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林人尼古拉和侄子
加拿大北极地区的浮冰融化
汽油桶边玩耍的儿童
春天已经到来,北纬89度却还没有一丝一毫冰雪融化的迹象。它们依然扎实,现出青色,时间仿佛因为极昼变得温和而绵长。
覆盖着白雪的地球屋顶缩成余敬中手中的地图,蓝色的海洋与白色的陆地呈现在这位纪录片总导演的面前。地图已经褶皱,但在《北极,北极!》纪录片里,一切还都那么鲜活。
这部历时3年拍摄的8集纪录片刚刚在中央电视台播完,画面从极昼到极夜,从零下40多摄氏度到零上30多摄氏度,从北极点到北极圈覆盖的所有国家。
镜头里,因纽特喉歌响起,这是女人之间的竞技。两个女子面对着面,模拟日常生活的声音和大自然的声音。但这种动人的声响很快就被机器的轰鸣覆盖,随着北极资源的开发,钱币掉进口袋的声音成为主旋律。
争夺北极地下财富的发令枪已经响起,新的机会浮出水面,但另一些东西将永远沉入海底。高纬度的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岛屿,每年冰川融化量达到2150亿吨,相当于地球上每个人每小时流失3公升水。
蓝色星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气候变化都会在北极双倍放大,反之亦然。
“北极看似很遥远,但其实很近”
在巴尼欧大本营签完生死协议,摄制组人员登上了飞往北极点的飞机。
他们呼出的气很快变成霜挂在帽檐上,长头发的姑娘成了“白发魔女”,男人的胡子眉毛上也都挂着冰溜子。
“一张嘴,风吹过来,像电钻钻牙齿一样疼,是疼,不是冷。”导演助理薛诗怡回忆当时的情景。零下35摄氏度,没有任何挡风的建筑和树木,他们穿着三层的鞋,长及膝盖,最外一层皮,中间一层毡,里面一层毛。鞋里再穿两层袜子,外层羊毛袜,里面一双厚棉袜。三四个暖宝宝贴在摄像机上,但在回去的路上,机器还是黑屏了。
寒冷挡不住人们的兴奋。
“我们希望通过这个片子,让更多人了解北极,关心北极,”总导演余敬中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然后告诉大家,北极看似很遥远,但其实很近。”
每年,有500多位游客能到北极点旅游,其中一半是中国人。这是一段110公里的航程,从北纬89度跨越到90度。直升机停留45分钟,满足人们对地球最北端的所有好奇。
百年以前,探险家皮尔里的足迹出现在这片白雪上,他是首个抵达北极点的人。此前,怀揣梦想的欧洲人一次次向北行进,却都消失在白茫茫的“幽冥”之中。
如今,来到这里的,有第12次远征北极的英国爵士,有专门到北极跑马拉松的运动员,也有只为在北极点冰泳的俄罗斯富商。还有个叫杰克的年轻人,平生第一次到北极,是为迎娶心爱的女孩而接受女友父亲的考验。
极地探险家奥斯兰是其中之一。他曾独自一人跋涉抵达南极点和北极点,在极夜完成了环北冰洋探险,甚至将婚礼选在北极点进行。
这个53岁的挪威人见证了北极这些年不同寻常的改变。1990年,当他首次远征北极点时,这里的大部分路段,都可以用雪橇滑过。但2007年他重返故地,橡皮筏子已经取代雪橇,成为利用率最高的工具。
这里的冰原,冰龄很少有两年以上的了。
地球各处人类活动的影响,在北极放大。摄制组在阿拉斯加看到千百万年的蓝色冰川,笼罩着一层黑膜,“北极也有霾,霾是黑色的,大气交换中形成恶性循环。”余敬中说,他为研究北极阅读了几百篇论文,立志成为对北极最了解的媒体人之一。
巨大的冰架轰然倒下、滑入海中,是到访格陵兰的游客最期待的景观。但海冰消融,对依赖海冰生活的动物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余敬中曾听一位船长描述过一幅画面。穿过北冰洋的时候,船长注意到,一对北极熊母子周围方圆200海里,没有一块冰,“他判断那母子北极熊肯定会游泳累死的。”
“北极离我们并不远。”纪录片第三集《危险温度》的导演叶锋说。年初的霸王级寒潮让广州飘起了雪花,研究人员分析原因,北极增暖使极地旋涡减弱,冷空气向外辐散,极地冷空气辐散多了,就容易导致我国频繁出现冷冬。
2013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根据地球冰川完全融化、海平面上升66米的假设,描绘了一幅全新世界版图,其中,中国6亿人口居住的东部沿海地区全部被海水淹没,北京、上海、香港(专题)等大都市从地图上消失。
夏木一边支持下一代的多种选择,一边感叹,自己一辈子在冰原上出生入死的故事可能将永远封存在雪地中了
《北极,北极!》一路向北拍摄时,工作人员见到了满眼绿色。青葱的色彩甚至蔓延到北纬69度。密密麻麻的河道像胡同一样窄,工作人员抱住摄像师以保证画面平稳。分集导演张琪回忆,大个蚊子扑扑往下掉,他们穿着像“生化部队”一样厚重的衣服,手上戴着橡胶手套,以防被蚊子“袭击”,摄像师称这趟是“人蚊之旅”。
在常年冰雪覆盖的高北地区,已有超过9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变绿”,植被在过去30年平均北移了4到6个纬度。遥远、孤寂的北极,日渐变得生机勃勃。这并不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