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旅游资讯

海上花园---鼓浪屿

www.sinoca.com 2009-01-18  鼓浪屿管委会


   上世纪六十年代,共和国元老董必武曾在鼓浪屿小住,离开时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从此不复羡仙矣!”。40多年后,在中国最权威的人文旅游杂志《国家地理》评出的“中国最美的城区”中,鼓浪屿名列首位。专家们的评语是:“来到鼓浪屿的人,最大的憾事是不能成为这里永久的居民。”

    鼓浪屿位于厦门的西海域,四面碧海环绕,与厦门市区隔海相望。面积1.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3万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鼓浪屿融自然、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岛上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没有车马喧嚣,处处鸟语花香,素以“海上花园”、“步行岛”著称。岛上海礁嶙峋,岸线迤逦,山峦叠翠,峰岩跌宕,大自然鬼斧神工造就了鼓浪屿明丽隽永的海岛风光。鼓浪洞天、菽庄藏海、皓月雄风均为厦门二十名景之一。鼓浪屿还是一块音乐的沃土。十九世纪中叶,西洋的音乐以宗教音乐的形式传播到鼓浪屿,一个多世纪以来,鼓浪屿的音乐文化不断发展,涌现了一批批蜚声中外的音乐家;人均钢琴密度居全国之冠;拥有一百多户的音乐世家及培育音乐新苗的厦门市音乐学校;建成了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厅及“国内唯一、世界一流”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深厚的音乐文化积淀使鼓浪屿享有 “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始于19世纪的对外通商不仅给鼓浪屿带来了宗教的音乐,还带来了浓郁异国情调的西方古典建筑,同时又融入中国的传统情愫和南洋风格,岛上一千多栋风貌建筑,几乎囊括了世界上主要近代建筑样式,使鼓浪屿呈现了“万国建筑博览”的艺术氛围,形成东西方建筑文化交融的华彩乐章。鼓浪屿名人史迹众多,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拥有保存完好大批珍贵的摩崖石刻。鼓浪屿除孕育了殷承宗、陈佐煌、许斐平等音乐名家,还拥有中国现代妇产科医学事业的奠基人林巧稚、中国语文现代化先驱卢戆章、中国现代体育启蒙家马约翰、现代文学大师林语堂、著名的当代朦胧诗女诗人舒婷等众多名家。小岛上基督教、天主教、佛教、道教多元宗教文化并存。
    近年来,厦门市政府积极推进鼓浪屿“公园之岛、文化之岛、休闲之岛”建设,加大投入,不断优化景区旅游环境,强化景区吸引力与核心竞争力,促进了鼓浪屿景区的和谐发展和全面进步。鼓浪屿于2002年被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授予“ISO14000国家示范区”称号,先后被中央文明办、国家建设部和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荣膺《中国国家地理》“中国最美城区”榜首,2006年入选“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2007年跻身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行列。
     生态岛屿初见端倪。按照风景名胜区“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 用”的“十六字”发展方针,厦门市高度重视鼓浪屿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国率先全景区实施ISO14001标准,在全省率先开展建设循环型城区的试点工作,被确定为省级循环经济实验区,《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并逐步实施。目标是要通过在社会与经济活动中树立循环经济理念,借鉴国内外循环经济方面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构建鼓浪屿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体系,从而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将鼓浪屿建成全国第一个“循环型”岛屿。通过鼓浪屿循环经济实验区的规划与建设,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增强鼓浪屿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成功模式。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初步成效:通过在居民社区、岛内单位、各主要景点开展节水、节能、垃圾分类等宣传咨询活动,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建成一批重点示范工程并陆续投入使用,已完成1000多户居民家庭节水马桶的安装和岛上公厕的节水设施改造;利用井水进行绿化浇灌、冲洗马路和景观用水;在环鼓路(轮渡地段)安装27盏太阳能路灯;试验性改造完成2部太阳能电瓶车及1个太阳能宣传廊;建设4个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并进行中水回用,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在居民社区、清洁楼、农贸市场和宾馆酒店等垃圾较为集中的地方,安装8台生活有机垃圾微生物处理机,对生活有机垃圾进行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试验,并在岛内逐步推广。
    历史风貌建筑保护与开发并举。由于鼓浪屿历史上是租界,现存有原美、英等13国领事馆以及大量南洋风格的侨房。多国的建筑技艺和艺术风格在此汇集,形成了中西合璧、古今博采的历史风貌建筑群,是鼓浪屿近代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见证和缩影,为鼓浪屿赢得“万国建筑博览”的称号。市政府深刻认识到风貌建筑是鼓浪屿旅游资源、人文景观和人文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此专门成立了“历史风貌建筑保护办公室”,颁布实施《厦门市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制定《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规划》和修缮设计方案,多渠道总计投入6258万元,本着“修旧如旧” 的原则开展保护性修缮。同时,为更有效地加强风貌建筑的保护和管理,借助社会力量参与风貌建筑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制定《企业或个人领养风貌建筑实施办法》,把42幢可以招商开发和认养的风貌建筑编印成册,面向社会和企业推介,现已开发利用20幢,如殷承宗工作室、中国美术家协会鼓浪屿雕塑艺术港、管风琴博物馆、“海天堂构”风貌建筑展览馆、东方鱼骨艺术馆等。完成对岛上207幢风貌建筑的测绘,为91幢风貌建筑竖立标志牌,开辟“鼓浪屿建筑博览游”专线,让游客既能领略中西历史风貌建筑艺术,还能回眸历史,细细体味一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
    旅游内涵稳步提升。继2000年1月成功引进“国内仅有、世界一流”的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以来,2005年8月又新增琴廊及享誉世界的著名钢琴家许斐平琴室;2005年1月完成了鼓浪屿风琴博物馆首期建设,成为媲美鼓浪屿钢琴博物馆的又一旅游亮点。两馆陈列一百多架世界各国名古钢琴、管风琴、簧片风琴等,洋溢着钢琴、管风琴发展历史的极至魅力,展示了西方音乐文化最珍贵、最神圣的精髓,已成为鼓浪屿新的王牌旅游项目。鼓浪屿中秋博饼民俗馆于2004年建成开放,中秋博饼民俗已名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望入选国家级名录;卢戆章雕塑及拼音之路于2005年春节前举行揭幕仪式,丰富了景区的文化内涵;“四大收藏名家”之一—马未都先生的鼓浪屿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已于2005年落户鼓浪屿菽庄花园眉寿堂;鼓浪屿国际刻字艺术陈列馆也于2006年春节期间开馆;十个音乐艺人的招募和管理方案在2005年元旦后全面实施,定点、定时、专业的表演吸引了大量的游客观赏和参与;十个民间艺人的引进、“音乐之岛”主题雕塑(钢琴雕塑)将结合正在着手实施的龙头路改造项目同步进行;策划推出了鼓浪屿音乐厅“中外名曲天天演”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走进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厅,领略鼓浪屿“音乐之岛”的迷人魅力。
    节庆活动品牌凸显。旅游节庆是吸引和凝聚国内外游客的重要活动,是一个向世人展示旅游地的机遇和舞台,是旅游发展的助力器,对提升旅游品牌、传播旅游目的地形象起着积极的作用。鼓浪屿管委会与中国音乐家协会合作举办的鼓浪屿钢琴节迄今前后运作六年三届,中国音协与鼓浪屿充分发挥其各自优势,“名奖”“名岛”强强联手,提升了奖项的权威性和节庆的知名度,共同演绎音乐盛典,成功打造双赢平台。“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冠名已正式取得中宣部批准,是中国音协唯一参与主办的、取得中宣部批准的国家级别的青少年钢琴比赛,已有部分获奖选手在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崭露头角。一年一届的厦门中秋博饼节、美国音乐周、德国音乐周,同样已形成具影响力的旅游节庆活动。同时还依托舒婷等厦门诗人,成功举办了两届鼓浪屿诗歌节,诗与音乐激情交会,文化潮水激荡金厦海峡,为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事业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旅游配套日趋完善。一是启动街巷改造工程,营造更具鼓浪屿特色的神韵和氛围。参照“上海新天地”模式,鹿礁路改造为历史风貌游览街;街心公园改造成为以“特色风味小吃,旅游工艺品”为主,集休闲、娱乐、购物为一体的商业圈;龙头路规划改造为具有欧式风格的商业步行街,通过橱窗艺术来展示商业特色;中华路将改造为民居特色的旅游街。二是建设夜景工程,充分利用LED展现鼓浪屿的艺术性、文化味、历史感,使老景点焕发新形象。三是在沿海环鼓路、旅游主干道、部分风貌建筑等处精心布置10个钢琴演奏点,使鼓浪屿处处飘扬着琴声,充分展现鼓浪屿“音乐之乡”、“琴岛”的魅力。四是设置雕塑展区,选定23座表现闽南居民生活历史面貌的民俗风情雕塑,作为雕塑展区的首批作品,以展现鼓浪屿的民间文化特点,凸现闽南乡土风情。
    拆迁美化有序推进。依法明确在鼓浪屿风景名胜区内不得新建、改建、扩建破坏景观、污染环境、危害安全、妨碍游览、影响风貌等违反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项目、建筑和设施;对已建的违反鼓浪屿风景名胜区规划的项目、建筑和设施,按法律、法规规定,采取限期治理、改造、迁出或拆除等措施。自2003年开始,鼓浪屿拆迁整治美化工程全面启动,目前已完成首期2.16万平方米的拆迁工作,投入资金7000万元,涉及拆迁户166户,拆迁单位23家,第二期计划拆除面积2万平方米,计划再投入资金7000万元。通过有序推进不和谐建筑的拆迁,进一步突出整体的环境价值和人文风貌特色,使鼓浪屿旅游的核心价值在不断的剥离中更加清晰地显现。
    倘佯在鼓浪屿,宛如置身美丽的画卷,蓝天、碧海、霞光、岛影、幽巷、翠屏,每一个角落都值得品味欣赏,令人流连忘返。鼓浪屿音乐文化与旅游文化、人文景观与自然风光、现代景观与传统建筑的交相辉映,互相融合,大大提升了鼓浪屿形象与品味,使之真正成为海峡西岸的“海上明珠”,成为厦门“现代化港口风景旅游城市”的烫金名片。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世界自然遗产---孙德尔本斯
下一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