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1日,《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师大教授王宁,教育部研究员费锦昌,全国书协理事、《中国书法》杂志原主编周志高做客新华网,与广大网友谈“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何对44个汉字进行字形调整。
天府早报资料图 [主持人]这次《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开征求的意见截至目前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对修改和完善《通用规范汉字表》有哪些帮助?
[王宁]这次我们公开征求意见主要是为了在这样一个跟大众都有关系的问题上让大家都充分发表意见,我们也虚心地听取各个方面的意见,然后衡量这个意见的各种情况来做一个更好的修改。
[王宁]这次的意见从总体来讲是这么一个状况,根据我们从正面搜集来的意见的统计,赞成的占67%,反对的大概占6%,其他的也提了一些不相干的。
[主持人]据媒体报道很多网友和市民对修改44字的字形持反对意见,对此,你怎么看?
[王宁]我先做一些关于一些调整字形的原则的解释。这次我们调整的原则是根据中国传统书法的习惯,已经形成的一些字的笔画变异的情况,根据原定的规则,原来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已经定了规则,而没有进行彻底执行的进行一些微调。
[王宁]这里面有一点要说明,我们调整的是印刷宋体字,在小孩教学的时候不是手写字模仿的对象,我们手写字其实用的是楷体字。因此,电脑用字本身是供阅读的,而电脑的用字让它各个方面都能一致是为了它的系统化和更好的分析。所以大家在这里可能有一个误解,以为是我们定了一些规则随便改了一些字形,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这也是我需要解释的。
[费锦昌]王教授讲的这一点就是对这次微调44个字的字形性质是什么说得很清楚,不是我们另外搞一套东西,更不像有些人讲的把祖宗的字形改掉了,不是这样的。在1965年的时候,当时书报上面印刷的字形相当混乱,为了纠正混乱局面,文化部和当时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一条规则《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这里面的规则制定得很详细,一共有6196个字,执行了45年以后,我们发现规则不错,但是它的规则没有贯彻到底,里面有很多不统一的地方。
[网友]请三位介绍一下字形调整的原因、原则,具体情况以及他对社会的影响。
[王宁]字形调整是根据45年前我们已经做过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的规则,就是原来已经定的规则里面的两部分的意见和原则来制定的。第一个原则是笔形变异的原则,刚才我介绍过第一种,就是在左部件最后一笔是横的时候为了连续书写需要变提;第二种,在汉字书写的时候,我们要避重捺,就是一个字不要有两个重捺,这一点我想一些书法家还会给我们做更清晰的解释,因此,就需要把一个捺变成点,这也是一种变异,那么变哪个呢?如果这个字上面大下面下那把下面变点,如果下面部件承托场面部件,那下面就保留捺上面变点,这也是笔形变异的方式。
我们字形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做了笔形上的微调,而且这个量还不到千分之六,大家为什么要重新学习汉字呢?再加上宋体字是给人阅读的,汉字识别本身有细微性,细微的笔形变化不会影响阅读,楷体字书写的时候是很细微的,但是楷体字现在还要跟书法家和小学教师们商量才要看要不要调整,我们现在所做的调整只是供阅读或者供机器、电脑来用的字形,谈不到实业内要重新学习汉字。
[主持人]据说修改44个字的字形参考了书法美学,请您谈谈具体情况。
[周志高]我从书法界举一个例子,比如弹琴的“琴”,第一个王字最后一笔印刷宋体是平的,现在改为一提,这个符合书写的习惯,也符合书法家书写的规律和习惯,我这里带了一本书,比如这个“琴”字,过去很多书法家写,楷书最后一笔就是提的,大部分都是带提的,这个很明显,王羲之也好,他们很多书法家都是这么写的,很自然的。
[费锦昌]这是行笔的自然过程。
[周志高]原来不统一,刚才费教授也讲的很生动,有的改了有的没改,特别是一些人的名字,现在改了也符合书写的规律,不光是书法家,平时的中小学生写字也这么写。所以这里面类似这样的情况包括前面的一、二、三条都是这样的情况,包括燕不双飞,就是两个捺改成一个长点,这也是很漂亮的,也符合书写规律。
[周志高]总的来讲这次字形调整我是很拥护的,逐步地区有不同的看法我想也是很正常的,就是应该通过方方面面听取广大群众意见,包括我们书法家的意见。集中各方面的意见之后再最后集中确定。
[网友“爱国就要为国际”]修改的44个字形在多大意义和比例上参考了书法美学?对于文字而言是普及重要还是美感重要?
[王宁]我想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一个问题是书法的规则本身就是为的美感,而因为书法对文字有了多年的影响所以实际上是通行的。周老师让我们看到的行书篇里都是著名的书法家写的。我是学繁体字出身,我们以前写字的时候避重捺的问题我们的老师讲得是很严格的,写字不能有两个捺燕双飞不好看,我们的老师都是这样教的,因为那时候我们还在写毛笔字,而现在是硬笔书法,我觉得这两个问题不矛盾,因为传统书法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所以书写习惯上大家偏于这种东西。
[王宁]但是有一点要注意,现在我们写字的水平比过去差太远了,大家没有这种习惯,但是这个习惯是好习惯,我们应该提倡,一个习惯如果不好我们应该改掉。所以书法美学和对写字有一定素养的人不会有矛盾,这两个东西不应该对比起来说。
[王宁]再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调整字形有些地方我们也参考了台湾的字形,比如你看台湾的字“琴”字上面就是“提”,另外下面的大木小木,关键下面是有没有带钩,倒不在乎是点还是捺,因为老师教字的时候都说这批字不带钩,那个要带钩,这样学生就有很多死记硬背的地方。
[网友“爱过就爱国际”]电脑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应用现在很多人很少书写汉字,提笔忘字的情况经常发生,请问《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实施对此有何意义?
[王宁]这个问题有很多网友直接发到信箱里面来问我。我是这么看的,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不是一个写字方面的促进,而是规范字的促进,因此我们要有规范的意识,能够把字写得规范一些。电脑再发达也代替不了写字。
[王宁]这使得汉字的书写和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本身有一个亲和力,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有一种正确的意念,我觉得这样对我们的文化传承、对我们产生对自己的汉字三千多年一直到今天为止没有经过变化的表意文字,这么一种国外的人很羡慕的文字增加热爱,我觉得我们还要看到这样一些精神层面的问题,不是大家写得越方便越好,谁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才最好。所以要这么来看这个问题,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从整个社会继承历史传统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才能看到它的实质性。
[费锦昌]一般来讲,社会发展得越快,对于各行各业包括汉字规范化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规范化才能快速和高效。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就是大家也知道《通用规范汉字表》现在还处于征求意见的阶段,不知道三位专家倾向于征求哪些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王宁]我们非常感谢社会关注度这么高,我作为研制的专家组的一个成员,我们提供给政府部门的是一个科学报告,将来成为政策是政府决策的,不是我们来定的。但是我们不能涉及到各个第一线,我们没有在第一线工作过,所以这次的工作费老师、周老师也参加过多次这方面的研制征求意见会等。我觉得这都是很好的学习,因为字的问题不是纯粹科学的问题,字是人文符号,社会性很重要,社会性和科学性两者之间的衡量很重要。所以我的想法就是大家提出一些意见我们都会考虑。
[王宁]但是有一点我可能有些不同的看法,我觉得一个字改还是不改恐怕不是以多数投票为主的,要看它合理不合理,要看它有没有道理。所以我也非常希望在搜集意见的过程中,大家对于这次总体的一些地方,我们公布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我都希望能够更听到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另外也希望能够听到关于字理方面(不是纯粹的科学字理)包括使用方面给我们提供更多的情况,能够让我们在下一步修改的时候更好地去衡量,怎么做才能够既科学又好用。我说的好用不是一些个别的人,字的问题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比如我的字叫王宁,我写名字是很常的,但是这两个字不是很通用的,周老师姓周,周他写得非常熟练了,但是周字也并不是用字频度很高的字,费老师的姓就更不是了。所以每个人和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而我们要考虑到的是全社会。
[王宁]所以非常希望有建设性的意见,还有多提供一些情况给我们,以便于我们最后去决定。应该说这次我们既是真诚地征求意见,不是说坚决不改或者说和大家顶着干。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