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国内知名“打假斗士”方舟子遭到歹徒袭击受伤。当晚,他的妻子在微博上感叹,回顾方舟子的打假10年,虽然争论颇多,但确实挑战了中国社会的众多积弊。这里,我们希望通过对方舟子10年打假路的回顾,呼吁更多的网民加入到捍卫诚信和科学的行列中。
我们需要方舟子,他挑战了社会的不诚实
方舟子与另两名科普作者袁岳、方玄昌,在北京举行的转基因交流会现场。(图片来源:网络)
创办新语丝网站,后将其作为“打假阵地”
1990年,在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结束5年本科学习后的方舟子到了美国,5年以后,他获得了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留美读博士期间,他创办了自己的中文刊物《新语丝》杂志(1994年),此后又创办了影响力更大的新语丝网站(1996年)。
创办之初的新语丝原先是个好文章的分享网站。方舟子提到自己打假的开端时说:“2000年国内各主要报刊都上网了,我才开始留意国内的科技报道,发现浮夸虚假的特别多,特别是发现不少留学人员回国招摇撞骗,又没有见到有人出来揭露,所以才决定做点事情”。
5年揭露300多起学术腐败
2000年,一位中国留美生物学家陈晓宁号称将世界三大基因库成功带回国内,并继续进行科学研究和产业开发。此举标志着中国已掌握国际顶尖的基因技术,陈晓宁因为此“爱国义举”而被封为“基因皇后”。
方舟子看到消息后,觉得自己也是学习生物出身,不可能不知道如此重量级的科学家,于是他上网查询,后发现这个基因库不是陈的实验室做出来的,“而且这个基因库,国内早就有了,1998年就有了。”
方舟子立即联络了88位生物学者,通过在网站发表公开信的形式,对基因库的价值提出质疑。这一事件标志着新语丝作为打假平台正式走上历史舞台。凭借2000年他另外成立的、专门用于打假的平台“立此存照”,在短短5年时间内,300多起学术腐败事件被揭露出来。
我们需要方舟子,他挑战了被盲从的固有观念
2007年,方舟子在重庆电视台《龙门阵》节目现场,与中医界代表激辩。(图片来源:华商网)
系统解剖甘草片等中成药,以自然科学回应“经验科学”
访问过新语丝网站的人,都能发现“中医骗子”这一个栏目;在方舟子个人博客上,被归类到“中医批判”的文章,数量仅次于科普的文章。2007年,他出版了《批判中医》一书,一时让他成为老中医、各路传统捍卫者的众矢之的。
这本书成了中西医论战的新源头,但却是方舟子系统击破质疑的平台:对“中医是经验科学”一说,他予以“中医不是科学”的明确回应;对“患者现身说法证明中医疗效”的案例,他表示“在现代医学中,个案没有说服力”。
为了系统解释自己在中医问题上的观点,他能不厌其烦地对消渴丸、复方甘草片、板蓝根颗粒等常用中成药疗效开炮。对媒体和公众解释中医问题,这则是他最常用的逻辑: “真正的科学精神,应是在做了大量的临床试验、进行统计之后才确定某种药方的疗效。”
向“民族瑰宝”开炮不好打,只能靠相信科学取胜
批判中医注定不会是一场好打的仗。同样从事科普工作的《财经》杂志编辑方玄昌在其文《养生:传统与科学的冲突》中曾描述了中国医学问题上的不严谨,“本来应该是至为严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收录了大量仅 仅根据古书记载或者民间传说、而未经任何科学验证的’药物’。芦笋片便是其 中之一”。
不仅现状堪忧,中医问题经过几十年宣传,早已超出了科学或医学领域,它成了既涉及了民族感情、又被赋予了文化价值的东西。对于从科学打假起家的方舟子而言,这就是要迎战来自非医学和科学领域的对手。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大约还有1/3的问题不能彻底被解决的,这既给中医和养生疗法留出空间,也增加了方舟子们还击的难度。方舟子的做法,则是将对中医的批判尽量限于科学领域,面对诸如“中医为何还有那么大市场”等问题,他则只用“很多人被洗脑了,一下子看到这种批评,在感情上接受不了”等回答一句带过。
我们需要方舟子,他挑战了“被神化”的权威精英
一个是跨国公司前高管,一个是民间科普作家。在唐骏与方舟子这场看似不对称的对峙中,方舟子无疑获得了完胜。
成功揭露清华教授简历造假,学术反腐“六亲不认”
据采访过方舟子的媒体描述,“在学术打假这件事上,方舟子历来被认为六亲不认”:他曾质疑过母校中国科技大学前后两任校长,炮轰过自己曾就读的生物系好几名教授学术不端。
2005年的他成功揭露清华大学教授学术造假事件,可谓方舟子在学术打假上的“里程碑”。在当时已成名副其实的“学术打假网站”的新语丝上,方舟子公开了举报原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助理、教授刘辉履历造假的消息。他称自己只是“出于好奇”对消息进行了查证,随即发现刘辉将多篇非出自自己之手的作品,也写进自己履历。
经校方后来调查,刘辉的教授头衔被撤销、聘任合同也遭到解除。虽然学校顾及影响并未大张旗鼓公开通报此事,但在方舟子看来,已是一次实质的结果。有意思的是,他总结自己“学术打假”的两个关键 ── 重视实名举报者的消息和关注名牌大学,再后来不少大大小小的学术打假中得到重现。数年之后的今天,当汪晖、朱学勤等曾享有良好学术口碑的“大腕”被曝造假时,公众仿佛已不觉陌生。
誓言打掉“虚假偶像”唐骏,冷眼对待权威精英
10年以来,打假几乎已成为方舟子的习惯。今年年中,在发起唐骏学历打假行动之前,对他而言早已是轻车熟路。质疑唐骏,他用的还是“老方法”。唯一不同的却在于,这一次,他对准了曾经受到社会追捧的精英。
即使没有他后来追加的、关于“道德洁癖”的言辞,用长期积累下来的科学思维逻辑,他也已足够打掉这个公众偶像。然而他此时要做的,推翻一个以精英外表出现的权威:“他这个偶像是虚假的,就应该把他给推翻掉”。
在2010年的唐骏事件出来后,方舟子的学术打假,跨出了科学领域到达更广泛的公共领域。在他此次经营“唐骏学历门”的主阵地微博上,他在自我介绍处赫然写着:方舟子没有兴趣听取关于为人处世的任何忠告,也不欢迎中医、风水、易经、国学以及各种伪科学“大师”及其信徒的“关注”。
我们需要方舟子,他挑战了大多数人缺少的坚持
10年写18本科普书,平均每年打假100件
从2000年创办打假网站算起, 无论他是否承认“打假是一项事业”,方舟子“打假之路”走了足足10年。方舟子说自己平均每年要打100件左右,10年下来就是1000件。至今,科普方面的书籍也已写到第18本。
但作为科普作家,他的书卖得并不好。“我写的书,销量最好的一本也就卖了几万册,跟动辄几十万、上百万册销量的养生书籍比差远了。”在被问及科普作品销量时,他如此作答。
“横眉冷对千夫指”,不为争议所动的打假
从2001年发表第一篇有影响力的转基因文章算起,他通过博客、杂志文章、电视辩论等形式,已对转基因进行了长达10年的解读。期间,国内主流、非主流科学界对他的争论几乎不绝于耳、个人乃至媒体对他的人身攻击也极其常见。
2007年,在揭露蒙牛特伦苏牛奶的“OMP”添加剂风波中。连方舟子最擅长的科学分析,也遭受到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等专家的抨击。郑风田称其打假方式“更应被打假”,甚至劝解大家“不要再跟这个疯子闻疯起舞了”。
习惯于用科学常识“扳倒”对手的方舟子,因为比一般人更能坚忍,10年里居然屹立不倒。有人攻击他偏激、有人批评给他贪图名利,但在持之以恒上,他几乎无可挑剔。
点击图片放大
点击图片放大
在近期一次采访中,方舟子坦言“我的正常可能在中国会被当作不正常”,不正常的很可能是这个社会。的确,方舟子只是个普通人。他所做的,只是呈现事实和运用并不高深的科学逻辑能力,但在这个科学素养极低的社会,俨然成了“打假斗士”。 对于方舟子,我们始终愿意给予支持──因为他的行为代表了我们始终倡导的价值观:相信事实和敢于质疑。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