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图揭在美华人的真实生活:虽艰难却乐在其中(组图)

www.sinoca.com 2016-06-24  


  既然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进入名牌公立学校的机会,老陈两口子自然要全力配合,不拖后腿。由于拉丁学校属于波士顿市属公校,要求入读学生必须家住市区,这就给在西郊工作并供着大房子的老陈出了一大难题。

  大多数人会把房子卖了,然后在市属的西洛克斯百利(West Roxbury)区重新买房,那里房价还算可以承受,并且紧挨I-95高速公路,交通便利,但缺点是离学校较远,治安较差。再说现在房市不好,他们也不愿低价将房子脱手。

  或者将霍普金顿的房子出租,在没有房贷供款的压力下,在离学校近的布鲁克林(Brookline)区或奥斯顿(Allston)区租一套小房子或联排别墅。但老陈夫妇又心疼自己刚刚装修完、整洁漂亮的家,觉得若给陌生人住个几年,这房子肯定就没法住了。

  如此犹豫来犹豫去,眼看着暑假行结束,转眼就是开学的时间了。老陈夫妇顾不上许多,赶紧在Brookline租了一套两居室的公寓,到宜家购置了简单的家具,就搬了进去。公寓挺旧,两间房间一大一小,老陈夫妇自己住小间,两个女儿一人一张小床、一张书桌住在大间。老陈自己在客厅一角留了个办公区,太太就在小房间里看书上网,总而言之,用老陈的话来说,就是“很挤”,有点“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感觉。

  但这已是老陈家庭开销的上限了。霍普金顿的房子还在供,每月各项开销加起来要两千出头,布鲁克林的公寓虽旧虽小,每月租金也得一千八,此外老陈夫妇现在上班路远,来回汽油费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还有家庭日常花销,吃饭添衣,女儿的才艺课程,一年至少一次的远途旅行……老陈感觉到了中年危机,尤其是在当前经济危机的形势下,因而两口子更加卖力的工作。

  美国摄影师Thomas Holton有一半的中国血统,他的母亲是中国人,父亲是美国人。但这种血缘关系对他来说非常陌生,直到2003年,他决定完成一个关于移民与文化渊源的纪实摄影项目,拍摄一家住在纽约中国城的中国人,这才开始真正接触中国文化。从2004年起,他开始拍摄一家住在中国城律路街、Lams(林)姓的华裔家庭,逐年跟踪,一直至今。他的镜头伴随着这个三代蜗居在30多平方米房子里的家庭的挣扎,伴随着孩子们的长大。图为2004年,妈妈Shirley正在准备晚饭,她的三个孩子(左起为Michael、Franklin和Cindy)就在厨房内放着的浴盆里洗澡。

  2003年,当摄影师Thomas第一次来到美籍华人Lams在曼哈顿Ludlow街的家时,他震惊了。Thomas不知道这个有着三个孩子、一对父母和其他亲友的家庭是如何在32.5平方米的房子内生活的。他们的浴盆放在厨房,衣服就挂在饭桌上。但屋内温暖、乐观,甚至是有点乱糟糟的气氛,一下子就让 Thomas入迷了。图为2004年,吃晚餐前,在拥挤的环境中来张全家福,看看每人的脸上依旧带着微笑。

  起初,引起摄影师兴趣的,是这个斗室中类似俄罗斯方块的家具摆放方式,以及这家人的日常起居。当时男主人Steven Lam在一家进出口公司工作,女主人Shirley则是全职主妇。后来,Thomas与这家人变得熟悉起来,Shirley可以放心让他帮忙去学校接孩子。Thomas前往香港和中国大陆时,拜访过林家人的亲戚。Thomas结婚的时候,Cindy担任了花童。图为2003年,摄影师Thomas第一次见到林家人,三个孩子给他看自己的护照照片,因为他们正计划去香港。

  2004年,林家人在公寓大楼的屋顶晾晒衣物。

  2004年,一边处理猪肉一边看电视的女主人Shirley。

  2005年,父亲Steven Lam和他的两个儿子。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英国脱欧公投初步结果 脱欧领先且优势在扩大(图)
下一篇:女艺术家让人摸私处促欧洲和谐 却栽在英国(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