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工程院院士:不能把长江中下游问题都归罪三峡(图)

www.sinoca.com 2011-05-22  东方早报


卢耀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资料图

  卢耀如:直面三峡工程质疑

  卢耀如,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地质与地震评估课题组副组长。

  这些灾害是否罪在三峡工程

  早报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谈三峡工程争议与三峡后续规划

  最近,湖北、江西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仅湖北就有50万人饮水困难、千万亩农田受旱,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水域面积创下有卫星观测以来的最小(详见早报5月20日A1、A24版报道)。和近几年三峡及周边频发的泥石流、地震、水灾等一样,又有声音将这次大旱归结为三峡大坝所致。

  这些灾难真的和三峡有关系吗?三峡后续工程要注意些什么?为此,早报记者对话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峡工程专家卢耀如。

  [对话人物]卢耀如

  1931年生,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同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三峡工程阶段性评估项目”地质与地震评估课题组副组长。

  三峡问题并非近年发现

  东方早报:温家宝总理5月1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三峡后续工作规划》。英国路透社马上就以《中国承认三峡大坝存在弊端》为题报道说,这标志着中国政府承认三峡工程“存在问题”。您觉得可以这么理解吗?

  卢耀如:我觉得不是这个意思。这说明现在政府考虑通盘谋划三峡工程的后续工作,并进行资金上的统一划拨,而且现在正好是“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中央也是听取各方意见后作出系统的安排。

  东方早报:三峡工程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建与不建一直争论不休,您觉得自己属于哪一派?

  卢耀如:这个很难说,那时年轻,血气方刚,觉得中国需要这么一个大工程来扬我国威。

  东方早报:那后来呢?

  卢耀如:后来之所以到90年代才开工,是因为“大跃进”以后中国经济发展受到影响,没钱办这么一个大工程,当时预计要花800亿元。

  东方早报:上世纪90年代初三峡工程开工,您也参与了?

  卢耀如:我1993年给三峡建设委员会写了封信,当时我就预计到建三峡大坝不是问题,因为中国已有许多大坝建设的经验。

  当时,我给三建委的信中强调,三峡工程的关键在移民问题,移民问题的关键又在保持好地质-生态环境。我强调要加强注意三个问题:库区边坡稳定性、库区水质变异和库区泥沙淤积。

  这些建议得到重视。这些建议不是当时想起的,而是有一系列科学分析、论证,也提出了解决途径。这些问题许多人都想到了,工程设计有考虑,政府也有措施。

  要防止移民无序回流

  东方早报:这次国务院的《规划》中说,“到2020年移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要达到湖北和重庆同期平均水平”,这个“2020”是怎么得出的呢?

  卢耀如:这应该就是根据两个五年计划算的吧,但从中我们要看到一个现象:现在很多三峡移民又部分开始回流了,重新聚集到三峡地区,另外还有新到三峡库区来发展的。这说明三峡生态环境在好转,因此,人口反而增多了。

  但是,三峡库区人口一定要控制,人聚集得越多,越影响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若再开辟新的城市,又会引发地质灾害。这是今天需要考虑的,所以需要政府进行产业调整及相关政策引导,避免移民和新移民的涌入。

  东方早报:所以这次国务院出台的《规划》中,移民、库区生态环境、库区地质灾害、中下游不利影响等方面都有涉及……

  卢耀如:国务院提出三峡后续计划非常正确,是根据已取得成就和客观实际的需求,进一步做好有关工作。需强调一点,并不是像外电所说的原先没有考虑这些问题。

  长江这样大的流域,不可能不同地方、不同部门只管自己眼前的一摊事。江河综合治理中,必须包括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合理调蓄,统一综合治理,达到旱涝兼治的目的。

  地质环境是产生水旱灾害的背景条件,进行江河的综合治理,必须立足于地质环境效应,减少与控制灾害的发生与发展,并能不断地提高地质环境的质量。

  千万不能因三峡移民取得的成就、搬迁城镇有全新面貌,而又无序地造成大量人口往这新城镇云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少林寺何曾得清净
下一篇:世界内河上最豪华邮轮首航长江长达136米(高清)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