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下沙人才交流论坛上,一个海归老太太拦住了副市长
“我有个技术,能用钱江潮发电”
□通讯员 曾唯潇 糜利萍
本报记者 洪慧敏
气势磅礴的钱江潮,能不能变成百姓家中的“电”?在昨天下沙召开的2010年杭州生物医药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论坛上,一位60多岁的美国海归老太太现场“拦”住了杭州市副市长沈坚,希望把自己从美国带回来的潮汐发电先进技术运用到钱江潮上,为家乡造福。
海归老太“拦”住副市长
在论坛现场,分管工业的杭州市副市长沈坚对台下上百名海归们热情地说:“今后若有需要,可以跟发展医药产业办公室联系,也可以直接跟我本人联系”。
几分钟后,沈坚离席,现场一位戴着茶色眼镜的卷发老太太,拦住了沈坚的脚步。
“我有一项技术,在钱塘江涨潮时,用直径五六个人粗的大钢管把钱塘江潮水抽进来,然后在落潮时放出海水,利用高低潮位之间的落差,带动发电机发电,希望杭州市政府能考虑引进这项技术。”赵菁摘下眼镜,认真地看着沈坚。
一旁的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副主任沈燕俊,连忙给老太太递上了自己的名片,并希望和老太太深度交流,对技术的可能性进行详细研究。
希望钱江潮变成“最大发电站”
老太太叫赵菁,祖籍杭州,50多年前,随家人到美国洛杉矶落户,现在在美中新能源基金会工作。
赵菁告诉记者,她的技术叫“水源热泵技术”,就是利用锅炉等技术,把粗钢管等设备埋在钱塘江底,把钱塘江的潮汐能收进来,变成电能,并输送到电网中。 该技术是在目前潮汐发电技术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和完善。上个月中旬,青岛已经引进了该潮汐能发电新技术。
“我是杭州人,钱塘江是我的母亲河。而钱塘江的潮差,最高可达9米左右,是我国潮差最大的地方。有人测算过,钱塘江涌潮的能量估计可达700万千瓦以上,在全国排第一,如果能积极加以开发,对优化浙江电力结构、缓解电荒,具有重要意义。”赵菁认真地说。
虽然,赵菁提供的技术还有待相关政府部门的论证和考察,但她希望钱江潮有朝一日能变成杭州最大的发电站。
下沙渴望引进新人才新技术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也非常希望引进一些对老百姓有益处的好项目。 开发区通过设立3000万元的人才工作资金、搭建人才创业园平台,建设人才公寓等一揽子政策,希望留住人才。
目前,开发区已经在沿江居住一带,高教园区附近启动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人才专项公寓,其中包括了专家楼、人才限价房、一般人才专项住房、有突出贡献人才住房、廉租房等。人才住房一般售价为市场均价的50%,限价房为70%,租赁价格也低于市场价格。
未来五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将打造成为杭州生物医药核心基地,实现1000亿元生物医药产值。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