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大陆

三聚氰胺卷土重来 中国毒奶粉阴魂不散

www.sinoca.com 2010-01-09  联合早报


  中国媒体报道,三鹿等22家奶制品责任企业在元旦向中国手机用户发出一条对问题奶粉事件的道歉短信。短信中写道:“对问题奶粉给孩子和社会造成伤害,我们深表痛心,真诚道歉,祈求原谅,决心以此为戒,杜绝不合格产品,诚恳接受社会监督。”

  2008年9月,一场巨大的信任危机席卷中国乳业,三鹿等奶制品企业被曝添加三聚氰胺,当局公布有四名婴儿死亡,近30万婴幼儿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后来,随着相关责任人被惩处,官方承诺确保食品质量安全,民众的消费信心逐渐恢复,中国奶制品生产和销售持续回升,部分因事件引咎辞职的官员也陆续复出。

  然而,就在事情逐渐从人们心头褪去时,近期又有两家乳企业的奶粉被揭发三聚氰胺超标。去年12月10日,陕西省公安厅公布,陕西金桥涉嫌向一家食品添加剂公司购买问题奶粉,然后重新包装出售,所幸全部奶粉已追回查封,未流入市场造成危害。

  上周四(12月31日),上海市食品安全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信息称,上海熊猫因涉嫌生产、销售三聚氰胺超标的奶制品被查处,三名主管被逮捕。监管部门发现,该公司违法将三聚氰胺超标的回收炼奶用于回炉生产,并使用由宁夏熊猫提供、因三聚氰胺超标被明令禁止销售的奶粉原料。部分问题产品已流入市场,当局派员监督企业召回。

  前年毒奶粉事件爆发后,近万吨回收奶粉如何处理,销毁途径如何,官方或企业至今都没有完全公开。种种迹象说明,这些问题奶粉不但没有彻底销毁,部分仍存留在某些企业的库房,或以较低价格在市场上变卖。在奶制品添加特性貌似蛋白质的三聚氰胺作为中国乳业的潜规则,仍是许多奶企普遍的做法。加上微量的三聚氰胺仍被允许,许多奶企更是不舍得把问题奶粉销毁。

  奶源紧俏导致铤而走险

  有分析指出,上海熊猫与陕西金桥事件发生于中国奶业整体复苏之际,或非偶然。业内专家王丁棉认为,随着乳业复苏,奶企扩建正带动新一轮的奶源争夺。一旦竞争加剧导致奶源重新紧俏,就容易有企业铤而走险。不掌握奶源的小企业可能会添加水分或其他物质;大企业也可能会放宽产品的质量尺度。在这一情况下,质量检测不能大意。

  但比添加三聚氰胺更令社会震惊的是,媒体披露政府部门早在去年4月查出乳制品受污染,但12月才把情况通报公众,足足迟了八个月。《21世纪经济报道》指出,根据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去年4月29日下发给通报各省市区等地质监局,指上海市质监局在4月23日发现了上海熊猫的乳制品三聚氰胺含量超过临时管理限量值规定。报道引述上海当地一些业内人士透露,他们其实在此前就知道了这一事件,但是被告知要“保密”,“不能说”。对于原因,他仅表示,“目前乳业恢复形势很好”。

  《钱江晚报》署名董碧辉的文章调侃:“在那句话面前,映照出我等升斗小民眼界的‘小’来,只想着个体的生命安危,没有大局观,站得不够高,看得不够远。”

  《东南商报》署名江德斌的文章则指出,对于所谓的大局观,中国人非常熟悉,为了大局着想,可以置法律于不顾,可以牺牲公众的权益,可以掩盖事实的真相。

  《华商晨报》则指出,或许在某些人看来,三鹿的教训不是掺了三聚氰胺,而是出事后保密工作做得不够好,所以再次发现三聚氰胺时,才会有人胆敢对公众保密。

  综合各报评论不难发现,人们对于这种罔顾人命的“大局观”论调已感到厌倦和愤怒。食品安全问题是公共事件,没有对公众保密的理由。“三聚氰胺”卷土重来,说明经过一场风暴式的整顿,毒奶粉事件的清算还不彻底。一些人仍未从事件中吸取教训,惨痛的教训也未能唤起一些人的良心:无良奶商为了逐利依然知法犯法,明知故犯,一些政府部门为了大局着想,重走牺牲公众权益,掩盖事实真相的老路。

  22家奶企的新年道歉短信态度值得肯定,但道歉的意义在于检讨,如果失信后道歉,道歉后又失信,道歉的意义何在?(明永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国高铁高不可攀?不能因搞形象工程而失理性
下一篇:中国首份女同性恋家暴调查:多数沉默泪水涟涟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