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探访中国国际救援队大本营:和死神赛跑的人(组图)

www.sinoca.com 2011-05-22  外滩画报


  核心提示:“这项工作本来就是在和死神决斗,你就是在生与死的那个界限处。”参与新西兰地震救援的救援教官步兵告诉记者。

  4月的北京还带着丝丝凉意,游泳馆里的暖气开得很足,一走进去就闷得有点喘不过气来,十来个小伙子们正在水里做出各种各样的动作,中文说得有点生硬的日本教官站在岸上指导比划着,“手,手再高一点!”

  乍一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堂游泳课,“我们今天学的是怎样在急流中救援。”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培训部副主任卢杰介绍道。他们湿淋淋地拖着道具爬上来,接着又跳入水中,“救”起下一个道具。

  这是位于北京城郊凤凰岭公园的中国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包括卢杰在内的救援教官们,正在和几名来自日本的救援专家切磋、交流水中救援。尽管在场的个个都是游泳的好手,但在水中救人和拥有好水性并不是一回事。类似这样的救援交流课每年都有,时长一两个月,国外的救援专家亲临训练基地,中国救援教官获得更多经验后,再给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对外称“中国国际救援队”)的普通队员授课。

  训练基地大门口,是一个模拟的地震现场:倾斜倒塌的房屋,被砸坏的车,成片废墟,被压住的模具尸体。一个民间救援队正在其中奋力地翻爬,等待着“国字号”队伍对他们进行一些专业培训。

  这是中国第一座专业化的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包括卢杰在内,训练基地共有近20名救援教官。他们主要负责对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们进行救援、应急管理、紧急搜救、医疗救助等专业训练,同时也以领队的身份参与救援行动。

  4月27日这一天,中国国际救援队已正式成立十年整。过去数年,从四川汶川大地震到青海玉树、云南盈江地震,从印尼海啸到海地、新西兰、日本地震,哪里有地震,哪里就有这支队伍的身影。他们总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抢救生命。

  “这项工作本来就是在和死神决斗,你就是在生与死的那个界限处。”参与新西兰地震救援的训练基地教官步兵告诉记者。

  2009年,中国国际救援队获得联合国国际重型救援队资格认证,成为亚洲第2支、世界第12支重型救援队。

  一上飞机就睡觉

  胡杰刚从日本回来,他是这次前往日本地震的15名救援队员之一,也是训练基地唯一参与日本救援的教官。胡杰的特长是在现场搜索定位幸存者,因此面对日本复杂的情况,他成为主力队员前往。

  胡杰出发的时候,其他队员大部分刚好从新西兰地震救援归来,他们就在首都机场的T3航站楼擦身而过。1982年出生的胡杰是湖北荆州人,他年少入伍,如今看起来像个大男孩的他已经是救援队的骨干力量之一。

  2001年,19岁的士兵胡杰加入了成立不久的中国国际救援队。此时,1998年入伍的卢杰也因各方面能力出色而被选中,成为其中一员。

  一进去,胡杰就知道了自己身处的环境特殊,这不是他之前所呆过的军队,每个招进来的队员不仅要测试体能,还要测试心理素质。

  “最基础的是体能素质要好,第二是要有非常过硬的心理素质,第三要有全面的专业常识和技能,这些是救援队员最基本的要求。”卢杰介绍道。作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骨干队员,卢杰曾多次参加国际国内救援,营救出很多幸存者。2006年服役期限届满的卢杰退伍,此后被地震应急搜救中心录用,成为训练基地的第一批专业教官。

  卢杰、胡杰和王念法都是救援队的第一批成员,其中,卢杰年纪最大,王念法比胡杰大三岁。大家像兄弟般一起训练,互相照顾。他们还记得,当时救援队里请来医疗、救援等各个方面的老师来给他们上课,装备也不如现在这么齐备,救援知识远远不够成熟,他们常常被送到国外进行相关的培训,向世界上最顶尖的救援队学习,看到新的装备了,就一点点地去添置。

  通过各种各样的素质考核后,他们除了需要像特种兵一样高强度的训练,还要学习很多五花八门的东西,“比如说装备,长途拉练训练、心理训练,还有就是地震结构、医疗方面的常识等等。”

  他们的训练课程中甚至有一门,是专门去武警总院太平间搬尸体,或者晚上把扑克牌放在墓地的某处,让队员摸黑去找,用对讲机来监控。这些奇怪的手段,都是为了锻炼队员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要培养一名救援队员,一般需要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但也只能学会基本的技能,能去救灾现场承担一定的工作,并不是十分专业。”卢杰说,真正合格的救援队员都是要从真正的救援中成长起来的。

  “就像在军队里的战士,每天训练枪法,练成百发百中的狙击手,枪法很准,但不让他上战场,就没有了任何价值。”胡杰说,从入伍的第一天起,他就渴望真正的“出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何亮亮纵论天下大势 以美国主导的世界格局正改变
下一篇:堰塘见底,溪水断流 三峡大坝所在地遭遇十年大旱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