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日本是怎么具体对付雾霾的呢?
当时的日本政府很快整理出了思路,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大气污染的两个主要发生源是“固定发生源”工厂和“移动发生源”汽车。然后日本政府开始有针对性地进行污染治理。一方面对于固定发生源,采取了安装脱硫脱氮装置的办法;另一方面针对移动发生源,出台法律法规限制车型车辆;第三,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1.法律是治理雾霾的利剑
空气污染最为严重的60年代,日本社会对于公害的关注空前增强。日本在1962年颁布了《煤烟限制法》、1967年制定《公害对策基本法》、1968年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法》。
行走在东京街头的行人带着口罩防止吸入污染物
但和中国现在一样,当年日本这些环保法的执行并非一帆风顺,最初遇到很多阻力和抵制,毕竟污染最为严重的工业、矿业、汽车制造业都是影响力巨大的财团,国家的纳税大户。1960年代后半期,日本几乎所有重要城市空气质量都未能依法达标。
70年代,日本确立了一些极其重要的法律规定,如“预测污染物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是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和履行的义务,忽视这些义务等同于过世”、“只要污染危害朝超限的既成事实成立,即使无过失,也应承担赔偿责任”等。80年代,日本开始多渠道治理环境污染,国家政府对于环境问题极其重视。
1985年,由空气污染导致哮喘的病人在川崎公共卫生诊所进行氧气治疗
2000年,日本修订了《关于确保居民健康和安全的环境条例》明确规定了出现空气污染时应采取的紧急措施,包括向居民通报有可能发生的严重污染,呼吁民众减少开车出门。
2.公民维权在行动,我们只想活得更有尊严
除了政府立法,民间也开始关注环境问题,日本掀起了为期数十年的公害诉讼持久战。
1998年,东京、川崎高速公路尾气受害者家属抱着受害者遗像走上法庭,2002年10月29日,东京地方法院门前,律师举着横幅宣布了他们的胜利。
1998年8月,东京,川崎高速公路尾气受害者家属抱着受害者遗照上法庭
2002年10月29日,东京地方法院门前,律师举着横幅宣布他们的胜利
随着“公害诉讼”纷纷胜利,民间环保舆论也日益高涨,全国的“反公害”市民运动席卷全国。自上而下的动力几乎成为日本治理污染穿线转折的关键因素。正所谓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空气是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必要条件,人们渐渐意识到呼吸都渐渐变得不安全,我们还如何更有尊严的活在地球上。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