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天上最难的事是太空旅行;天下最难的事是叩访南极。”《环球时报》记者近日随同中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来到地处南极大陆的中山站,见识了一回“世界寒极”的风采。
蓝色冰山最抢眼
虽然现在是南半球的夏季,严寒还是使浩瀚的南大洋被冰雪覆盖。记者乘坐的雪龙号靠近南极普里兹湾时,冰上的积雪已经达到1米厚。有些地方更是乱冰层叠。踩在巨大而又光滑的凸起海冰上要格外小心,因为很容易陷入裂隙掉进海中。一旦被海冰“吞掉”,后果不堪设想。
冰山是南极最美的景观之一,中山站附近海域的冰山尤其炫目,被认为是东南极大陆最漂亮的一景。从直升机上俯瞰,露出海面的“冰山一角”就有几十米到几百米高不等,绵延数百米之长,让人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据说100公里外的澳大利亚戴维斯站人员,每年都会到此一游。冰山在阳光的折射下显露出千奇百怪的蓝色,看得我目眩神迷。据中山站上的“老南极”说,这里的冰山是经过万年冰雪层层积累而成的,冰与冰之间压得十分紧密,气泡很少,因此才会形成独特的蓝色。
南极被称为地球冷极,这是因为曾经在俄罗斯的东方站,测到了世界上最低的自然温度零下89.2摄氏度,不过这个最冷纪录有可能被下个月即将建成的中国首个内陆站昆仑站打破,因为中国科学家在那里测得的平均气温都在零下60摄氏度以下。
“杀人风”每秒80米
在刚过去的12月上半月,中山站的平均气温在零下一、二摄氏度,最冷时候大概是零下7摄氏度左右。不过,记者坐雪地车进入距中山站70公里的内陆冰盖时,那里的气温已经接近零下20摄氏度。人在车外干冷的空气中呆几分钟,脸就像被一刀刀割了一样疼。可怕的还不止这个,南极大陆的紫外线极其强烈,即使背对阳光,反射到脸上的光线仍能让皮肤肿胀发红,脱掉一层皮都算是小意思。所以记者每次外出都要带上面罩。即便如此,暴晒一天后脸上也会分成奶油和巧克力两种颜色。
如果你听见天气预报里预测某地要刮“东西南北”风,那一定是南极,因为这里最变幻莫测的就是天气。在南极考察队员中还流传着一句话:“南极的冷不一定能冻死人,南极的风能杀人”。通常说的12级台风,风速有32.6米/秒,可在南极大陆,风速有时能达到80米/秒!日本昭和站一位科考队员,在极夜大风中刚出门就被吹得无影无踪,几个月后找到他时,人已经成了“木乃伊”。
避难所欢迎所有“南极人”
为了大家的安全,各国科考站都规定大风天绝对禁止外出。平时出门一定要两人结伴,登山包里要装高频电话、食品、睡袋、铁铲等等,以防万一。记者还发现,在科考站的周围都建有大小不一的“避难所”。里边备有食品、小型发电机等生存必需品。避难所的门从不上锁,任何国家的“南极人”都可进去食宿,走时留个感谢字条就足够了。为了保证不迷路,科考站附近的道路上都埋有路桩,还拉上粗粗的绳子。遇上暴风雪时可以扶绳行走。所以南极人把这种绳索叫“救命绳”。
每年6月21日是南极最黑的一个夜晚,这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日子也是南极最重要的节日“仲冬节”。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看影碟成了南极人的闲暇必修课。而在所有碟片中,韩剧又是最受欢迎的,原因是它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拖很长,日子也就过得特别快。
不过从11月15日开始,中山站就进入了极昼期,天一直黑不下来。即便是半夜光线最弱的时候,看上去也就相当于“阴天”。这让刚刚到来的我患上失眠症。此外为了适应时差,我把手表拨慢3个小时,因为中山站所处的时区是东五区,吃完晚饭再给国内打电话,说不定人家已经睡了。
尽管如此,夏天的南极还是能找出不少情趣。据“老南极”说,温度回升时可三五成群去海钓。南极的鱼分深海和浅海两种,但都出奇地笨,很容易上钩。如果手持两根鱼竿,都会忙不过来。多的时候,要不了1小时就能钓上几十斤,感觉好极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