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一季度GDP同比扩张7.9%,超过彭博7.5%的市场预期。
英媒称,1-3月当季,印度可能仍保持着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大型经济体地位,担任印度总理刚超过两年的莫迪有了更多可以庆祝的资本。
莫迪上台后承诺恢复印度经济,尽管民间投资稀少、出口下滑,他的政策仍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胀下滑和利率走低提振了消费者需求。
路透调查的经济学家预计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印度GDP同比增长7.5%,优于上一个季度的7.3%。
“在全球放缓的环境下,7.5%的增长有潜力继续上升,”财政部长亚特力(Arun Jaitley)上周表示。
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称,由于出口拉动的希望不大,印度保持经济上行将需要民间投资的恢复。
“鉴于外部需求可能继续疲软,保持增长势头需要国内民间投资持续好转,”穆迪的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
印度经济会不会崛起?其次,如果印度经济崛起,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再次,如果印度经济崛起,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近期网络上一篇题为“不要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广为流传,一时间成为国内舆论关注的焦点。这篇文章讨论的话题是华为公司因为生产成本高而将部分板块从深圳 迁移到东莞。与此同时还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尽管国内媒体报道较少,但在国外商业界却引起了轰动——今年5月,苹果公司CEO库克访问印度,宣布在班加罗 尔建立iOS应用设计和开发加速器,并表示考虑未来将全部生产线搬至印度;另外,苹果公司及其代工厂商富士康已经达成意向,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购买 1200公顷土地投资100亿美元建立工厂,用于制造iPhone手机。有报道称,富士康计划在2020年之前在印度建立10到12家工厂。
这两件事情背后有着相似的逻辑,那就是,随着生产成本的相对变化,企业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地区或国家迁移,从而改变原有的商业版图。如果说华为从深圳搬迁 至东莞只是省内、国内迁移,不影响中国经济整体竞争力的话,那么苹果和富士康向印度的迁移则不得不引起重视。事实上,苹果和富士康绝非个例,包括三星、 IBM、通用电气等公司在内的一大批国际先进企业以及中兴、TCL、金立、Vivo等国内企业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了印度经济潜在的巨大机会,开始抢先布局。
当提起印度经济的崛起,在中国往往能听到两种对比鲜明的观点:一方对此不以为然,认为印度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加之种姓制度、基础设施落后、文 盲率高等障碍,不可能对中国形成挑战。许多去过印度旅行的中国人对印度脏乱差的卫生环境印象深刻,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对所谓的印度崛起嗤之以鼻。而另 一方则认为,印度是一个规模巨大的市场,语言和制度上更容易被西方主流社会接纳,正因为其起点低,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更显著,因而认为印度经济近年来 的快速增长已经对中国形成了威胁,将成为“下一个中国”。如果将前一种观点比作“印度斜视症”的话,后一种观点则可以称作是“印度崛起焦虑症”。
那么,如果印度经济崛起,中国准备好了?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们将其拆分为如下三个子问题进行分析:首先,印度经济会不会崛起;其次,如果印度经济崛起,对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再次,如果印度经济崛起,那么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首先来看第一个子问题,印度经济会不会崛起?
过去几年间印度经济增速呈加快趋势,2013年到2015年的实际GDP增速分别为6.9%、7.3%和7.5%。IMF预测,2016年和2017年 印度经济仍将保持7.5%的增速。与此同时,中国经济增速则从10%之上下滑到了2015年的6.9%。在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表现低迷、增长乏力的情况 下,印度成为世界经济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一些迹象似乎表明,印度经济将起飞。有学者认为,印度将复制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成功经历。
支持印度经济会成功的理由通常在于以下五点:第一,印度劳动力成本较低,且人口结构相对年轻,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第二,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相比,印度 的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发展经济的动力较足。当前执政的莫迪政府高调启动了“印度制造”计划,并提出要把印度打造成21世纪全球制造的中心。国际社会也倾向 于认为莫迪政府是一个由改革魄力、致力于推动印度经济快速发展的政府。第三,印度地理位置优越,易于发展海洋贸易。并且印度在历史上曾长期是英国殖民地, 在语言和制度上与西方主流更相容,更容易被国际社会接纳。第四,印度在服务外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且培养了大批国际化的信息技术人才。第五,相比于中 国,印度距离“增长前沿”更远,因而经济增长的潜力更大。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