋,刻的是男孩的名字,父亲劈头盖脸责骂暖暖。
崔莹劝开了丈夫,坐在女儿身边询问:“无论什么情况,妈妈都不怪你。”女儿哇的一声哭了:“妈妈,那是民大附的简称,我为了努力学习自己刻的。”
崔莹至今记着那伤口的模样:孩子肉呼呼的手臂上,扎着密麻麻的点状伤口,青一块红一块。伤口很深,有些地方还没结成痂。
“我都不敢问她是用什么扎的,扎在了我的心上啊。”崔莹嚎啕大哭,“孩子是我的一块肉,当时才14岁啊,她得多疼啊!”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