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兴古镇 荡漾在心的恬静
龙兴镇位于重庆市渝北区东南部,距重庆市中心区36公里,是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重庆市经济百强镇。
龙兴古镇交通十分发达,210国道、渝长高速公路从东南穿过,北与319国道相连,与周边场镇的公路四通八达,镇内水、电、气、通讯、餐饮、住宿、市场、水陆交通设施齐全,是渝北区首批“三化”达标场镇,场内12条大小街道纵横交错,路面宽敞整洁,道旁绿树成荫,富有都市气息的群众文体广场、现代办公大楼、商业步行街、中心大转盘和高杆路灯、龙湖水上公园、生态园,现代城镇与古镇老街民居、祠堂、寺庙、寨子得到完美的结合,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气息和显著的人文景观特色。
龙兴古镇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有多种形式建筑景观,人才辈出,历代文化名人200多人,古镇保留了许多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身歌、腰鼓、川剧坐唱等。土特产有龙兴豆干、老腊肉。龙兴镇以四周高、中间低的地势结合生活适宜性而建,古建筑高低层叠,布局适宜,结构严谨,镇区空气清新,风光秀丽,有鲜明巴渝特色的人文精神和民俗历史,使古镇具有很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当你漫步走在龙兴古镇那经过岁月磨礰已经不平整而显得凹凸不平的石板街上,你可能体会到还没有经过商业包装和商业文化污染的小镇生活的原生态。人们闲散的生活着,自在而不张扬,打发着悠悠的时间长河。
街是老街,青石砌成,细工铺就;房是旧屋,悬梁挑檩,乌瓦白墙,小镇就让人回味。
不逢场,镇里就幽静、恬淡。临街的铺面依然营业,却少了顾客光顾。没有买卖,人闲,端条凳在门前坐了侃龙门阵,间或就响起爽朗或是隐晦的笑声。有人客走过,龙门阵暂时中断,齐齐将眼光对准了路人,从街的那头迎过来,又在街的这端送走,随即收回眼光,评价路人的像貌神态,估谙路人的来龙去脉,要么延续刚才的话题。
一位上了年纪的剃头匠在两条老街相接的丁字拐处摆开摊子,在另一位同样老者的头上施展他的顶上功夫,动作熟练而轻巧。剪子与头发接触的声音有韵律有节奏的响着,一下一下拨动心灵深处记忆的琴弦。
老中医相邻着铺开地摊,干枯的植物枝杆茎叶的切片散发出浓郁的药香。老中医挽起袖子,对俯卧在条凳上的病人施展着推拿按摩。下颌上的白胡子随着他周而复始的推拿来回抖动。年轮在抖动中增加,岁月在抖动中流逝。
转角有铺面,经营些小面和包子馒头之类的吃食,也兼买些茶水。茶水就招徕了清闲的老茶客,要了盖碗茶,有口无心的饮。要么就凑了四人搓麻将。有人褪掉拖鞋,提了腿将脚放在条凳上,慢慢地抠着脚丫。有人裹了烟叶,塞在经年的苦蒿茎做成的烟杆里,缓缓吸着,火头明灭,轻烟缭绕,周遭就多了呛人的烟草香。
丁字拐老街的一竖用粗大的木柱、木梁、陡拱、木椽及乌黑的泥瓦搭成约四五十米的雨棚,让歇息的人们避了雨的浇淋,避了日的暴晒,享了阴的清凉和风的吹拂。也使陡然暗下来的街道形成一个时间隧道,让游人从新城镇穿越到老街区,走进明清时代。
涞滩古镇 最美古镇的岁月
涞滩古镇其实应该叫涞滩古寨,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距今已200多年。听当地人介绍,从咸丰年间建成后,为了防范太平军入川和李、蓝起义,同治年间涞滩进行了一次浩大的加固维修,建成了环绕着整个古寨的石头砌成的防御设施,直至今天这道石头城墙依然可见其坚固,足以鉴证当年那一段历史。
涞滩寨占地0.25平方公里,四座城门呈十字对称,寨墙全部是半米多长的条石砌成,墙高7 米,宽2.5米,与现代建筑构造形成鲜明对比,别具古味特色。古寨内蒙古自治区还保存着旧时城堡面貌,有狭窄弯曲但尺度适宜的石街小巷,400余间清代民居。
错落有致而是木质结构的小青瓦建筑群,基本上保持了明清时代的原始风貌,古朴典雅,给人以返朴归真步入宁静山乡小镇之感。在小寨门内的街上保存有一个太平池,作消防之用,上面题记为“同治元年”。“三步梯一段狭窄街道,由整体石坝形成,历代足迹踏出一条路槽,是古老的见证。
慢慢的靠近涞滩,远远就能看见古瓮城城门,城门算不上宏伟壮观,但条石冷静与质感仍让人感到这座城墙承载了历史的厚重,让人肃然生出了几分敬佩,古瓮城很有点南京石头城的味道,只不过缩了点水,也没有那份肃穆与霸气的帝王之气,反倒让人更加容易亲近,古瓮城是涞滩寨的一景,尽管当年绵延环抱的古墙城已不复存在,断垣残墙也足以让人体会到历史烙下的痕迹。
进入古瓮城,城中城的设计巧夺天工,当时的涞滩人巧妙地让敌人领会了什么叫瓮中捉鳖,这在当时的防御攻事中算得上上乘之作。踏上青石铺成的小街是最惬意的,宁静的小镇早已没了往日的喧嚣,留下的是一段耐人寻味的往事。纯朴的深滩人静静地守着家园,过着一份与世无争的生活,坐在家门口望着陌生的到访者,眼光中流露出一份平和。
城内的古庙建筑群体,始建于唐,兴盛于宋,重建于清,古镇附近曾有9宫(庵)18庙的传说,是佛教信徒集中的聚点,兴盛之时僧人上千,有庙、张爷庙已成遗址,现在庙内两棵参天古榕和庙门犹存。清代建筑的文昌盛宫,解放后改作完小校地,其主体建筑尚存,其中保存有古戏楼,戏楼平台外栏,木刻浮雕,艺术价值极高,由于多年失修,已成危房。
主庙二佛寺,上殿位于鹫峰山顶,占地面积5181平方米,分三个殿层。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玉皇殿、大雄宝殿(即佛爷正殿)和观音殿。左右分设社仓、禅房等建筑,呈四合院布局,尤其是大雄宝殿,殿堂正中原来的三尊泥塑金身的主佛高五米,栩栩如生,佛光闪烁。两侧泥塑颜身的十八罗汉五光十色,神态各异,活灵活现,让人望而生畏。可惜,文革时期寺内文物惨遭破坏。唯有其大雄宝殿内四根石柱高约十三米,由整条巨石制成,挺拔壮观,让人敬畏,堪称历代建筑一绝,和山门牌坊的石刻浮雕,玲珑精美,是难得的历史文化精品。
二佛寺下殿濒临渠江,位于鹫峰山崖,依山摩岩石刻群雕是涞滩古镇人文景观的集中表现,具有深刻的二佛禅宗文化的艺术内涵,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古代劳动人民的文化艺术结晶,给现代人怀古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寺内摩岩造像之冠。寺内石刻的16罗汉是18罗汉--500罗汉朔象演变的始祖。禅宗六祖造像在全国石刻中是唯一的一组全家合影塑像。
三尊怄佛别开生面,故事离奇;善财童子和飞天龙女雕工细腻,装饰华美。这些文物景观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著名学者丁明夷先生,喻其为一颗埋在地下的明珠;美国艺术史家教授何恩之博士,称其为石刻艺术的宝库。敦煌研究院院长,著名石刻专家段文杰先生题词“涞滩摩崖造像,宋代石刻艺术的精华”,“涞滩罗汉造像,石刻艺术的瑰宝”。
此外,还有众多的其它历史人文景观,明代石牌坊,清代舍利塔林,明清墓群和一些石刻题记和绘炙人口的“二佛八景”,这八景是:鹫峰云深、佛岩仙迹、龙洞清泉、修筑戏石、双塔迎舟、独树东门、经盘霁日、画梁搓波。
小贴士:
行:自驾车走重庆到合川的高速,到合川再向北到龙市,未到龙市前有路口向右去涞滩。全程水泥路面,约90公里,1.5小时。
吃:渠江鱼、土鸡,还可以试试当地的米酒。
住:只有一家“古镇客栈”,10元一人,还算干净。记得上客栈天台看古镇全景。
丰盛古镇 静谧悠远的山寨
丰盛古镇位于巴南区东北部,距重庆市中心解放碑61公里,是巴南、涪陵、南川三市区的交汇处,“一脚踏三县”就生动而客观的阐明了古镇的位置。明末清初始建场镇,曾经是重庆府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驿站。
古镇槽上区域的山势甚为嵯峨险峻,成为进入境内的一道屏障,旧时建有不少山寨,今日可辨的古寨遗址有天平寨、共山寨、老鸦寨、铁瓦寨、关山寨、升平寨等。更引人入胜的是古镇上那斑斓的石板老街。古镇保存较完整的石板街有福寿街、十字街、半边街。古镇老街两侧均为2~3层全木质穿斗结构的店铺。铺后多为青砖黑瓦四合院,其檐额、堂额、门窗等,多饰以戏文故事、鱼虫鸟兽,具有典型的徽派风格,这一特点在重庆众多古镇中是不多见的。所以游览丰盛,一定要细细的走街串户,深入民居才会有收获,当地的老乡异常的好客,在游客随意参观拍照之时还会有茶水奉上,或者是拉游客进堂屋,坐下来慢慢聊述人情旧事。
看点:
位于巴南区丰盛镇东南1.2公里处的三潮水天坑潮泉是一种奇特的自然景观,充满了神奇,三潮水天坑潮泉群在地面上共有4处潮泉点,即三潮水、干洞、龙潭和磨房湾,它们相距约150—300米,都是三潮水地下潮河的天窗。到三潮水天坑可乘车,也可步行,沿途可欣赏炊烟袅袅的农家小院,微风载着泥土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顿感悠闲与轻松。经过短暂的行程,即可到达三潮水天坑。“未见其貌,先闻其声”,站在路边,即可听到轰隆隆的巨响,经过几十步石梯便下到坑底,只见清澈见底的泉水从坑底北端观音庙流出,一直向天坑南端流人地下。根据史料介绍,三潮水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每隔2个小时涨退潮一次,一天可涨退潮12次,每次有三潮,“三潮水”由此而得名。在枯水的季节,涨退潮十分明显,涨潮时,水注满整个坑底,形成一个微型水库,在短短十几分钟后,又消退殆尽,让人感到神秘莫测。
交通:从南坪汽车站有班车直达丰盛,票价20元左右。
龙潭古镇 时光穿梭的石板街
龙谭与龚滩,是酉阳也是重庆保存最好的古镇之一。二者背道而驰,分别居于酉阳县城的东西两端,相距八十多公里,明清时期都是繁华的商贾云集之地,有“货龙谭、钱龚滩”的说法。龙谭是山货集散地,而龚滩则盐商聚集的地方。如果说,龙谭恬静如大家闺秀,那么龚滩则温婉如邻家小妹。或者说,龙谭与龚滩,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龙谭以四合院为主,较为出名的有赵家院子、王家院子、周家院子等,大一点的院子,都有几进几出,再奢侈一点的,则分为前院后院、大院小院甚至还有偏院。站在镇子边新修的一座四层小楼上,层层叠叠的青瓦房尽收眼底。数百年的风雨里,枯叶与落英飘过几许,黑颜与碧苔,又见证了几多岁月的变迁?
龙谭的街道比龚滩显得要宽阔许多,也许是镇中心有个农贸市场的缘故,显得有些零乱。走在街上,有种回到了七十年代末农村集镇的感觉。当时正是正午时分,好多居民都搬了小凳,坐在门口晒太阳,有家刚刚添了宝宝的人家,正在给新生婴儿剃胎毛;两个闲来无事的老大爷,在门口拉着家长;见着生人从我身边怯怯的跑过去的小姑娘,还有溪边嬉戏的小孩子,我用手中的相机将这些画面一一收录。
在龙谭,有幸可参观革命先烈赵世炎的故居。赵家在龙谭为望族,越世炎的故居,保存极完整,因为无人居住,显得清楚,不象镇上其它人家杂乱的样子。
偏岩古镇 石桥竹楼的幽雅
偏岩古镇座落在华蓥山脉西南面的两支余脉之间,地处丘陵,呈东北高、西南低之势,平均海拔为520米,最高达942.9米。因镇北处有一岩壁倾斜高耸,悬空陡峭,故名偏岩镇。这里地处邻水、合川、江北的交通要冲,是旧重庆通往华蓥故道上的一座工商古镇。早在康熙年间就有小店零星分布,后商贾云集,商贸繁荣,名播川陕湖广。
偏岩古镇依山傍水而建,处处透着恬淡之美。虽经数百年的时代变迁,但其街道、建筑、民风、市情仍然保留着昔日古朴、优雅的风貌。小镇沿河筑堤,居民靠堤建屋。堤已古老,石缝里生长出数株黄桷,茎杆扭曲,枝繁叶茂,根须紧贴在堤岸的青石上伸展。屋已陈旧,却依然粉墙黑瓦。与江南水乡相比,一样的枕河人家,一样的临河开窗,略有不同的是虽有临水的后门和石阶,下河却不能登船。
古镇的正街,由长条的青石铺筑,一直沿黑水滩河蜿蜒而去。一路木舍错落,小桥流水,绿树掩映,长达400多米。自古镇中段,一青石板桥横跨小河连接镇外,以桥为界,主街被拦腰分为上、下街。上街当交通要冲,店铺林立,其北端为公众集合之地,现存武庙、禹王庙、戏楼,上、下街尾均构临河半廊接村野,是集交通、交往兼赏景、休闲的好地方。
主街几无梯坎,空间序列依地势起承转合,节点处多为公共活动休闲空间。两旁的店铺鳞次林比,城里早已不用或难得一见的草鞋、麻鞋、麻绳、火钳、火钩、木擂钵、石碓窝,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而农村专用的棕毛蓑衣、竹编斗笠、铁锄钢镰等等更是应有尽有。
店铺建筑多为木竹结构,皆以木斗为骨架,或以木板为墙,或以竹编篱笆糊粉为墙。屋顶多为硬山顶或悬山顶,茨瓦素墙,简陋中透出清新、素朴的气息。有些临街而筑的小楼,底层空间开敞,多为店堂。上层宅楼呈吊脚式楼,悬空依柱而筑,既节省了街道路面,又达到了“让出三尺地,多占一份天”的设计效果。毛前端的花窗与栏杆均雕饰古雅,极富情趣。花窗装饰或为几何纹样.或为花卉、果实图案,一览无余。
站在楼上凭栏远眺,东有石佛寺,西有龙兴寺,南有响水寺,北有天皇寺,远处山光水色,尽收眼底。在老街中部,一幢名为“九合栈”的木造楼宇格外引人注目。它楼高三层,似拔地而起,在古镇房屋中似鹤立鸡群。楼的底层大堂开敞,中有楼梯引向天井般的中堂,中堂前部为回廊楼阁,左右各有扶梯通达上一层楼阁。楼阁花窗与栏杆层层均有木雕装饰,装饰图案精巧别致,华丽富贵。
转过横街,空间高朗开阔,这便是古镇的公众集合之地--禹王庙与戏台。禹王庙为一纵向木穿斗大堂式建筑,灰瓦粉墙,朴素大方。堂内曾供禹王牌位与塑像。禹王宫前是一古色古香的戏台,戏台上层空间开敞,四周梁柱间饰以雕刻精美的古代戏剧图案,戏台下为暗层,专供杂勤之用,节庆之时,周围乡邻与来往客商云集于此,看戏娱乐,热闹非凡。
走到镇外,极目远望,一片乌黑的泥瓦参差错落覆盖着小镇,幢幢木屋砖舍依山分布,重重叠叠,错落有致。一条曲折的黑水滩河紧紧环抱着古镇,缓缓流动的河水清澈见底,在此划道优美的圆弧,奔南而去。整个小镇显得陈旧、古老、清新、洁净、沉着、静谧、温馨、祥和。河岸高大粗壮的黄桶树疏密相间。一圈新老错杂,大小不一、叶色嫩绿的黄桷树,郁郁葱葱,盘根错节,棵棵枝繁叶茂,呈巨大的伞状遮天蔽日,掩映着傍水而筑的民居小舍,间有小石梯与河滩相通,供人们下河取水、浆洗……颇具“小桥流水人家”般的诗情画意。
这里还是当年华蓥山游击队经常活动的地方,你到此游览,便会听到《红岩》一书中“双枪老太婆”的许多动人故事。现在的古镇已成为美术院校师生写生的最佳处。电影电视拍摄民俗民风的外景地,也多次选在古镇上。如今,偏岩古镇每年接待游人达数万人次。
古镇历史
偏岩古镇清代属江北厅礼里六甲,始建于康熙十年(1655年),在清代称“接龙场”。乾隆二十年(1755年),接龙场开场,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始在此建场为镇。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清政府设仁、义、礼3里对场镇进行管辖,接龙场系礼里六甲。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改接龙场为偏岩场。民国十八年(1929年)置偏岩镇,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镇置乡,1955年改置偏岩区,1956年复置乡。1994年复置偏岩镇,1995年区划调整,由渝北区划入北碚区。2002年4月被命名为首批“重庆市历史文化名镇”。
古镇特色
偏岩古镇上的建筑反映了“天地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它依山傍水,阴阳迭分。它负阴抱阳,座东朝西,黑水滩河环抱古镇,呈天然“太极”。它东西方山川奇异,中部清溪缓流,优美的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巧妙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和谐多趣。
古镇规划布局严谨,清幽。民舍、庭院、街巷、出口、入口、礼制中心、文化中心皆布局严谨,功能分区,此呼彼应。
古镇上的建筑类型十分丰富。民居、铺面、书院、庙宇书楼戏楼等建筑一应俱全。
古镇的建筑风格恢宏与朴素并存。民居、铺面多为朴素、简洁格调,而庙宇、戏台则体现着大气豪迈的建筑风格。
古镇景致
武庙:武庙位于古镇上场场口东侧,于乾隆初年修建,大殿面积约400余平方米,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整个建筑恢宏大气,蔚为壮观。门外匾额高悬,上书“日在天中”四个大字,字迹遒劲俊逸。大殿正中,木塑关羽身像,高约丈余,身着铠甲,红面美髯,关平周仓分立左右;左供张飞塑像,手执蛇矛,盔甲加身,眉须皆立,透出勇猛之气;右供“正江王爷”(杨戟,亦称“二郎神”)神像,全幅披挂,骑在猛龙背脊,左手擒龙角,右手举鲜花利斧,作势欲砍。三尊塑像工艺精湛,入刀无不至细微,纤毫毕现,栩栩如生。大殿左侧为钟鼓楼,原有大钟大鼓,大铁钟高约1.6米,底径1.5米,腰径0.9米;大鼓直径约1.8米。右侧为“正官宁”,系客人休息,小聚处所。
灵官庙:武庙门前为一六角楼,共六层,与武庙齐高,称为“灵官庙”,内供灵官菩萨,高约丈余,周身镀金,眉须皆红,凶神恶煞,手执鞭子,作势欲打。武庙左右各有书楼引向对面戏台。
九台栈:楼高三层,底层大堂开敞,中有楼梯引向天井般的中堂,中堂前部为回廊楼阁,左右各有扶梯通达上层楼阁。楼阁花窗与栏杆层层均有木雕装饰,装饰图案精巧别致,华丽富贵。
书楼戏楼:系武庙同期所建。书楼为长廊式建筑,分上下两层,上层与戏台齐平,花窗栏杆均有木雕装饰,顶部檐子有以戏剧场景为图的雕饰,千姿百态、精巧别致。正中挂有牌匾,上书“古月楼”三个大字,书楼上层为官绅名流看戏品茶之处,平民百姓则汇聚底层院坝。戏楼原名“万年台”,与武庙遥相呼应,青瓦盖顶,檐顶起翘、举折,四根顶梁大柱呈梯形排列,体现热烈、高亢、恢宏、大气的建筑风格。戏楼分两层,上层空间开敞,四周梁柱间饰以雕刻精美的瑞霭祥云、人物花草;下层为暗层,供化妆、更衣、勤杂之用。
禹王庙:禹王庙为一纵向木穿斗大堂式建筑,与武庙钟鼓楼相邻而建,红柱粉墙,朴素大方。大堂正中,立有禹王神像,头戴皇冠,身穿龙袍,真人大小,静穆如生。数十尊神像,排列左右,皆是《封神榜》中人物,神态各异,威风凛凛。禹王庙建筑年代较武庙晚二十余,其建筑、雕塑毫不逊色,风格自成。
黄桷古树:古镇黄桷树体现多、粗、树龄长的特点。上200年树龄以上的大树就有20余棵,树干起伏凹凸,枝条呈伞状遮天敝日,在大树包容下的古镇间或露出房檐楼阁,构成一幅绝妙画卷。位于古镇村头的一株古树已有500多岁了,粗大的树干要4个人合抱才能勉强抱拢,当地人把它称为“黄桷树”。据说村里其它的黄桷树都是用它的树干插成的,它们都是它的孩子,所以这么多年来它一直守护着这片土地。还有最具特色的下场桥亭处的“夫妻树”,也称“鸳鸯树”、“相思树”,两棵古树隔河相对,其根凌空伸出,跨河缠绕,上面托起一座石板桥,枝条相互穿插,状若情侣拥抱缠绵,应了“愿为连理枝”、“化为相思树”之说。而石板桥下面,还整齐地摆放着一根根粗细均匀的木头,这些木头的作用也是偏岩古镇留给人们的谜结之一。
黑水滩河:古名亭溪,源出大华蓥山宝顶南坡,沿古镇自北向南流过,镇境段长9公里,因以前上流有祼露煤岩,细煤块被冲入河内与沙石相杂,河滩显黑而得名。河水清澈,鱼虾可辨,波光粼粼,薄雾缥缈,沿河可远观山川秀色,近览田园风光,身心俱回自然。
铁匠铺:古镇有一陈姓铁匠铺,秉承了传统的治铁技术,技术代代相传,采用烧煤炼铁、风箱鼓风、锒头锤打技术,女子抡大锤,男子负责打磨,手工打铁声音时缓时疾,韵律感强,宛如打击乐器所发节奏,极为动听,常引得过往游客驻足观看。
水车:亦称“筒车”,竹制而成,以水为动力冲筒车旋转,上系竹筒,将水汲至高处,供灌田、人畜饮水之用。水车顺水流转,为古镇增添了动态风景。
塔坪寺:为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1146年),至今已有830余年的历史。寺庙占地50000平万米,为整体四合院建筑,是集寺、塔、坊、表为一体的建筑群体,也是我国中原地区自唐以后失传的以塔为中心的建筑实物。
“十字”歌决:民间还有“十字”歌决吟唱古镇,清淡地勾画出了古镇轮廓,其人文、自然景观从中可见一斑:一条困牛(地形呈困牛形),两座古刹(武庙、禹王庙),三处圣地(三圣公、罗善堂、万寿宫),四寺绕周围(东有石佛寺、西有隆兴寺、南有响水寺、北有天皇寺),五贾在市(同阴公、翠升恒、庆昌祥、四积风、上官店五家大商号),六(绿)潭幽深(沿河六个绿潭,平均水深三米余),七部水车转(沿街河边七部水车),八曲黑水滩(境内黑水滩河蜿蜒曲折,有八道弯),九门保安康(有九道门出入古镇),十(石)狮丈二高(下场槐阴桥东桥有一石狮,高一丈二尺)。
旅游提示
行:自驾车由重庆经北碚、柳荫到偏岩,约1.5小时。乘车由重庆或北碚搭去金刀峡的车,中途在偏岩下。或乘去柳荫的车,下车后花8元租车到偏岩。
住:古镇里有农家乐,但不太干净。建议住到古镇外的“金湖宾馆”,50元的标间,便宜干净。
吃:镇上有一间“王豆花”的豆花很是出名,当我慕名而去时,却说已经卖完,想来应该不错。
玩:觉得在河边的石桥下坐坐是件很惬意的事情。另外这里离重庆的金刀峡风景区很近,有时间可以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