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海捕鱼冲突的背后,是“近海无鱼”的尴尬,海水污染和捕捞过度在近海屡屡上演。在青岛,有超过5000艘的小渔船,它们不具备远行他国捕捞的能力,只在五海里的范围内求生存。
早上7点,青岛胶州湾,一名渔民在船头准备开始工作。三月份的青岛,清晨五点天还没亮,在青岛近海胶州湾打渔的渔民已经出发,开始一天的打渔生活。渔民们赶早出海,试图赶在别的渔船之前找到鱼群,多捞几把。
2005年,杨山购买了这艘60马力的渔船,这艘小马力的渔船开不到远海,只能在近海范围内寻找鱼群,面条鱼是他们此次打捞的目标。每年三月到五月,是青岛近海面条鱼渔汛期,大批的面条鱼来此钻砂繁殖。早在1999年,青岛近海年产面条鱼50万吨,老渔民形容,随便一下网,就满满一网面条鱼。而到了2006年,年产量下降至10万吨。究其原因,是近海海砂的大量开采,面条鱼赖以生存的环境被不可修复地破坏。
杨山船上的渔民最年轻的45岁,最年老的已经59岁。在近海打渔渔民的年龄构成上,他们是具有代表性的一船。(左上)46岁的王庭营,(中上)59岁的王庭富,(右上)53岁的王纪庆,(左下)45岁的王庭尊,(中下)48岁的王纪友,(右下)53岁的刘贤波。
杨山的这艘小马力渔船,每天在离岸五海里的近海捕捞,这里同时是青岛港口大型货轮的主航道,渔民占用航道打渔,一直是当地的冲突所在,渔政部门经常出动执法船驱赶渔船。对这些,很多渔民都采取打游击的态度,近几年近海渔船数量饱和,渔政部门不再派发相关的证件,不少渔船都是无证打渔。
在渔船上,每个渔民都各司其职,年老的渔民往往受到照顾,干些轻活。图为在下网之前,53岁的刘贤波在船头负责调度,用手势向周边的渔船传递信号,避免渔网碰到一起。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