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汶川震区重建三年以来,泥石流、塌方等次生灾害在扩大,主要原因之一是重建工程、工矿企业新扩建造成的二次破坏。急于求成的灾后工程建设,可能已到了窘迫的埋单时刻。
削为平地的龙门山山顶上大型矿车来回穿梭,陡峭的山坡上不时有碎石滚落,茂密的森林中延伸着一条条白色的岩石碎屑流。
这是杨勇在都江堰拉法基水泥厂露天采矿场看到的景象。“汶川地震灾后,产业和企业获得了项目落地和扩能机会,龙门山新增了不少采矿区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2011年8月16日起,他在龙门山地震灾区进行了近半个月的实地考察。
这名地质学家以独立调查蜚声业界。“灾后重建工程和资源型产业恢复给灾区地质、环境承载力带来了重压。”9月11日,杨勇对南方周末记者说。他显得忧心忡忡,泥石流、塌方等地震次生灾害给灾后安置地造成的困境远远超出外界预料,而一些灾后重建项目、矿山新、扩建可能会加剧这种危害,环保、安全生产管理不善也对环境和安居带来了不利影响。
龙门山亚东水泥厂露天矿山,山顶被削平。 (杨勇/图)
地质灾害在扩大
杨勇考察区域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东缘之间的龙门山断裂带,断裂带长三百多千米,汶川地震所在地。震前就属于地质灾害多发区,四川、甘肃和陕西省的上百个城镇都受其影响。作为四川省的富矿带,多年的采矿活动和地震的破坏已“伤筋动骨”。
杨勇是横断山研究会会长、中国治理荒漠研究基金会专家。2011年是他汶川震区系列调查的第三年,也是他关注该地区的第十五年。
“现在看来,这两年的灾害形势和我们2008年地震后的预期一致。”王玮玲说。她是广州市花都区教育局教研室地理老师,曾与杨勇在龙门山断裂带考察。
2008年底,王玮玲看到一些重建项目和安置区就在塌方区域的旁边或是河滩上,一旦发生泥石流、塌方就危在旦夕。“当时我们就提出灾区重建要审慎。这两年我看到灾区发生泥石流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了。”正如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马东涛所说,汶川震区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面积都扩大了,并将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
在汶川县漩口镇原蔡家杠村村委会主任刘平的印象中,震前并没有这么频繁的泥石流,现在则成家常便饭。“雨大点就有泥石流,震后一直是这样,今年已经有三次了。”
2011年杨勇这次考察,地质灾害随处可见。在石坎河,泥石流几乎填平了沟壑,从杨勇提供的照片上看,狭窄的河床变成了宽阔的“碎石公路”。每年汛期,山区不少村庄都成为孤岛,不能进入。
地方政府投入在增加,却如杯水车薪。据当地媒体报道,2000年四川省投入300万元,2006年为1亿元,2011年则达到20亿元。然而,四川省有2万多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其中2300多处被列入重大治理工程名单,仅绵竹市清平乡文家沟泥石流治理工程就已耗资2亿元。“治理工程仍需要时间、资金和可行性方案。”杨勇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