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通过中国媒体的帮助,Creighton和Reilly曾经写过一封公开信,里面提到:
尊敬的爸爸妈妈:你们好!
如果我们的到来让你们一家感到突然和意外,并由此给你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我们向你们表示最诚恳的道歉。多年前的某一天,你们将一个刚从母亲身体上呱呱坠地的生命遗弃在某个地方。我们想,那个时候的你们是多么的心痛和无奈。而自那以后,你们也一定在惦记着我们,一定想见到自己的孩子。
我们姐妹很幸运,先后被同一个好心的美国家庭收养。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想知道自己的身世,我们来自哪里?亲生父母是谁?我们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爸爸妈妈,我们很想您们,你们的身影常常出现在我们的梦中。我们不怪你们,感谢你们给予我们生命!
我这么些年,我们的确有些收获。
比如我确信姐妹其实并非出生在常德,而是来自四川黔江一代;
我们同时相信,姐妹俩应该还有一个姐姐和生父母生活在一起。
但是直到最终,我们也没能找到他们。我的两个女儿也知道寻亲花费巨大,她们不再奢望。
而且经过一轮媒体的报道,我觉得或许生父母已经看到了新闻。
今年Creighton已经18岁读大学了,她完全就像是个大姐姐:学习刻苦、聪明伶俐,是我认识的最善良的人之一。
妹妹今年15岁,刚上高一,她要更加活泼一些,而且是很棒的小提琴手。
她们小时候,我曾非常努力地培养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带她们穿旗袍、学中文、参加春节活动,甚至请了个中国的保姆来照料她们。
Reilly和Creighton对她们自己的中国元素都很自豪,只是当她们长大后,对自己美国人的身份认同得更多一些。
1999年6月,即Creighton到家一年后,我在网上建立了“常德孩子”的小组。
最开始的目的就是将那些从常德被领养的孩子和家庭联系起来,为大家提供一个家的氛围。
这个群组一直持续到现在,已经有来自美国、比利时、加拿大、丹麦等国的超过500个家庭。
我们还专门设立了个基金,专门用来改善常德福利院的生活条件。
我们定期捐助玩具、衣服、奶粉甚至尿布等物资,还建立了一个小操场。
我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去到福利院时的场景,非常感动。那是我的孩子们一度居住的地方,可能条件并不是很好,但里面的阿姨却非常细心,而且充满了关爱。
而对我、Creighton和Reilly来说,现在的期望就是将来能有DNA数据库。或许等到那个时候,她们能用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姐妹,而我们所有人都像是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相互珍惜、恩爱。这就是我现在最大的盼望。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