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为我省高校校长书记作报告:
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看什么?
不应看学校规模有多大,而要看“产品”质量怎么样
“高考不是要不要的问题,
而是怎么考的问题”
河南商报记者 吴静
7月5日下午,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为我省高校的校长书记作了一场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报告会。
昨天他先后到河南大学和郑州大学调研,指出高校应紧抓教学质量,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问题
我国是教育大国
但不是教育强国
我国是在学规模世界第一的高等教育大国。
当前,我国各种形式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6.9%。
我省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236万多人,毛入学率24.03%。
“我国是教育大国,但还不是教育强国,也不是高等教育强国。”杜玉波说。
在他看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
一是人才培养质量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差距;二是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产业转型升级要求有差距;三是自主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要求有差距;四是高等学校办学和自我管理能力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有差距。
“存在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我认为是发展不够科学,要害是质量不高。”杜玉波说,高等教育应牢牢把握提高质量这一主题,坚持走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提高质量内涵发展是高等教育的重头戏。
理念
大学办得好不好 不应看学校规模要看“产品”质量
提升教育质量,该怎么做?
“要树立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理念,把人才培养质量作为衡量大学水平的最主要标准。”杜玉波说,有时理念比做法更重要。
每年,都会有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排行榜有的以科研成果为主要指标,有的以学校规模及其他数量的发展作为指标。
杜玉波认为,大学排行榜应科学辩证地看。因为,教育的产品是学生,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应主要看他所培养的学生质量,也就是看这所大学毕业生为国家为社会做出什么贡献,要比毕业生质量。而现在大学排行榜的很多指标体系设计,比较的并不是这些东西。
杜玉波说,现在不少高校在申请指标、申请项目时,习惯上讲学校的规模有多大,却很少拿人才培养质量这个指标来检验自己。
现在,一些大学抱怨政府支持不够,社会就业岗位不足。“高校要树立以适应社会需要为检验标准的理念,把社会评价作为人才质量培养的一个重要指标。”杜玉波说,要以社会评价为导向来评价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以人才需要来调整专业设置,控制招生规模。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