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留学 > 留学动态

留法博士俞国申:读博士其实是被“逼上梁山”的

www.sinoca.com 2010-03-23  神州学人


  俞国申:2003年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本科毕业,同年入选中法巴黎高科9+9项目赴法国巴黎就读研究生。2009年9月起,俞国申任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电子工程系博士后研究员,合作老师为国际著名学者、美国工业和应用数学学会图像科学杂志(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主编Guillermo Sapiro教授。

  在法国的6年中,他接受到了法国理工科最顶尖学校的教育,有幸和两位世界一流的大师一起工作了3年,并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作了一学期的交流。本文作者特邀请俞国申谈一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特别是他对博士教育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给有志于去海外留学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同时也和海外学子们分享一些经验。

  郑坂(巴黎高科中法友好协会副主席,以下简称郑):去海外留学的同学中很大一部分都会考虑攻读博士学位。你在法国博士毕业不久,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我们这次采访就围绕博士教育的问题展开。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在你看来,读博士有哪些目的呢,可以给博士生带来哪些收获呢?

  俞国申(以下简称俞):读博士当然有很多收获了。我觉得我个人最重要的收获是读博士的经历帮助我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读博士,就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注:在法国通常是硕士结束以后三年),相对独立地去解决一个比较完整的问题。本科和硕士教育多半是在书本上的。老师上课教授知识,自己回家复习并完成作业,考试的时候通过答题检验自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读博士则完全是另一番天地。通常是从零开始,从选题,探索方法,做实验到结果分析,都没有现成的书本章节可循,都要靠自己摸索。因此是个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

  首先选题是重要的第一步。一开始导师或许连题目也没有,或许有一个方向,但通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很大的演变。如果题目方向没选好,比如高度不够,后面几年的工作可能都会受到局限。当然选题主要是导师的责任了,因为学生在博士初期的视野通常是很有限的。题目选好了,就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书本上自然没有现成的答案。想要解决问题,闭门造车是不行的。要集思广益,所以要看资料读论文。论文网上有这么多,想要都看就算不吃饭时间也不够用。那就要有重点,选择重要的文章看,重要的段落读。在借鉴别人方法,感叹别人论文精彩的同时,自己的思维也不能被禁锢了。人家的论文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所以还要思考自己的问题,探索自己的方法。要解决问题,好像有很多地方可以下手。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就要分清主次,抓主要矛盾。有一点想法,就可以动手做实验了。一开始实验总是失败的。根据现象,排查线索,找到实验失败的原因,本身就是很大的进步。知道为什么失败了,就有机会再想别的方法。然后再实验,再失败,再实验…在这个周而复始的过程中,自己可以获得很大的提高,题目本身或许也悄然发生了改变。有勇气不断地思考,最后总能成功地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了,就要动手写论文,争取发表出来对科学有所贡献。把三年的工作总结在若干页纸上,或是在学术会议自己有限的20分钟里作发言,并且还要让同行能看懂、能听懂,而且喜欢看、喜欢听,也培养了总结概括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技巧。

  郑:这个从定义问题或是遭遇问题,到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时常能碰到的。

  俞:我们在工作以及生活中都不断经历这个过程,只是问题的范畴不同罢了。读博士期间有三年时间不用为生计奔波,可以静下心来思考,总结出来的经验和培养出来的能力在今后五十年的工作与生活中也同样适用。这是我体会读博士最根本的收益。

  郑:你说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局限于某一门专业,在哲学上来说应该说是方法论层面上的。专业方面,通常大家都认为博士一定是专家了。你对读博士在专业上的收获怎么看呢?

  俞:是啊,高等教育像个金字塔,越到高处参与的人越少。但是专业划分却像一颗大树,越靠近树梢树枝就越多,分叉就分的越细。读博士的时候专业领域就相对就比较窄,研究得就比较深了。所以博士毕业,应该要成为所在领域里的专家。如果不读博士,在三年中坚持不懈地在某个领域中琢磨的人大概不会很多。所以只要读博士期间努力工作,博士毕业自然就成为了所在领域里的专家。这里专家主要是指对专业领域在世界范围内最新的发展了如指掌,有自己的见解,并有一定的贡献,尽管这个贡献可能很小。

  郑:听你这么一说,成为专家对博士生来说好像是顺利成章的事。

  俞:对。

  郑:但是读博士、搞科研,给人感觉总是有挑战的。那挑战是什么呢?

  俞:创新,更主要是有价值的创新。我刚才说一个博士生对科学的贡献可能很小。读博士期间对科学贡献很小是很正常的。研究科学讲究的是创新,就是说工作有originality 或是 innovation。 读博士的目标自然也是创新。每个博士一定都有创新。原因很简单,因为每个博士生的课题不同,博士生本人的背景不同,导师的背景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只要不是拷贝别人的成果,要做出和别人一模一样的工作可能性比中六合彩还要低。所以创新并不难。难的是对同行有意义、有影响的创新。通过博士期间的训练,博士生自己一定都有很大的提高,这就很好了。世界上每天有很多博士毕业。但是客观看来,在博士期间能对科学进步有重大贡献的博士生虽然有, 但是凤毛麟角。比如我的导师Stéphane Mallat就是极少数例子之一,由于读博士期间他对小波理论的重要贡献,博士一毕业就成名了。36岁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大会报告,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在世界范围内计算机及工程领域论文被引用数最多。做大的贡献很困难,但并不是说不要去争取。如果不争取,那做出贡献的可能性就是零了。要努力争取创新,但是不要苛求创新,更不要恐惧创新。

  读博士期间关心专业领域内学术界最新的发展是很重要的。进一步讲,了解同行最新的成果是自己创新的基本前提条件。学习别人高水平的工作,可以知道什么是新的,哪些思想可以借鉴。多看些别人创新的工作,慢慢的也习惯了创新的模式,潜移默化之间自己也开始创新了。退一步说,和大部分博士生一样在毕业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创新是很有限的,但是也没有关系,在读博士的过程中了解掌握了专业领域最新的发展,也已经成为专家了。好比去了一趟武林,虽然上不了华山论剑,但起码也听说过东邪西毒,知道什么是蛤蟆功,也不枉此行。如果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直处于井底观天、盲人摸象的状态,那就可惜了。

  郑:前面你提到搞科研所处专业领域通常比较狭窄的问题。我联想到中科院一位院士演讲的时候经常说:“院士院士在自己的院子里是院士,出了院子就不是了”。这一点你怎么看?

  俞:我很同意这位院士的说法。我想博士毕业比较理想的情况是不光变成自己所在领域的专家,同时也成为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内行。也就是说走出自己的院子,进了隔壁院子的时候,也不能两眼一抹黑,最好也要能轻车熟路。

  内行没有专家的要求那么高。成为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内行,而不只是某一方向的专家,对将来的发展很有帮助,但是要留心才能做到。博士期间的研究课题通常分得很细了。比如说我研究的是应用数学下面的信号处理分支中的图像处理里面的某一类方法,并应用于某一类问题。如果三年博士毕业只知道自己所在的领域的一小块,那视野就窄了些。我刚开始读博士的时候,一位刚毕业并且很有成就的师兄就提醒我在博士期间要注意把自己的眼光放广一些。感觉他的话很有道理,我就特别注意了。博士第一学期每周特地去高等师范学校(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听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师的课,讲的也是图像处理,但是和我做的方法不同。后来和那位老师渐渐熟悉了,一起做了一个课题,算是成为他的一个不入室弟子。这份合作不光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同时也开阔了我对自己博士课题的思路。我的导师知道了也很高兴,赞成我在有余力的情况下去和不同学派的老师合作。那份额外的课题在某种程度上也给他带来了新的思路,所以皆大欢喜。总之留心花些时间去了解相关的领域,不会是很大的负担,而且会有额外的收获。但是不留心这样的机会也就遛走了。

  郑:看来读博士确实能有不少收获。也祝贺你取得了这些收获。你在读博士之前,接受了法国精英的工程师教育,找份好工作应该不成问题。

  俞:是的。当时先后有两份不错的工作机会。

  郑:那你为什么要选择继续学习,攻读博士,而不是参加工作呢?这个选择相信不少同学也都碰到过。

  俞:是否要读博士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人压根儿就从来也没有想过读博士,认为读博士对自己不会有所帮助,或者认为自己不适合读博士。选择读博士的人,理由可能也各不相同。可能是出于个人对专业的爱好,希望能有更高层次的深造,可能是专业的要求,比如学纯数学的同学大多都会选择攻读博士,可能是出于职业规划,比如想在高校任教,可能是受家庭影响,比如祖上三代都是博士,也可能是在金融危机的阴影下找工作一时不如意而改读博士,更可能由于某些因素的综合。

  我自己一向就不排斥读博士,认为读博士可以成为自己一个不错的选项。但是最终导致下定决心去读博士,和在法国工程师学校最后一年的实习经历分不开。

  郑:要求学生去企业做长实习是法国工程师教育的一个特点。这段经历和你读博士有什么联系呢?

  俞:我第一份半年的实习是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欧洲最大的半导体公司。所在的实验室是该公司高级研发部门最大的一个实验室,在意大利米兰郊区。当时我在法国已经接受了将近一年的图像处理专业的工程师教育。公司里的同事都是很有经验的工程师,大都是从意大利最好的工程师学校Politecnico di Milano毕业的。这个学校要求相当严格,学生接受理工科的训练,通常都要六、七年才能毕业,得到的工程师文凭大致相当于国内的硕士。刚去的时候发现周围每个同事水平都比我高很多。但是经过自己补习,几个月过去之后感觉就明显有了变化。渐渐地感觉到和同事们的差距主要是在经验层面上的,并且这个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缩小,而在根本的研究和理解能力上面觉得自己并不在他们之下。

  郑:第一个实习看起来很顺利了,后来呢?

  俞:从意大利归来,专业上自我感觉良好,开始了第二个实习。第二个实习回到了巴黎,在一家start up公司,由一位学术界很有名望的Mallat教授(注:Mallat教授后来成为俞国申的博士导师)和他3个毕业不久的博士一起创办的,当时公司还在学校里面孵化。报名去这个公司做实习,也就是冲着这位教授的名头去的。在国内就听说过这个名字,能见到他或是和他一起工作还是很吸引人的。公司当时一共6个员工,其中四个是公司创始人,包括一个大老板、三个小老板,加上两个工程师,另外还有包括我在内的两个实习生。到这个公司实习的第一个礼拜,就受到很大的刺激,因为发现4个老板---教授当然不用说了,主要指的是其他3个小老板---每个人在专业上都比我强太多了,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在科研的大方向上,自己完全没有能力和他们讨论,只能被动地接受他们的想法。感觉好比他们的科技已经到21世纪了,而我还停留在新石器时代。幸运的是实习进展总体来说还是很顺利的。自己额外花功夫恶补了不少东西,渐渐的能大致听懂他们的想法。动手做实验碰到具体问题也能和他们展开有意义的讨论,而且项目进展得也很好。因此后来相互都很满意,实习还在他们一再要求下延长了两次,双方建立了良好的互信。但是直到8个月实习结束,专业上和他们的差距缩小得很有限,还是不能望其项背。原因我只能归结为一点:他们在专业上接受过博士训练,而我还没有。要弥补这个差距,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也读个博士。

  郑:哦,你最后是确实感到有迫切的需要,被“逼上梁山”的。

  俞:呵呵,是啊,可以这么说吧。

  郑:那你说的工作机会和这段实习经历有关吗?放弃不觉得可惜吗?

  俞:是的,两个工作机会就是和这两个实习相连的,两边前后都希望我留下来工作。尽管如此,我读博士的决定还是受到了前后两个公司的老板的支持,这点我很感激。对第一个公司的老板说我想读博士因而不能接受工作,开始还感觉有些战战兢兢怕言语不当,所以当时选择了通过写Email而不是交谈的方式。他回信说一点也不生气,反而很高兴,说自己如果年轻十年也会做同样的选择,让我非常感动。第二个公司的一个小老板好几次和我谈让我留下来工作,我告诉他我的决定后他也表示理解,还私下告诉我大老板Mallat教授自己不会来动员我,因为他不想影响我做决定。

  关于放弃这些工作机会,虽然有点可惜,但是这个选择当时倒不困难。除了觉得专业上有需要继续深造之外,还有一个简单而明确的信念,就是觉得当时能胜任的工作,读了博士以后一定也能胜任,而且能做得更好。所以放弃那些工作就不觉得可惜了。

  郑:决定读博士以后,接下去的问题就是选学校,选导师了。关于学校和导师的选择你怎么看?两者重要程度有没有先后呢?

  俞:读博士选择学校和导师,我的体会是两者都重要。导师对自己的影响是“实”的,是直接的,学校的影响更大程度上是“虚”的,是间接的。如果鱼与熊掌只能选其一,我选择导师。

  读博士期间和自己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导师,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好几年。而且从导师身上学到的不只是专业技能,潜移默化之中也被导师为人处事之道所感染,所谓近朱者赤。所以在选择导师的时候多做些调查是很值得的。选择导师有几个依据可以参考。首先当然是导师在专业上的修养。这一点相对容易考察,可以通过一些客观数据,比如发表论文的数量,引用次数等等,还可以向其他熟悉的老师打听。同样重要的是要了解导师带学生的习惯。不同的导师习惯可能大相径庭。有的导师是手把手带徒弟似的,经常花大量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工作。我的导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更多的导师是定期,通常是一个礼拜,和学生讨论一次工作,平时留更多时间让学生自己思考。还有极少数的导师和学生交流非常少。我们系原来有位博士生,半年也见不到导师一次。这些情况只能侧面打听了,比如调查一下老师现有学生的数量,问问老师原先带过的学生,看看老师的习惯和自己的期望是否一致。还有就是老师的人格作风等主观上的特质。和一个大度、善意、习惯替人着想、开明、又幽默的导师一起工作三年,是很愉快的。

  郑:导师就是师傅,拜怎么样的师傅确实很重要。那学校呢?你在不少非常好的学校学习过,学校方面你有哪些体会呢?

  俞:读博士期间听课比较少,在法国几乎不用听课,所以学校对博士生的直接影响比较小。而这种影响更主要的是处于荣誉层面上的。哈佛、麻省理工地球人都知道,拿着这些学校的文凭,再加上有真才实学,找工作,特别是第一份工作,通常更有利一些。当然学校对博士生实质的影响也是有的,那就是学校的资源。好的学校通常拥有更多的资源。比较我读博士以后去过的几所学校,资源就各有所长。我读博士的母校是巴黎综合理工大学(Ecole Polytechnique),在法国不会有什么争议是当然第一的学校。2005年温家宝总理访问法国在综合理工演讲的时候说综合理工是法兰西的骄傲,一点也没有夸张。这个学校给我带来的好处是哪些呢?学校有不错的图书馆,找不到的资料图书馆会去别的地方借;实验室办公条件不错,打印复印都很方便;学校提供的宿舍距离办公室步行一分半钟,每天不用在路上花时间,晚上可以工作到很晚回家,中午累了还可以回去睡午觉;学校体育设施齐全,我可以每天在晚饭前游泳半小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学校里有不少好朋友。声誉方面,综合理工的牌子在法国很好用,但是离开法国通用性就差了一点。主要是因为学校规模比较小,一届只有500个学生。而世界大学排名评价的是总体实力,所以排名老上不去。2008年导师送我去麻省理工访问了四个月。那儿给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各式各样的讲座之丰富,密度之高,还有讲座前点心饮料水果之丰盛。麻省理工是世界知名的学府,想去那儿宣讲的人自然络绎不绝。我在短短的四个月之间,听过的讲座根据主讲人分一下类,商界精英有Intel, IBM的总裁,Microsoft, Google的高管,政界的有麻省州长,两位联邦参议员,学术界的自然不用说了,娱乐界的还有李连杰。听这些讲座很开阔视野,但这种资源世界上恐怕也只有极少数的学校才拥有。现在我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作博士后研究员。明尼苏达大学就很少有这些重量级的人物来演讲。但是合作导师在业界很有影响,算是美国图像界当前的几个领军人物之一,经常请人来做专业上的讲座,所以专业上的信息流通得就特别快。

  郑:决定读博士,选择了学校和导师,博士生就该开学了。典型的博士生活是怎样的,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还有博士生的经济来源怎么样呢?

  俞:博士生的生活挺简单的,时间上自由度很大。主要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做研究,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和导师交流。在法国读博士很少要求听课,将来想做老师的还可以去给本科生或是硕士生上一些小课,或是指导一些课程项目。一年里参加几次学术会议,介绍自己的成果,了解同行们的科研进展。

  博士奖学金在法国通常是1500到2000欧元一个月,净收入。不太奢侈的博士生一般都够用了吧。

  郑:在此次访谈结束之前,关于读博士的体会你还有什么能和大家分享的?

  俞:读博士很大的一个好处,我之前还没讲到,就是有机会出去旅游,也就是说参加学术会议,而且不用自己掏腰包。学术会议通常在景色优美的地方举办。说我的例子吧。博士第一年我去了夏威夷,第二年去了波士顿麻省理工访问了4个月,第三年去了佛罗里达,然后再去了宝岛台湾,并且顺道回了趟上海。读硕士的时候都是自费旅游的,住的是青年旅馆,吃的是麦当劳,而且都在欧洲转悠。读了博士就改公派了,去了地球的对面,住的是四星或是五星。喜欢旅游的朋友,在考虑是否读博士的时候,这一点千万不能忽略了。当然,博士毕业了最后还发一张PhD文凭,客观上是一个在国际上广受承认的资质。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留学加拿大:读研究型大学难度大 曲线救国也无妨
下一篇:加拿大大学最新报告:种族歧视 还在校园中蔓延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