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移民 > 移民感受

中国人海外生存之惑

www.sinoca.com 2013-01-08  BBC


  英语篇

  来英国3年,Lily没想到她的英语还不见长进,怎么回事呢?

  口音和苦读

  当踏上美丽的约克夏,兴奋的心情还没来得及展开的时候,Lily就被来了个下马威。第一次去银行办事的时候,她完全听不懂对方在说什么。她彻底蒙了,自信心崩溃,难道自己的英文有这么差么?

  后来她才知道英语有口音这回事,因地方而已,就像国内各地带口音的普通话一样。她所在的约克夏,带有英格兰北方特有的口音,比如BUS发音成BOSS,加上沉沉的低音,果然充满乡村泥土的味道,质朴无比。

  如多数留学生所经历的一样,一年的研究生课程也是不断适应各类老师口音,挑战自己学习能力的过程。国内所学的本来也就是哑巴英语,读写还行,听说本来就弱,现在混杂着当地口音,那更加困难了,怎么办?录音,回宿舍一遍遍听;看书,和同学讨论;和老师交流,请教,等等。一年总算熬出来了,等语言差不多能应付的时候,硕士课程也就结束了。她真希望这一年读的是纯语言或者翻译课,这样好歹语言上可以有长进。难怪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都比较沉默,是不是因为听不懂而暗自纠结,干脆闭上嘴了呢?

  在英国工作的中国人

  接下来的求职过程还算顺利,她拿到了OFFER。刚到这家中国公司的时候,她曾经一度极力建议公司推广员工说英文,“来英国不是学英文的么,不是练习中文啊。再说大家语言能力提高了,出去应对也更自信些,因为我们毕竟处在英国啊。”可是并没有太多人响应,大家热情也并不高涨,后来还是不了了之,草草收场。加上面对的客户也大多是中国人,说英文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日子长了,她觉得自己的中文水平是越来越顺溜了。

  纵观市面上的其它工作机会,英方公司录用你也多数是因为你的普通话优势——中国客户越来越多,当然需要用精通中文的员工来应对会更自如。前不久听说有位朋友辞去工作,她的理由听起来也让人诧异:因为没机会练习英文。她虽然是供职于英国公司,可是工作内容和其他英国同事基本没有交集。她的主管是中国人,团队成员是中国人,客户也是中国人。虽然她也主动创造机会和英国同事一起午餐,喝咖啡等等,但是可以运用英语的机会仍然少之又少,使用率几乎不到1%,导致她原本还不错的英文明显减退,有好几次她和公司老板汇报工作,居然发现自己语言穷匮,词不达意,她内心那个悔啊。加上工作本来也没有什么新意和挑战,权衡再三,她还是放弃了,重新加入求职大军。

  当然在英国也见过不少人“三高”优质青年,高学历,高职位,高收入,他们在双语间自由游弋,在处理英方,中方客户关系上应对自如,同事也是来自世界各地,既利用了自己的国语优势,又修炼了外语,还保住了好工作。如此多赢,令人羡慕,不过这种机会不会轻易落到每个人的头上,若不是多年修炼,难以成器。

  你的英语好么?

  海外的中国人,一向有“扎堆”的声誉,喜欢自己小团队结伴。常有外国朋友说,“你看中国人总是和中国人在一起的。”好像他们特别想走进中国人的圈子,了解中国文化,总是没有被给予太多机会般的委屈万分,当然也有些不解之意。既然来英国是为了提高语言,了解异国文化,怎么咱们就不多走进外国人的圈子呢?是害怕,是内向,还是不自信,或者觉得外国人人情味淡,中国人在一起更自在?或许兼而有之吧。

  有人说不少留学生的典型生活就是课堂和宿舍,娱乐就是看网上的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和买菜做饭。这大概是很多人的生活写照,虽然人在英国生活,却如同没有离开中国一样,可惜了这个大环境-----看看新东方多少苦读的学子啊,人家也多想来海外练练口语!

  不过也有不少有心人。比如,聪明的小吴刚到英国不久,就去找了份外卖店接电话的工作,天天接听英国人订餐的电话。业余时间没事他就去泡酒吧,和外国同学瞎侃(酒吧可是英国人重要的社交场合),这样半年下来,他的英语居然已经有了英国音,可是不小的成绩。还有位女生,留学期间刻意避开中国人扎堆的小团体(当然这不影响她和中国人的交情,毕竟还是自家人亲),多结交英国朋友,并和英国室友合租,煞费苦心,就是想利用这求学机会,提高自己的英文。一年下来,虽然她的英语发音里还是摆脱不了中国味,但人家用的却是地地道道的流行语,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想想我们即将踏上留学之旅时,怀揣的愿望之一大多是想提高英文吧。我们以为海外生活一年半载即可突飞猛进,孰料梦想和现实总有距离,留学生活过去了,PSW2年过去了,不少人语言还是半吊子。加上当下海外工作市场上,中文行情不断看涨,越来越吃香,所以,如何取舍,如何能保全工作又能刷刷自己的英文,这也许成了一个不小的困惑。未来的就业市场,或许还是双语人才走俏,虽然汉语热是目前大势所趋,等老外们都掌握了流利的中文,和所谓的汉语一统天下的美好愿望实现,还是需要不少时日。有机会,在海外的亲们,还是得磨磨英文了。中文是我们最喜爱的最美丽的语言,外语却可以在职场上助我们一臂之力。-----检讨自己,我觉得我自己都要马上行动了,最直接的,从抛弃PPS(不忍全弃,立个尽量少看的标准吧),到多看SKY上的电视节目开始?我知道国外电视节目不如国内荧屏上的俊男美女养眼,国内的宫斗戏,爱情剧,等等看起来也更贴心更抢眼,嗨,入乡随俗吧,多了解下人家的国情,顺便提高下自己的语言,对自己没什么坏处,对么?

  创业篇

  英国继续推出投资移民政策,T1企业家移民签证只需要投入20万英镑,门槛还不算太高。可以自己当老板,也可以获得身份,创业,似乎是一条不错的选择。

  创业的心

  "我每次回中国都好像看到有无数的商机,而每次都没有狠下心来自己创业。如今,身边朋友一个个都在创业路上了,一年半载,初具规模,也是不小的成就了。看看自己,有些遗憾。"说话的这位朋友是位青年才俊,来英数年,已经在一外资公司做到高层。收入、地位都不错,但常常有"给他人做嫁衣"之感,事业上忙忙碌碌,总觉在是给他人锦上添花。

  最近身边朋友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下海创业。有位金领,是圈内的钻石王老五,欲图辞去高薪之职,自己独立山头。无它,最直接的理由,他每年为公司创造上亿英镑业绩,所获不过是零头。"有了公司这个平台,你才有机会创造好业绩,非你一人之功。"我刁钻追问。"不错,但我想摆脱这种疲于奔命,没日没夜的状态,哪怕收入少一点。创业,期望有自己的自由度。"他解释道。

  这些创业者大概可以归为几类。一类人,自己在公司就职几年,经验、阅历、人脉都已经积攒到一定程度,给人打工,已然倦怠,不过是技能的重复,没有新意。而此时年华正好,30出头,阅历相当,自立门户显然是最好时机。黄金年龄就在这几年,再过几年,大概也就无心创业了,寻求稳定安乐去了。所以就在此时,放手博一下,纵然失败也不后悔曾经尝试。就算失败,也仍然可以回来打工,反正过去的基础还在,再寻份工作也不是难事。

  另有些人,大概就图个小本经营,类似自由职业者,不求日进斗金,但求有闲有自由,小本创业,图的就是个温饱和自在。这样的心态,也很普遍。还有一类人则是刚出校门就走在了创业的路上。在英国,你会看到不少长着娃娃脸的老板们,不过是26,7岁,可是公司已经初具规模,人人尊称为“总”。中国背景,英国地理,这样的双重优势给创业带来了独特的便利。中国热,使国外投资商、生意人纷纷想踏上中国寻找商机;发展中的中国公司,极其希望能迈出去,海外试水。大局看来,机会仿佛是无穷的,就看你怎么挖掘,看你有多少人脉,以及你有多少能耐。

  然而创业这回事,大概是每个人自我细品的一杯茶,冷暖自知;也像你脚上的鞋子,外表埕亮,不代表一路走来脚上舒服,艰难曲折,甘苦自晓。每个创业路上的人,五味杂陈的感受,大概难以一一倾尽。

  创业者说

  有位在英国市场打拼了6年的青年创业者,谈起创业感受,仍然表情复杂的说,“其实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走对了”。这么多年来他的生活只有一个字:忙。周末是奢谈的,朋友们常怨,“你总是在忙,什么时候你不忙啊?”。他最大的休闲活动就是去朋友家小聚,感受下来自朋友、家庭的温暖。看着朋友们家庭和睦,夫妻举案齐眉,孩子膝头绕,一起吃吃家常饭,聊聊天,对他来说是最大的放松。同时,这也是在弥补他自己内心的遗憾:创业多年,自己根本无心也无力组建家庭,十足是个生活上的“跛子”。

  回忆起当初为什么想创业,信念还是清晰如昨:想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可以传承的基业,树立自我独有品牌,打造企业文化。这大概和很多雄心万丈的创业者们想法一样:有生之年不搏一博,要待何时?给人打工是一辈子,平淡安稳简单重复是一辈子,轰轰烈烈拼搏也是一辈子,后者或许给人生精彩加分的可能性会多出许多。说到底,除却名利浮云,人拼的不就是个经历、体验、和因此而增加的生命厚度么?当然,创业也是和名利绑在一起的,一旦功成名就,灿烂发光的可能性更大,财富的所有度,生活的舒适度也更多。你不拼一下?

  可是一旦踏上了创业路,困难和复杂性是当初并没有料想到的。首先跟外国人做生意,先天差异,种族歧视偶尔也是难以避免的。出去做生意,敲开客户的门,首先就得做好这个准备了,傲慢者不乏其人,况且“中国制造”在不少西方人人心里几乎约等于“廉价廉质”,你要赢得客户,可要下不少功夫建立信任。其次,文化差异,处事方式,关系维护,等等,都得要细细去摸索。中国人的交往方式,也许并不适用于英国人。谨防一点小错,丢掉大客户。当然最重要的一环也包括熟悉当地法律,制度条款,做好自我保护和危机应对。背后捅你一刀,拉你下水的竞争对手不是没有,各种手段都做得出来,没准告你侵权,复制其品牌形象等等,这些都得防着,谁让你这个中国小公司想来这里抢生意?

  一个公司起步之初,如同培育一个婴儿,手把手,夜以继日,辛苦投入也难以于外人说。除开这些,一个小公司要打开业务局面,所花的时间也许是1年,2年,甚至好几年,其中的煎熬看你是否顶得住。我有个朋友创业第1年营业额基本是0,第2年也才几千镑,根本就是喝西北风的钱,第3年熬到年底,快撑不住了,曙光来临,一个跟了18个月的大客户终于答应签单,天降大喜。要不是这个合同,估计他已经放弃了。跌倒谷底的时候,这一线光明,才激励他继续往前走。---也许有些人并没有坚持到这曙光来临,就早早放弃了,也有些人,若干经年苦斗,眷顾迟迟不来,只能默默挣扎。

  当然,也不必把海外创业想得如同进魔鬼训练营般可怕。也有不少过来人表示一旦打开了局面,和外国人做生意也充满乐趣。人家不轻易信任你,一旦信任,将会乐意和你做生意。应酬也比较简单,比起国内做生意的暗地里复杂操作,这里也有简单之处,就看你是否能摸出道道来了。另外,法律、制定健全,按章办事,操作起来,也有不少省心的地方,不学习,不深入本地社会,固步自封,才有可能落后挨打。

  放眼望去,海外不乏事业做得有声有色的中国私人企业。不过凡事大概都有个一般规律,一开门就捡到大订单这样的机会是比较小的。创业之前,做好理性的规划,风险分析,找好赢利模式,算好资金投入和分配,找过来人取经,甚至找创业资深顾问,并做好吃苦耐劳、打持久战的精神准备,或者会让你的创业之路顺利一些。

  致创业者

  若要问过来人创业经验,他们大多会先总结几个字:认清自己。

  认清自己的需要。你为什么创业?创业为了什么?

  是为了临时过度,是为了尽快获取英国身份,是为了玩票,还是想做一个终身事业?

  现在英国政府推出投资移民政策,这是一个机会,也可能会成为一个圈套。迈出这一步之前,仔细衡量,再做决定不迟。脑子一热,把钱砸进去,也是大有人在的。商海涛涛,适者生存,几番淘汰下来,这种投入是要算算帐的。时间矜贵,耗掉的不仅仅是几年,赔掉的还有你的心态和勇气。

  或者,在没有准备充分之前,与其去做一个不理性的创业者,还不如先给人打几年工,慢慢积攒经验,逐步摸索出思路来,待水到渠成,再创业也不迟?又或许,你会在别人公司如鱼得水,一路升迁,乐不思退呢。世上路有无数,也并非要自己扛起一个基业,一门心思当老板。

  创业是一个独特的旅程,磨练的不仅是心智,回馈的也许超过物质和名利。不论成败,经历过创业的人内心都是不言悔的。一位创业多年的朋友说,如果他没有选择创业,现在的生活也许很安乐,收入稳定,生活平静。可是安稳生活之余大概会觉得缺了点什么。目前他的公司状况虽然说不至大富大贵,仍还在辛苦打拼中,但是几年的不懈积累,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困难、磨难、挑战、收获中,他就这么一直往前走着。

  创业,大概如同选择一个终身伴侣,选好了行业,适合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背景和潜质,捆绑在一起,并将不离不弃。朝三暮四,今天想做这个,明天又变主意,这样摇摆的心态,估计比较难以成就。我身边这些创业的朋友们,行业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但他们乐此不疲,皆因喜欢和合适。曾有人豪情满怀的说“创业就是选一个可以做一生的事业!”这样的态度,何其珍贵!

  认准了、选好了一个行业,好好深挖下去,不管创业,还是打工,成功或许都会来得快些。不过“成功”这回事又怎么可以三言两语说得清呢?人生的选择、路途和成就,往往很难用一个基准去评说。事业兴旺和事业落魄,你很难说后者一定悲惨。事业兴旺者也可能有难言的苦水,落魄者历尽艰辛,走过辉煌和惨淡,人情世故或许也可看得通透和淡泊。不管怎么样,在路上,活的就是一份自我体验吧。

  祝你创业快乐!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华裔女在加拿大遭遇家暴:老公打过之后报警抓走我
下一篇:加拿大如何禁烟?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