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纪律三令五申
据媒体报道,中央2000年后发布的干部选拔纲要、条例、规定、办法达十几个,包括《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暂行规定》、《党的地方委员会全体会议对下一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正职拟任人选和推荐人选表决办法》,等等。
2011年,中纪委、中组部又提出了关于换届纪律的“五个严禁、十七个不准、五个一律”,并派出换届风气督导组赴全国各地督导。
各地也有相当多的动作,黑龙江、甘肃、河北等地加大了换届巡视力度;天津、湖南设换届纪律监督员;重庆有“五条禁令”,陕西提出“三个全覆盖”,广东省委常委集体作出“8条承诺”;湖北宣布买官卖官一律停职免职。
从全国的违规通报来看,踩高压线的官员并未因三令五申而停止冒险。“法律法规每个人心里都明白,但一旦涉及自身利益,就会铤而走险。”反腐专家王明高说。
多位学者、干部都认为,换届“暗战”的根源,仍是干部选拔任用上的行政领导负责制。少数官员因此而买官跑官、削尖脑袋博取一把手欢心;而在落败后心怀怨恨,对其进行诽谤攻击。
“最重要的提名过程不够透明。”李毅说,因为信息不透明,官员才四处打探传播小道消息。
四川内江市委组织部公布的2011年换届前干部思想状况调查发现,“公正用人”仍是干部最关心的问题。各地也在尝试改革,例如用“会决制”代替一言堂,但一位组织部官员说,问题是,“一旦书记在会上表了态,往往没人发表不同意见”。
以某市为例,对县区领导班子每年考核时,考核组会召开县区中层干部大会,进行述职述廉,然后划定档次:优秀、一般、及格,填写意见;找相关部门干部座谈,最后形成报告。但一位纪委官员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没人填不同意见,报告千篇一律,官员的优点都一样,缺点也一样。想从一堆高度趋同的文件中脱颖而出,一些干部仍然寄希望于跑官。
有的官员出于从众的心态被迫跑官――大家都跑,自己不跑,焦虑感油然而生。而有的领导也觉得下属不跑,是不尊重自己,“太清高,不把我放在眼里”。
如何找到一条“公平、公正、公开”的政治路径,让政治竞争从暗角走到有阳光的前台,或许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更切实可行的制度设计。“公开透明就不会有诬告。即使有,也掀不起波澜,因为大家都了解这个人。”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