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能怪谁呢?安倍硬黑中国,结果日益孤立,近日的G20会议就是明证,但估计日本右翼舍不得责怪安倍。我就大方一把,让你们怪罪丘处机吧:
“如果当初丘处机没有路过牛家村”的段子,那完全是不顾历史的胡说八道。历史应该是这样的:如果丘处机没有与成吉思汗会面、劝其“止杀爱民”,蒙古在中国北部的统治就不会很快稳固,就不可能花那么大力气第二次西征攻伐欧洲,金帐汗国就不会建立;没有蒙古人陪练,“战斗种族”也不会崛起。没有俄罗斯的影响,英国会在七年战争中更快确立对法国的优势,也就不需要因为战争债务,那么严厉地压榨殖民地。美国如果不独立,英国政府就会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北美殖民地上,不会给澳大利亚大打广告,一个来自苏格兰边境地区、18世纪末迁居伦敦的家庭,或许会选择北美,而不是因为100英亩土地的“诱惑”,前往犯人的流放地澳大利亚。
1802年2月,50出头的约翰·特恩布尔(John Turnbull)带着妻子安和年龄从19个月到10岁不等的4个子女,登上运送犯人的“科罗曼德尔”号(Coromandel)。同年,6月13日,船只停靠在悉尼杰克逊港。特恩布尔家果真在埃比尼泽(Ebenezer)分到了100英亩土地,渐渐安定下来,并继续开枝散叶。1809年,约翰老来得子,威廉诞生。
澳大利亚网友Bardaster拍摄的特恩布尔老宅
埃比尼泽的老教堂,约翰·特恩布尔曾经参与建设、管理
所谓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威廉有了詹姆士(1847),詹姆士有了弗雷德里克(1893),弗雷德里克有了布鲁斯(1926),而布鲁斯就是澳大利亚新总理马尔科姆(Malcolm Turnbull)的老爸。(当然,他们家不是四代单传,旁系列出来会累死人的。)
看看,日本人还真得怪丘处机吧。
特恩布尔可能也是“短命”总理
咱中国人当然期望特恩布尔嘴上降调,手上亲华,纵使不能赶走美军,多少为中澳关系做些实事。然而,他的总理前景并不美妙。
特恩布尔逼宫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阿博特人气散尽,民调远远落后于反对党,支持率只有30%,执政党只能换人向选民表示诚意。但明年就要举行联邦议会大选,时间紧迫,全球经济形势也不理想,特恩布尔再老练,恐怕也是回天乏力。
从2010年算起,澳大利亚5年换了5届总理——陆克文、吉拉德、陆克文、阿博特、特恩布尔,如果明年特恩布尔失败,那就是6年6届,“走马灯”般地换总理,恍惚间有了日本范儿,难道这也会传染?
有些国人觉得澳大利亚这种党内“逼宫”机制(Leadership Spill,可曲解为“领导,你洒出来了”,实际意义是“领导权虚缺”)很不错。
具体来说,只要有一位执政党议员觉得党首不合格,提出“逼宫”的动议,第二位执政党议员背书,就能启动表决程序。过半数同意,就可以废除总理。
这看上去确实能及时回应民意,但问题在于,换帅只是姿态大于实质。如前所述,等到多数人觉得党首不行时,通常离下次大选已经时日无多,即使调整政策,也往往难以发挥作用。
提出动议和过半数通过的标准也太低,容易沦为党争的工具,此前工党内也有吉拉德与陆克文的宫斗大戏。
而且,如果只是勉强过半数,意味着双方实力接近,“逼宫”后分歧仍在,还丧失了回旋余地,不利于政策的推行。如果是高票通过,意味着党内基本达成一致,要么说明党首赖着不走,政治品格太次,要么证明“逼宫”只是一出给选民看的戏。
更何况,当今西方政治体制里的主要问题之一,不是换人太慢,而是换人太快,一个任期只有数年,相当一部分时间、精力还要花在选举上,难以制定长期规划。从这个角度而言,“逼宫”机制对于澳大利亚政治也不是一个非常合适的“补丁”,只是选举文化的“装饰”而已。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