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时代需要事实真实的感动
曾感动无数人的汶川地震“烈士老师”谭千秋,其救人事迹的新闻报道涉嫌造假。
经记者调查,最初报道的被谭千秋老师所救的4名学生,只有刘虹利是真实存在的,而另外3人,付强死亡,田刚、余建则不存在。而与刘虹利一同获救的两名学生牟莎莎和丁楠杰,也不如报道所说,是高二(1)班的学生。“学生都知道这是假的,每次开大会时老师在上面讲谭老师的事迹,都有同学在下面笑。”刘虹利说。现任东汽八一中学副校长唐祖贵说,这个事情,不用说,不需要说,“当时的确是需要这么一个英雄楷模。” (《南方都市报》10月21日报道)
真是难言的尴尬,当初为之感动落泪的事迹,到头来却发现不过是一场浮云,只不过是一个虚假的报道而已。况且,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了,当初的感动都已淡去,甚至遗忘,如今却又要被重新提起,提醒当时被骗了。
无论地震之初的国人如何需要感动,新闻报道以涉嫌造假的报道来迎合,都是不可取的;无论“烈士老师”事迹已经感动过多少人,只要当初的报道涉嫌造假,如今的新闻披露真实澄清错误,都是值得赞赏的。
地震之际,举国同悲,我们确实需要大爱大感动。但有个最起码的前提,那就是感动来源的事实是真实的,而不是虚构的。如果抛开真实不顾,完全可以把编辑全都换成编剧,来批量生产感动。
这样的做法早已证明不可取。2008年地震之初流传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不也曾感动过无数人,结果证明其实是假新闻。最后不仅引发新闻媒体大反思,也引起了很多受众的警觉。
真实,作为新闻报道的生命线,无论如何是不能失守的。关于新闻真实性的讨论,一直都未曾停止过,即使在最艰苦的抗战时期,这一点也从未动摇过。新闻为何需要是真实,这似乎不需要多说,因为,真实与新闻的关系,就像鱼儿与水的关系一样,离开了真实的新闻与离开了水的鱼一样,注定是活不了的。
此类报道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喜欢无限拔高,总认为好话多一点更好。所以,我们见惯了脸谱化的高大全英雄人物,却看不到细节的真实与个性的差异。似乎,每个英雄都是一个胚子下造出来,说话方式做事风格都是一个样。
这样的做法无疑是很危险的,只要识破了其中一个,其他人物形象就应声而倒大面积坍塌了。接下来,就是失去受众的信任与报道的权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许多正面报道的典型人物,深究之下,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这与宣传报道的思维密不可分,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媒介不断面向市场之后,传统的党报思维没有来的更新,还是拘泥在以往的报道思维之中,这样的后果只能是逐渐更加没落;另一方面这也与记者采访的惰性思维关系重大,不深入调查采访,听风就是雨不做仔细辨别,带着惯性思维预设立场去做报道,图快图省事,稍有不慎,都有可能出现虚假报道的情况。
更值得深思的是,如今的报道识伪辩假的机制依旧还不健全,即使是虚假报道,但在某些特定的前提之下,仍有可能压住不改。比如之前的报道就说到:“尽管谭千秋的事迹在社会上引发广泛的反响,但在东汽中学的内部,却没有得到特别的推崇。学校一直以来也没有特别推崇谭老师,实际上他们一直是在推崇另外一位牺牲的年轻女老师。她带着20多个学生逃生以后,又返回教室救人,被门梁砸死了。”并不是说学校当地不知道报道有假,而是因为偶像已经铸就了,又随着时间的流逝,更正远比默认来得艰难。
这注定只能是一个悲剧性的新闻,本是“好老师”谭千秋,却又要受人质疑,死者家属,即使知道有假,还要不断的配合宣传,唯一可能获益的就是当初操刀《那一刻,他张开双臂护住4个学生》这篇新闻报道及其后续的记者们,但这样注定只是暂时的,真相不会总被隐瞒着,真正的职业操守与探寻精神,总在不断的带着人们逼近事实真相,看到“那一刻,他摊开双手无奈地耸着肩”。(作者:詹万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