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毛泽东说:“就是要造舆论,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几十年来,就是靠造舆论。不然的话,怎么能拉起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搞那么多的队伍。不做群众工作,你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军队。”
1973年,李德生陪同毛主席接见越南阮友寿主席。
《毛泽东为何又如何选中了李德生?》
毛泽东:“哪个叫李德生?”
李德生和绝大多数开国少将一样,一开始和毛泽东没有什么直接接触。他曾经和笔者说过,和毛泽东第一次面对面说话,是在1968年10月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李德生作为安徽省的负责人列席了这次大会。
周恩来在会上宣布分组名单,念到李德生的名字时,毛泽东打断了,问:“哪个叫李德生?”
周恩来介绍:“李德生同志是安徽的省革委会主任,十二军军长。”他向李德生招手:“德生同志,请你站起来。”
李德生已站了起来,向毛泽东敬礼。
毛泽东仔细打量着李德生,笑着说:“不认识你呀,你这个同志。”
在此之前,李德生在大会上也见过毛泽东,但还属于“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的层面。
毛泽东接着又问:“你是哪个地方人啊?”
李德生回答:“我是河南省新县人。”
周恩来插话说:“跟许世友同志是一个县的吧?红四方面军的老家。”
许世友接过去说:“德生同志和我是一个县的。”
毛泽东又问:“李德生同志今年多少岁?”
李德生回答:“52岁。”
毛泽东为什么问李德生多少岁,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后来毛泽东对他的重用,我们可以看出,毛泽东正在考虑领导干部的“老、中、青”结合问题。
毛泽东对大家说:“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我们不是通报了他那个整芜湖吗?芜湖整得不错嘛!那个芜湖问题可复杂了。”他转过头来问李德生:“你们是怎么搞的呀?”
李德生没想到毛泽东会在这样的场合向自己提问,他想了一下回答说:“就是大造舆论!”
在特别安静的会场里,李德生回答的这六个字,显得特别响亮。人们都在倾听,想听听他如何继续回答毛泽东的问话。谁知李德生却回答完毕,站在那里。
会场的气氛有些异样。可能是有人觉得,李德生的回答太简单了,有人笑了。
没有想到的是,毛泽东对这样的回答表示满意,他接过话题说:“是啊,就是要造舆论,我们共产党人闹革命,几十年来,就是靠造舆论。不然的话,怎么能拉起红军、八路军、新四军、解放军,搞那么多的队伍。不做群众工作,你没有群众,也就没有军队,没有党,没有无产阶级政权。”
究竟是哪些事情,让毛泽东知道了李德生
从毛泽东的问话看,我们感觉到,他知道李德生这个人,但还对不上号。那么,究竟是哪些事情,让毛泽东知道了李德生呢?
1930年的时候,毛泽东不可能知道,未满14岁的李德生参加了红军,从传令兵干起,成为了师交通队的一名班长,还担任了师机关和交通队党支部书记职务。也不可能知道,他家有三位亲属为革命牺牲。
长征途中,毛泽东也不可能知道,李德生曾经被错误处理,是在没有党籍的情况下,经受住了长征的特殊考验,跟着队伍三次穿过草地。
抗日战争时期,李德生在一二九师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和团长,在一二九师打的几个硬仗、恶仗中,李德生都有不俗的表现。在响堂铺伏击战中,李德生带领通信连、特务连当“蛇头”,负责堵击日军的运输队,以赢得时间,形成对敌包围圈。在正太路的咽喉狮垴山,李德生带领官兵与日军拼刺刀,“不惜一切代价,坚决顶住了敌人”。他还带领团预备队,迂回斜插到敌背后,取得了全连无一人伤亡,配合全团歼敌两个中队大部,缴获2挺机枪、30多支步枪的战绩。在关家垴大战中,李德生带领部队坚守无险可守的阵地,用刺刀、大刀和敌人拼杀,血战到深夜,完成了任务……
毛泽东可能看到过延安《解放日报》头版发表的新闻《长期侦察和坚决突击,太行我军收复马坊》和配发的社论,称这一仗是典型的歼灭战。但不可能想到这是三十团团长李德生穿上破棉袄,扎上羊肚毛巾,背上柳条筐,化装成菜农,一行7人进城侦察,在城内地下党配合下,掌握了敌情,随后抽调了82人组成突击队,挥舞着大刀搞奇袭,一举歼灭马坊守敌。
解放战争中,李德生带领部队一路鏖战,从上党、邯郸、大杨湖等战役战斗到千里跃进大别山,攻克襄阳,飞越长江天堑,进军大西南……他也走上了旅长、师长的指挥岗位,成为刘邓手下一名赫赫有名的战将。毛泽东应该知道,有这样一位战将在执行中央军委赋予二野的战略任务,但仍然不能说毛泽东认识了李德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