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1968年毛泽东:我们共产党闹革命就是靠造舆论(图)

www.sinoca.com 2012-02-29  新华网




  毛泽东当然知道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作战。但他不一定清楚,在上甘岭作战的后半段,是由李德生统一指挥的。李德生领着队伍上去后,经过调查研究,着重解决了五个问题:一是弹药运输的问题。李德生将运输人员50米分一段,由几个人负责,沿途挖猫耳洞和掩体,利用炮火间隙送弹药,效果很好。二是解决吃饭的问题。打破连队供应伙食方式,在后方掩体里由团统一组织伙食供应,不分昼夜,往前线输送食物,保证官兵有效恢复体力。三是解决野战工事问题。工事基本被炸毁,到处一片虚土,一脚踩下去有膝盖深,没法挖工事。李德生要了1000多个麻袋,解决了在阵地上站住脚的问题。接着,由预备队加紧挖坑道,修战壕,让一线部队积蓄体力作战。并提出挖一米坚石坑道立一次三等功,激励了部队。四是解决通信问题。作战最激烈时,通信线路不知被炸断多少次,接线兵上去一个牺牲一个。李德生要求部队,打一次反击,通信排就上去拉一根新线,并立即用堑壕埋线,这样一路推进一路埋线,保证了指挥通信畅通。五是解决如何用兵。上甘岭面积狭小,敌人炮火猛烈,上去的人越多伤亡越大,但又要固守阵地,怎么办?九十一团提出了“兵力前轻后重,火力前重后轻”的作战方式,借助金城防御战的经验,打坑道战、阵地战。全团9个步兵连,从五圣山到最前沿,一条线排成9个梯队,既保证了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又可以很好地对付敌人的进攻。阵地上只留少量人员,避开敌人炮火的猛烈袭击,等大批敌人拥上阵地时,我军炮火、机枪、手雷又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解决了这五大问题,十二军坚守住了上甘岭,实现了“把敌人消灭在最前沿不准它前进一步”的目的。

  毛泽东也一定知道,20世纪60年代在全军广泛推行的郭兴福教学法。他曾经看到了叶剑英给中央军委的报告,称:“郭兴福教学法是我军传统练兵方法的继承和发扬,是领导培养、群众支持和他个人努力的结果。”毛泽东认可后,郭兴福教学法很快在全军推开。其实,郭兴福这个典型,从发现到形成经验,李德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起初,李德生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采取事先不通知,对部队搞突击检查的办法,让战士翻山越岭之后搞实战性的射击,最先进的连队才打了个“及格”。李德生很着急。他找来这个团二连副连长郭兴福,问:“在深山密林里,刮着狂风,下着暴雨,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向导,你们连能不能夜行百里?”郭答:“根据现在的训练水平,不行。”再问:“在各种距离上,在有效射程内,不论出现什么目标,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举枪就把敌人消灭掉?”郭答:“还是不行!”又问:“在一二百米内,在猛烈的敌火下,你们连的战士能不能勇猛地冲上去?敢不敢同敌人拼刺刀肉搏,最后消灭敌人?”郭答:“不行!”李德生说:“你说的是实话,你要记住:训练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一定要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使每一个战士都练出真本领。”

  为落实军委副主席叶剑英“一定要从严、从难、从实战需要出发训练军队”的指示,李德生带工作组在二连扎了下来,郭兴福教学法由此起步。经过半年多的艰苦训练,郭兴福和他所带的班在教学上形成了一套较成型的做法。

  1961年10月,《军训通讯》出了一期增刊,专门介绍郭兴福教学法,紧紧抓住“一切从实战出发这个首要前提”,扩大发行到连队,予以推广。叶剑英看了增刊后,对郭兴福教学法高度关注。1963年底,在江苏镇江召开了有各大军区、军事院校领导干部参加的现场会。叶剑英于12月24日观看了郭兴福单兵进攻战术作业表演。看完后,叶剑英连声说:“大开眼界!大开脑筋!这充分说明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他回到北京,就给军委写了报告。

  毛泽东: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得胜)啊

  1969年7月下旬的一天,李德生在安徽接到周恩来的电话:“德生同志,中央决定,调你到北京工作。”

  李德生感到太突然了,他说:“总理啊,我长期在军队工作,经验不多,水平不高,比较适合在下面工作。建议中央考虑,我是不是仍然在安徽工作好一些。”

  周恩来说:“这是中央决定了的。请你安排一下工作,尽快到北京来。”接着,周恩来又叮咛一句:“来之前,给中央办公厅打个电话,他们会安排飞机去接你。”

  7月28日,李德生赶到北京。下午3点,周恩来在中南海怀仁堂接见李德生:“德生同志,毛主席、党中央决定你到中央来工作。从现在起,你将参加中央政治局的活动,除了党的工作以外,还有军队和政府的工作。现在想征求一下你的意见。你主要是在军委工作呢,还是主要在国务院工作?”

  李德生干工作喜欢找有挑战性的,听周恩来说,仗十年也打不起来,而在安徽抓经济工作刚刚开始,他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就表示:“我在部队时间长了,愿意干地方的事。”

  大概周恩来没有想到李德生会这样回答,稍停一下,说:“中央已经决定了,你除了参加政治局活动外,还参加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事组的活动,同时仍然兼着安徽省、安徽省军区和野战军的职务。”

  周恩来向李德生介绍了中央政治局活动的特点和参加活动的要求,介绍了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事组的有关情况和工作,鼓励他大胆工作。

  周恩来还以他惯有的细致问了李德生带了几个工作人员来北京,什么时候搬家。李德生向周恩来提出:“我从安徽来的时候很仓促,很多事情没有具体交代,整个工作也要部署一下,可不可以回去几天?”周恩来说:“准你一个月的假,回去安排一下,事情办完了,很快就回来。”

  李德生安排好安徽的工作回到北京后不久,周恩来通知他,毛主席要接见。于是,李德生跟随周恩来到了中南海。

  毛泽东穿着睡衣正在看书,周恩来向他报告:“主席,德生同志来了。”毛泽东放下手里的书,和李德生握手,笑着说:李――德――生,李德生,我也叫李德生(得胜)啊。

  几个人都笑了。转战陕北时,毛泽东曾经化名李得胜,用湖南话说,“李德生”和“李得胜”是相同的――这也是后来人们传说的,李德生受到毛泽东关注的原因之一。

  毛泽东示意他们坐下。这时,李德生的心情有些紧张,毛泽东似乎觉察到了这一点。他随手拿起周恩来放在桌子上的老花镜戴了一下,问李德生:“你是不是也要戴眼镜了呀?”

  这一问,让李德生心情放松了下来,自然地说:“看书的时候,也要戴花镜了。”

  毛泽东接着说:“你是十二军的,是南京军区的。可是我了解你,不是通过南京军区,而是通过其他同志了解的。他们都说你不错。”至于通过谁了解的,毛泽东没有说,李德生也不知道。

  紧接着,毛泽东开始了“颇具毛泽东特色”的谈话,表面看海阔天空,实际上含有深意。

  慢慢地,话题转到了现实。

  “安徽现在形势如何?”毛泽东问。

  李德生汇报:“现在正在贯彻九大团结、胜利的精神,巩固大联合、三结合的成果。下一步我们准备更好地抓革命、促生产,抓紧改变革命老区和皖北农村的贫困面貌。”

  毛泽东问:“你们准备怎么抓?”

  李德生说:“现在老区和农业地区比较穷,生产的东西运不出来,工业品运不进去。我们打算在大别山修一条公路,在皖北地区修一条铁路。”

  毛泽东很感兴趣,说:“是啊,如果群众没有饭吃,就要起来造反呢。”

  接着,毛泽东开始问李德生的读书情况。李德生回答:“主席,我文化程度不高,除了学文化,就是读一些军事理论方面的书。”

  毛泽东说:“你打了好多仗,但是光读军事书籍不行,还应该读点历史、文艺、科技方面的书。你看过《红楼梦》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国裸官简史:揭秘大小官员的各种出逃路径(组图)
下一篇:广东女科长挪3千万公款移居加拿大 8年后被劝回国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