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长江之殇:南方大旱背后的三峡善后难 下游困境

www.sinoca.com 2011-06-17  财新网


  [导读]三峡工程论证时未曾充分预计或未能完全控制的问题,给“后三峡”运行带来严峻挑战;三峡水库和整个长江流域水库尚未实现统一调度管理的尴尬局面,更是威胁着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细雨顺着夜幕滚落,雾气在山间扩散。从6月4日起,饱尝数月春旱之苦的长江流域开始普降中到大雨。随着梅雨时节的到来,不少地区的民众又将面临旱涝急转后的新考验。

  三峡水库对下游的不良影响主要出现在蓄水期,每年10月特别明显。长江水位迅速降低,湖水大量向长江下泄,导致鄱阳湖区枯水期提前,到第二年4月才能缓解。(上图 东方IC/下图 张宇/东方IC)

  此时的长江在缓缓舒展。自三峡大坝沿江而下,鄱阳湖暴露在阳光下的水藻,逐渐被雨水淹没;沿江而上,长江重庆段皲裂的河床慢慢被湿润,浓雾里的船舶在狭窄航道上小心行驶。

  旱情即逝,问题犹存。在今年4月举行的长江论坛上,长江流域多个省份的副省级官员代表均强调本地区面临的困难。江西希望在鄱阳湖口设闸,解决鄱阳湖特有的枯水期过长问题;湖北称三峡水库蓄水后防洪遇到了新问题;湖南称随着上游来水减少,洞庭湖区有350万人存在安全饮水问题;上海则对长江口的盐渍化表示担忧。

  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此次论坛上还指出,目前长江流域共有水库约4.6万座,总库容超过2500亿立方米。在三峡水库上游的长江干支流,正计划进行梯级开发,建设一大批控制性水库。南水北调、引江济滇、引江济太、引江入湖等工程也将加大从长江调水的力度。如此多的项目,可能对中下游水量分配产生累积影响,导致水位下降、水资源量减少、入海口咸潮入侵加剧、江湖关系发生明显变化而影响湖泊生态安全。

  三峡的后续问题如何解决,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如何开发与调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长江流域乃至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

  下游困境

  “特效烟花直冲云霄,焰火瀑布飞流直下”。6月5日,湖北宜昌三峡大坝附近的夜空被一场名为“世纪伟业、梦圆三峡”的焰火晚会点亮。这似乎是在回应人们关于三峡的种种争论。

  此前,鄱阳湖区等地发生的大旱被广泛质疑为三峡工程所致。江西水科院副院长许新发告诉财新《新世纪》,该说法毫无道理,目前三峡水库处于放水期,在汛前需腾空库容,将水位降到145米,因此现阶段三峡水库对鄱阳湖是有好处的。

  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院高级工程师熊大则认为,三峡水库在放水,三峡集团将此说成是为下游补水“同样也很扯淡”,因为三峡水库需要借此为夏季防洪做好准备,“就算下游涝了,他们也会放水”。

  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三峡工程对鄱阳湖区没有不良影响。许新发说,不良影响主要出现在三峡水库蓄水期,每年10月特别明显,长江水位迅速降低,湖水大量向长江下泄,导致湖区枯水期提前,到第二年4月才能缓解。“此前枯季还有几十亿立方米水,这几年就几亿立方米了。”蓄水减少,也削弱了鄱阳湖的抗旱功能。

  三峡水库蓄水后,枯水期长时间持续低水位,直接引发湖区取水困难、湿地萎缩、渔业资源锐减、血吸虫病防治难度加大等一系列问题。

  江西省环保厅一位官员今年4月向财新《新世纪》记者透露,鄱阳湖区2001年之前属于一到三类水质,但最近几年劣于三类的水体在明显增加,枯水期一到三类水体更是可能不到30%,鄱阳湖水的生态功能明显降低。

  作为中国四大淡水湖中惟一没有富营养化的湖泊,鄱阳湖现在也面临危险。据江西省环保厅的数据,蓝藻已经成为鄱阳湖的优势藻种,最近几年鄱阳湖区的富营养化指数基本在48左右徘徊,逼近50的富营养化临界值。

  洞庭湖区也有类似情况,湖南省政府参事、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刘卡波曾在接受财新《新世纪》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长江入洞庭湖水量减少,湖区枯水期提前,同时水位降低。枯水季节,工农业生产需水旺盛,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逐步显现,洞庭湖急需补水。

  上海市副市长沈骏在长江论坛上表示,近年来,随着长江干流水资源调引力度的加大,以及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的影响,长江口的水、沙、盐情况正发生许多变化,需要对其演变趋势和规律重新认识和研判。

  预料之外

  以上问题,在修建三峡工程之前基本上有过预测。长江委水保局原局长翁立达说,当初在重新论证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除了消落带的一些问题,其余问题都预计到了,当时认为能够有效控制。

  然而,一些问题的控制难度超过支持者们的想象。中国工程院2010年9月出版的《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报告》,在肯定三峡工程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当初的论证确有缺陷,包括未充分认识到库区水污染防治的艰巨性,库区一级支流近年来水华发生频繁,局部区域富营养化突出;高估了库区的环境容量,就地后靠安置移民为主的思路存在不足等。

  尤其值得指出的是,三峡大坝蓄水期实际的下泄流量与当初的估计相去甚远,这对三峡工程运行及相关省份带来了不利影响。

  根据财新《新世纪》记者查到的一份水利部1991年材料,针对长江中下游和河口地区的测评显示,三峡大坝建成后,全年大多数月份的月均泄水量将与天然情况相同,枯水期还将有所增加,只有10月份有所减少。而且,经过调节后,10月份的下泄流量亦可大于每秒1万立方米,即便是枯水年,仍可大于最小月平均量。

  但到了后来,考虑到上游来水紧张等因素,三峡集团公司和部分专家一度提出蓄水期下泄流量达到每秒5000立方米,就能解决中下游的用水安全问题。

  此想法在实施时遭遇困难,因为长江中下游的用水量增加明显。例如,根据江西省环保厅的数据,2000年至2009年江西省的用水量,平均每年增加4亿立方米左右。用水量的增加,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导致枯水年份和枯水时段用水矛盾加剧,问题难以解决。

  为此,2009年水利部制定《三峡水库优化调度方案》,规定每年10月蓄水期间,上旬、中旬和下旬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应分别按不小于每秒8000立方米、7000立方米和6500立方米来控制。如果来水低于上述流量,可按来水流量下泄。尽管与每秒5000立方米相比有所增加,但与最初所说的每秒1万立方米相比差距仍然明显。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重庆摊贩摔伤事件续:带队城管干部没有救助被免职
下一篇:每毫升允许200万细菌 中国奶业标准被指全球最差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