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北戴河往事追踪报告:林彪一家叛逃坠毁时刻揭秘

www.sinoca.com 2011-05-03  北戴河往事追踪



  额尔敦比列格接下来通报了详细情况。那架飞机是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的飞机,乘员共9人,其中有一名妇女,不幸全部遇难。额尔敦比列格对于中国军用飞机深入蒙古国领土之事,代表蒙古国政府提出口头抗议。

  额尔敦比列格又通报说,中国飞机失事,乘员全部死亡。

  中方大使听罢,立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他首先感谢蒙方通知这件事。他说:

  “正当中蒙两国关系刚刚开始正常化的时候,我国飞机由于某种原因在蒙古领土上失事,这当然很遗憾。”接着,大使又以提问的语气说:“出于友好的考虑,请蒙古方面帮助了解,我国飞机因为什么原因误入蒙古境内?”“我们可以派人去出事地点看看吗?”

  额尔敦比列格副外长当即表示:“我们可以满足你们的要求,相信中方能在近期作出答复。”

  应该说,蒙古的“抗议”只是“口头”,看来还有节制,对安排中方人员前往调查十分爽快,这是友好的表示。中方大使回到使馆已是9时30分,大家听后都感到事态突然,有些迷惘。大使指出事态的严重性,认为当务之急是向国内报告情况,听候国内指示。但是负责机要工作的同志神色不安地报告说,蒙古电报局称,由于线路情况不好,电报不能及时发出,最快也得4个小时以后。当时使馆未设电台,发电报只能经蒙古电报局。

  这时,许文益大使忽然想起使馆有一部直通北京的专线电话,已封闭多年,如能启用可解燃眉之急。不过这种专线电话是50年代中苏关系密切友好时,在北京和莫斯科之间架设的可以直通的高频电话,北京和乌兰巴托之间也顺便安装了这种电话。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中蒙关系变冷,专线电话也随之停用。许大使当时也清楚,启用这种专线电话是要担风险的,特别是国内“文化大革命”那种上纲整人的风气还在,如果有人追究大使擅自作主并联系到政治问题,个人很可能要付出代价。

  在此紧要关头,许文益大使表现出为国家利益不顾人个得失的精神。他毅然决定开封启用,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北京电话台才叫通。此时已经过了11时,电话内容传到外交部会议上,则在12时。

  接着这一电话报告,周恩来对驻蒙使馆在不明真相的条件下,断然启用封闭已久的专线电话,把我飞机失事的紧急情况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国内,表示满意。

  事实证明,在事关国家利益的重要关头,敢于承担责任果断行事,是外交人员所需要具备的精神。

  接到驻蒙古大使馆的报告后,中央立即通知他们,大使要亲自前往处理此事。9月15日凌晨大使馆又接到国内指示:尸体尽量争取火化,将骨灰带回;如火化确有困难,可拍照作证,就地深埋,竖立标志,以便以后将遗骸送回国内。

  9月15日下午6时,也就是飞机失事两天多之后,中方大使馆一行人抵达飞机失事现场。弄清坠毁在蒙古温都尔汗附近肯特省贝尔赫矿区南10公里处的正是中国民航256号三叉戟飞机,机上8男1女,全部死亡。

  当时在现场,焦黑色的草地上散落着大大小小的飞机残骸,覆盖着白布的尸体分外显眼,周围是一望无垠的荒原,蒙古哨兵在高坡上游动着,一片凄凉悲惨的景象。

  在机头以北50米处散布着9具尸体,尸体中间有一炸坏的方形食品柜,旁边堆放着蒙方收集起来的死者遗物。尸体大都仰面朝天,四肢叉开,头部多被烧焦,面部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到达飞机坠毁现场的孙一先同志,利用天色未完全黑下来的机会,抢拍了许多照片。他将尸体由北向南编成1至9号,并从各个角度拍成照片,以便以后鉴别确认。对飞机坠落现场和坠毁的飞机残骸,他也从各个不同角度拍摄,这些照片,成为后来确认林彪已死亡和辩明飞机坠毁原因的宝贵资料。

  当时出于保密原因,国内未告诉驻蒙使馆详情,因此许文益大使等人虽然感到国内对此事非常重视,却未能了解其严重程度。他们在同蒙方交涉时,为避免将来对方有指责中国的口实,最重视的是争执双方文件上对飞机的定性是“军用飞机”还是“民航机”,为此消耗了大部分时间。对于飞机上的物件的索要,则没有作为主要问题。这些同志事后回忆起来,认为当时如果不把主要精力用于争论飞机的性质,而是索要当时散落在失事现场的物品,蒙方在没有搞清死亡者身份、态度还比较积极友好时,是有可能归还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白领过劳调查:受访者自称黑砖窑童工 生死临界点
下一篇:江青与前夫唐纳的婚礼照曝光 证婚人是沈钧儒(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