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的3月5日,时任中国国家主席毛泽东提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號召。一时间雷锋从一个士兵变成了一个善良与完美的標志性符號,曾几何时他就像一个圣人一样立于一代人的心里。一个士兵被一个国家號召所有的人民都要学习,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没有接触西方社会之前,记者也曾经以为西方国家是一个物欲横流,人与人之间冷漠隔阂的世界。然而移民到这里之后却发现,洋雷锋一点不少,而且他们出现的规模和频率,远远超过中国的雷锋们。他们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名字──义工。
一年奉献8亿工时 安省洋雷锋贡献大
根据加拿大义工中心的统计,加拿大每天都有几千名义工在全国各地贡献著他们的时间和才智,不求名利是他们的共同特征。由于他们的奉献让很多难以完成的活动变为现实,很多无助的人得到必需的帮助。他们为无家可归者建造房屋,为孤独的老人提供服务,也为不熟悉加拿大相关政策的人提供咨询和建议。
资料显示,目前加拿大有16万多个义工组织,涉及健康护理、社区服务、运动休閒、宗教、艺术文化和教育等领域。有的机构庞大组织严密,有的则很小,只有少数全职员工或者完全是义工在运作。
安省移民和公民厅负责对义工作指导和表彰,该厅新闻发言人莱蒙(Colin Lemoine)在接受《加拿大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省每年有500万义工在各种组织中服务大眾,他们的辛劳构建了一个强大和安全的社区,让安省义工活动开展在全球成为典型范例做出了贡献。安省移民和公民厅也开设了很多义工服务项目,来帮助全省义工活动的开展。其中包括培训这个组织如何招募和管理义工,如何宣传自己,各种人员的角色处理等。
据莱蒙介绍:安省移民和公民厅最近推出一个名为“改变这个世界”的活动,目的是鼓励安省青少年投身到义工活动中来,力求成为推动社区向好的方向发展的主要力量。今年4月19日到25日的国际义工周,就是他们改变世界的起点。2008年安省有千名少年在7个社区组织中付出了自己的才智和劳动。今年他们配合安省义工中心的20个分支机构一起工作,希望在这个国际义工周中在全省范围內组织万名青少年,义工小时数可望达到5万小时。
莱蒙表示非营利组织并非只能用义工,他们也在创造价值和提供就业机会,他们主要不是以营利为主罢了。全国非营利组织產生的GDP占全国总值的 7.8 %,达到790亿元。在安省有45,000个慈善性质的非营利组织,提供了60万个就业机会,占全部的10%。安省每年有500万义工,奉献8亿工时,等于40万个全职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加拿大统计局2004年的数据显示,安省义工每年的工时价值100亿元,带来的慈善捐款超过44亿元。安省义工的人口比率达到50%,在全国来说是第一的。其中15到24岁的年轻人更是主力军,占总义工中的63%。可以说做义工,是加拿大孩子成长的必经过程。
华裔小留存误区 斤斤计较毁前程
Reyerson大学在本周一举行了一次义工宣传活动,目的是为学生们寻找义工机会提供帮助。该校国际学生管理中心主任宁红表示,鼓励国际留学生积极投身义工工作是主要的目的,这也和加拿大最近的移民政策有关。她表示最近的移民政策对留学生留加非常有利,比如毕业之后马上有3年的工卡签证,可以让留学生暂时留下慢慢找工作,说明加拿大希望这些经过加拿大教育的学生可以留下来。新增的加拿大经验类移民,对学生办移民更加有利,只要有1年的全职工作经验,就不用参照技术移民那样的算分方式来匡算。
但是小留学生一般是高中毕业就出来,社会经验、生活经验、语言能力都很差,个人社交圈子也很小,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小留学生,即使有好的政策也不能顺利地找到合适的工作,因此无法利用这个有利的移民政策。
宁红担任国际学生管理已经有十几年的经验了,她觉得华裔留学生普遍的问题是不愿意付出和牺牲,不给钱的事情绝对不做,不给钱的就是骗人的。因此,总会放弃一些很好的义工锻炼的机会,宁愿去浪费时间和体力打餐馆工。虽然看上去每小时都有收入,但失去的却是时间和宝贵的实践机会。
她指出学生参加义工活动是深入加拿大生活的第一步,在那里可以扩展视野,知道这里的主流社会在做什么,同时可以拓展朋友圈子,人力资源在个人以后的发展中作用是非凡的。华裔学生普片喜欢在华裔同学中交往,害怕和他族裔人士用英语交流。连找工作都只愿意在华人圈子里找,写简歷也完全是中国模式的,请人改还是请华人同学改,实际上大家水平都差不多,这样做帮助不大。不能走出小圈子,是一个普遍的问题。
去年她们学校组织学生到一些社区中心做义工,让学生感受工作是什么样。在义工的培训中会锻炼语言能力、学习社交礼仪、增加社交经验,也会学习一些劳动法律知识,这都是一种就业前的经验积累。也让学生知道你贡献给社会,社会一定会回报你的。
宁红的经歷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在读研究生时得到一个偶然的机会,帮助学校国际学生中心做义工。没想到由于工作出色,她在毕业的时候就顺利成为学生中心的雇员,而且一干就是12年,现在已经成了国际学生工作的管理者。按照宁红的说法,这些机会都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在自己的努力中自然而然產生的。
说到有人认为有些组织是在“剥削”义工的劳动,宁红认为首先要明白义工的定义,英文是“To give or help freely”,就是无偿地给予和帮助別人。不能想到不给钱就是被人利用,应该考虑自己在义工活动中得到了什么,可能失去的是每小时10元的报酬,得到的却是未来的许多机会,以及你可能永远都不能得到的体验和经验。
社会上一些组织虽然是盈利的,他们也可以招募义工,比如医院等机构,也要找一些义工来帮助病患等,只要是从事公益性的事业,不论非营利组织还是营利组织都可以招募义工。
记者当日采访抵达喧闹的义工活动现场,确实很少看到华裔的面孔。
义工面试也是学习 华裔女比男更积极
皮尔区电话求助热线(Telecare)的主任陈智慧,在社区不少机构都服务过,如今加盟皮尔区电话求助热线,希望可以拓展中文服务的空间,为日益增加的华裔居民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据陈智慧表示,这条求助热线主要是提供危机服务,或者对那些情绪不稳定人群提供心理安抚,重点是帮助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难而感到孤独绝望,甚至產生自杀念头的人;同时也为在人际关系或情感上遇到挫折的人提供服务。目前很多来自中国的老人家都在使用这个服务,他们主要是哪里也不能去,语言交流也存在困难,因此非常苦闷,需要心理辅导。
现在在中心工作的国语义工有20多人,提供的服务时间是从上午10时到晚上10时。她希望有更多的义工参与,这样热线就可以24小时开通。当然这种心理服务的义工要求会高一些,比如要有一定的英语水平,在关键的时候需要和警方等紧急服务机构交流。最好有社工工作经验,或者具有医疗背景经验。不少义工在中国都是当医生或者护士的,经过严格的面试之后,还有50个小时的专业培训才可以上岗。
陈智慧表示,虽说是招义工,她们的面试过程甚至比真正找工作的还要复杂和严格。因为这条热线面对的都是情绪激动或者处境微妙的人群,假设有哪句话说错了就会引起不良后果,因此对义工的要求就高许多,不但要有爱心还需要一定的社会经验,愿意聆听和接纳对方的语言,同时给与科学的指导。有的应征者主观见解比较明显,说教意识比较强烈,就不太适合与人沟通交流。
据陈智慧介绍:义工在工作中也会学到很多知识,比如说每月都有人际交流的专业培训,在工作过程中会对加拿大的危机处理流程有很深的认识,这无疑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积累。这个服务在大多伦多地区属于首个,因此希望可以帮到诸多的大陆新移民。她也希望想致力于这项工作的新移民,可以报名参加她们的义工队伍。
陈智慧告诉记者,她也感到不少新移民在做义工的时候,还是不自主地把原来的价值观念带过来,反映出对加拿大文化的不了解。有些人是因为找工作需要推荐信,就临时抱佛脚找到社区组织申请做义工,然后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先写推荐信。按照常规,只有义工工作结束之后才会有推荐信,这些人做义工的目的就相当明显,把义工当作工具而已,爱心无处可寻。
有著多年组织义工经验的陈智慧发现,大陆新移民中的女性特別喜欢做义工,而男人们则不愿意出来。说到原因,她认为女性具备伟大的牺牲精神。据她表示,大陆新移民夫妻在中国基本上都是专业人士,男人往往碍于面子,不愿意出头露面做一些简单的服务性质的义工工作,那样会让他们觉得放不下架子。但是作为女性,为了家庭,宁愿牺牲自己的专业,到社区去做一些义工,积累一些新的工作经验。愿意在新的领域进行尝试,即使做不回原有的专业工作,只要为了家庭和丈夫,愿以牺牲自己,这也算是大陆新移民家庭的一个特色吧。
有些义工来的时候表示想练习英语,但是到了用的时候,都显得非常羞涩。担心自己说错而不敢开口,和社工之间的交流还用中文,根本达不到目的。还有的人是为了领取政府的福利,因为政策要求他们要在社区做义工,才符合领取福利的標准,当然这些人不能代表义工的主流。
想做就应去做 心动不如身动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其实很多新移民的确想做义工,但是每天又仅活动在华人圈子里,看到的义工基本上还是小社区范围內的选择,完全达不到融入主流社会的目的。
多伦多义工协会的吉姆贝尔(Carol Gamble)告诉记者,该协会设立了一个网站(http://www.volunteertoronto.ca),上面有专门的义工分类选择,可以按照兴趣、邮政编码、行业类型等,让大家选择合适的义工机会。比如说搞图形设计的人,在对应的专业栏目中就可以找到最近这个专业需要的义工机会。如果帮助对方设计一些作品,那么就可以作为自己的工作经歷,总比闭门造车好。
吉姆贝尔告诉记者,其实一切很简单,想做就去做。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