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水下探秘
这次还发现了“水下金字塔”
2006年6月,抚仙湖举行了第二次“水下探秘”活动。
多位澄江县的公务人员说,抚仙湖能再次探秘,与当时挂职澄江县委副书记的新华社记者姜岩密不可分。
姜岩是中国科技大学理学博士,新华社国际部高级编辑。“是他利用自己的关系,请来了央视、新华社等很多媒体的记者。”多位当地宣传系统公务人员均对新快报记者说。
再次探秘仍旧由央视和玉溪市联合主办,央视出动了新闻中心、海外中心和社教中心的工作人员50余人,在一套、四套、十套和新闻频道和《走近科学》播出,探秘的时间延长到了7天。40多家媒体的记者闻讯赶来采访。抚仙湖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受邀前来的一些专家发现,在水下是否有古城都未得到确定的情况下,开幕式上已经把潜水员耿卫宣布为“水下古城发现者”。
按照组建了“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并自任会长的耿卫的说法,他在第一次直播后几年时间里继续探索,对“水下古建筑”有了新发现,包括斗兽场式建筑、水下金字塔等“神秘遗址”。
耿卫声称对石板上的“符号”进行了搜集和研究,结论是:这些符号图案非常久远。“在2.4平方公里的水域中,大大小小分布着十多个建筑废墟,比掩埋在火山灰里的‘庞贝古城’大出一倍。”“我们已有确凿的证据证明抚仙湖文明的存在。”第二次“水下探秘”,考古等各学科专家仍是陪衬。央视动用了水下机器人及无人飞机进行拍摄。其间,一架无人飞机因电力问题栽进了湖中。
活动结束后,“专家组代表”李昆声教授宣布此次“探秘”有4项重大的科考成果:
1.水下排列有序和堆砌的大石条和石块不是自然堆积物,而是人工建筑的大型建筑群;
2.水下大型建筑群的面积约为2.4平方公里;
3. 水下大型建筑群内分布着若干大型建筑物。其中一座高台式的建筑(俗称水下大金字塔),残高19米,一条底边长90米,共有5级台阶,整座建筑均用石材建成;4.在第一级台阶石条上发现人工刻凿的符号、几何形图案、人面纹图像和排列整齐有序的一些圆形石孔,推测是一个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大型建筑物。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一些考古者要有学术良知”
这个二次探秘的“科考成果”同样招致了科学界的批评。
2006年8月,时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在参加“抚仙湖水下古迹与文明起源研讨会”时指出,对抚仙湖水下考察应该保持科学冷静的态度,在没有充分、明确的证据之前不要轻易作出结论。
朱清时等人指出,一些媒体和当地个别人士就今次水下发现,轻率地作出湖底遗存是“俞元古城”的判断,甚至有称其为“水下金字塔”、“具有玛雅文化特点的古滇国国都”的不经之言。有人还说,“这是一次戴着科学帽子的作秀”。
同月,曾两次应邀参加“水下探秘”活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在接受《集藏周刊》采访时,也表示“界定抚仙湖水下遗址的性质应当慎重”。
刘庆柱希望考古工作者要有清醒的认识,不要随便附和,发表不负责任的意见,不要违背学术良知。
2008年1月,刘庆柱在接受《新民周刊》采访时,将抚仙湖作为“挖宝”热的典型教训再度提及。刘庆柱直指央视的第二次探秘“作秀”成分太重。他说,以旅游商机为目的进行“考古”,是倒置了本末。
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刘庆柱仍然表示:“水下古城”迄今只是一种说法,尚无任何实证。
一面是探秘者的自说自话 一面是考古者说“古城子虚乌有”
尽管被朱清时、刘庆柱这样的专家提了醒,央视《走近科学》在随后制作的“探秘抚仙湖”系列节目中依然显得我行我素。四期节目里,有《仙湖谜团》、《碧海王城》、《迷湖蜃像》三期讲到了“水下古城”。主持人张腾岳的串词和片中解说词多次把水下石堆确定无疑地表述为“水下古城”,进而猜测它为“古滇国国都所在”,讨论“这座古城是不是因为天塌地陷沉入水中”。
时任云南大学教授的李昆声还宣布,2007年,由他带队,组成水下考古小组又一次展开了对“水下建筑群”的调查,在湖底14米到20米的地方发现了长80米,高3.7米的人工建筑,并发现了类似人眼睛、耳朵的石制物品,“这些物品的发现加大了抚仙湖水下建筑群是祭祀用的可能性。”
云南省一位文物工作者说,这些话足够让人笑掉大牙。
从2001年,水下第一次探秘截止至今,当地对“水下古城”的宣传从未终止过。
云南省文物局余剑明副局长向新快报记者证实,他曾看过从抚仙湖打捞上来的石头,都是自然状态下的,没有发现人工痕迹。
“玉溪今年还要搞一次(‘水下探秘’),这个我们都知道。这是扩大旅游宣传的需要,不是考古,水下没有古城。”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蒋志龙研究员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说,前几年那边曾送来过一块石头,因毫无价值,就撂在了车库,“后来不知道哪儿去了”。
目前尚在进行的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抚仙湖“水下古城”也未被列入。
玉溪市文物管理所所长杨杰告诉新快报,“虽然不是考古项目,但是我们想尽量能收录进来也好啊,所里就让搞探秘的抚仙湖水下古迹研究会报点资料来。他们倒是报过来了,我们一看,完全没法用――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水下发现。”
杨杰说,古城就是子虚乌有的东西。按照建筑分类,希腊、罗马等西方的古代建筑是硬式建筑,用石质等硬性材料制作的;中国古代则是软式建筑,使用有机质材料――木头等做框,泥巴煳墙。
“干栏式建筑易搭建,又通风凉爽、防范野兽。”杨杰说,古滇国的成就在冶金铸造工具,而不在建筑,这是经数十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了的,没有一点悬念。最近云南省和玉溪市考古工作者联合发掘的抚仙湖旁的学山遗址,首次面世了古滇国历史上的混合型遗址,里面有冶炼作坊,其建筑特色与所谓的“水下古城”也毫无关联。
杨杰认为,如果真有西方那样的金字塔建筑,和历史是不相符的,必须拿出证据,而不能是只听耿卫这样的外行“自我感觉”。
“对抚仙湖的炒作应该停止了。不要不顾事实,继续发展,演变到无法收场。”一位云南省考古专家警告说。
石头都是打鱼用的“不要说下水探一次两次就是十次八次,又能探出个什么来?”
人们总是希望探寻事情真相,但是不是深不见底的湖水,真能挡住人们好奇的目光吗?
25岁的渔民莫彦涛是在抚仙湖里泡大的,经常会到耿卫水下探险的地方游泳――这地方不远,就离东风度假村如意广场岸边100多米;也不深,天最旱的时候,他踩到耿卫所称的“金字塔”顶,还能露出一个头。
7月23日,新快报记者坐莫彦涛的渔船去到那里时,“金字塔”顶距船也只有2米左右,无需穿上潜水衣,乱石也可以看得清清楚楚。摄影记者甚至因为石头太近,没法使用水下相机拍下大场景。
65岁的李国周是跟莫彦涛同村的老渔民。他对新快报记者说:水中这些石头的来历,既不是“古城”上的,也无关“金字塔”。
李国周说,他们撒网打鱼的时候,网上面有漂,下面得吊块大石头――根据网的大小,石头重量从几十斤到一百多斤不等,这样网才能沉得下去。打鱼的时候就把绳子割断,石头就到水底了。
“这么沉的石头,我们不可能从湖里把它捞起来呀!”李国周说,石头都是从岸边或者山坡下找来的,哪儿好找就找哪儿的。至少一百年以来,都这么干的,水里不知道沉下去了多少石头,“所以这湖里就到处是乱石了。”
“即使一些石块上有人工痕迹,那也根本不奇怪,因为都是岸上找来的嘛!”李国周笑着说,最近这些年来的游客多会好奇地打听水下古城的情况。“哪里有什么水下古城?不要说下水探一次两次,就是十次八次,又能探出个什么来?”
尽管国内省内专家都明确说,水下无古城。但在今年6月,玉溪市抚仙湖保护会议上,玉溪市委书记孔祥庚仍表示,在第二次水下探秘的5年以后,玉溪市今年将重启抚仙湖水下探秘。“当时的发现并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水下的秘密越揭示越多。”
有一组数据或许能说明玉溪市对重启抚仙湖水下探秘如此感兴趣的原因。2006年,抚仙湖第二次水下探秘时,当年″五一″黄金周,在轰动效应刺激下,抚仙湖接待游客27.86万人次,占云南省景点总接待量的40.87%。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