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华人讲述亲身经历 “城邦之国”新加坡强在哪?

www.sinoca.com 2015-03-31  搜狐


  作者:谢至理

  从我2003年赴新加坡求学,到现在已经有十余年了。新加坡从儿时听到的“花园城市”的模糊概念,逐渐变成了我每日生活的环境,我在这里读书、工作,与我的太太相识、相恋,新加坡算是第二个故乡了。同期赴新的朋友们,多已有了家庭,有些已经开始生儿育女,生活的种种琐事慢慢变得非常现实,小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也不断影响着我们这些人的生活。

  初到新加坡,被安排住宿在学校的宿舍。这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坐落于新加坡的武吉知马山附近,是标准的富人区。宿舍周围是很多的独栋别墅,很多都带有自己的游泳池,一些政府高官,比如时任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先生,还有不少部长级的高官,都住在附近。这就是我对新加坡的最初印象——一个非常富裕,人人家里住泳池别墅的地方。

  现在看来这种印象是可笑的,一旦从那边富人区搬出去后,就见到了更多样化、更有魅力的新加坡。新加坡是个城市规划非常好的地方,要让500多万人舒适地生活在面积只有719.1平方公里的小岛上,城市规划着实是不容易的。在新加坡,有摩天大楼密集程度不输给任何大都市的金融区,有世界游客聚集的众多商业街和购物中心,保护的非常好的热带雨林和自然保护区遍布于小岛各处,有宽阔的道路,高效整洁的公共交通,现代化的工业园区,还有各种各样的住宅区。

  只看数据,新加坡真的是个很理想的适合年轻人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人均国际投资头寸表中,新加坡仅次于卢森堡,排名第二;外汇储备排名全球第十位,介于印度和德国之间;人均名义GDP一直排在世界前列,领先美国;平均寿命、医疗基建、婴儿死亡率等反映国民健康程度的指标都是世界排名前列;政府出了名的清廉、高效;教育质量更是有目共睹,很多华人艺人、名人会把孩子送到新加坡接受教育,可见一斑;加上较低的通胀率,和常年保持在2%左右的失业率,还有远低于其它国家的个人税收,可以说是非常适合工作生活的地方。

  李光耀的审时度势

  但是很多东西只看数据是看不出来的。邓小平先生早在1978年就出访过新加坡,而李光耀先生也是那时候起,就早早意识到了中国崛起对新加坡的影响。邓小平先生出访后第二年,新加坡政府就开始了讲华语运动。彼时的新加坡,华人因为各自不同的籍贯,而说不同的方言,讲华语运动旨在新加坡华人中推广北方官话,着重口语。讲华语运动至今还在每年举行着,其实早在我到新加坡求学的时候,年轻一代的新加坡华人基本都能用华语进行口头交流。虽然很多新加坡人讲华语不像讲英语那么流利,但是与我们这些中文母语者的日常交流是没有问题的。有时候在华人居多的办公室里,虽然办公时都用英语,但是同事间的闲聊反而是让人更有亲切感的新加坡式华语——一种以普通话为主,混合了少数华人方言词汇和马来语词汇的交流语言。

  和李光耀先生的很多其它政策一样,讲华语运动对于新加坡有着长远的正面影响。中国现在是新加坡的第三大出口经济体,仅次于马来西亚和香港,同时中国又是新加坡仅次于马来西亚的第二大进口国。新加坡和中国之间的就业、人才流动日益频繁,互相投资也越来越多。

  对于一个生活在海外的华人来说,能最好的体现这一点的就是“胃”。我刚到新加坡时和朋友一起吃火锅还要去滨海湾的大排档,用的是中间一个小汤锅,外面围了一圈很容易烤糊的烧烤架,这种锅吃的也不是特别过瘾。这么些年过去,正宗的四川火锅、重庆火锅开了不少,各地菜肴都能在新加坡找到,大学食堂甚至卖起了煎饼果子。而当年滨海湾大排档的地方,早被改建成了新的地标金沙酒店,前两年,海底捞火锅也跟着谭鱼头的步伐,开到了新加坡金融区附近的克拉码头。

  政府治理水平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去年搬到了伦敦生活暂居。期间和一起来伦敦的新加坡同事谈起,觉得伦敦虽然有各种美好,但是在新加坡住久了,还是更想念岛国的生活,理由无非是税收、安全、气候和饮食这些。我今年年初回了一趟新加坡,除了家附近新开的购物中心外,感觉到最大的变化就是鸡蛋的价格涨了——我刚毕业的时候一大盒三十个鸡蛋约是4.5新币,去年我搬去伦敦时候是5新币左右,而今年年初的时候已经快6新币了。

  新加坡的农产品几乎全部靠进口,进口国从近的马来西亚、印尼、泰国,到远的美国、巴西等等,都有。这种农产品的分散式进口,一是保证农产品的种类丰富,同时也为了预防国际关系问题造成的农产品供应的问题。鸡蛋价格的升高只是一个小的参数,伴随着这个的,是新加坡连续两年保持了《经济学人》杂志全球生活成本最贵城市的第一名,高过纽约、伦敦、东京等。

  造成新加坡的高生活成本,私家车是逃不开关系的。新加坡私家车售价是伦敦等地的数倍,最新的拥车证竞拍价格更是在60000多新币(约30万人民币),历史上甚至到过90000新币,使得拥有私家车变得非常昂贵。但是即使抛去私家车,新加坡也有其它方面的各种挑战。80%的新加坡居民生活在政府组屋中,这种组屋由政府建造,然后低于市场价卖给符合条件的新加坡人。而这里的“符合条件”很多时候就是购买人要结婚,有个玩笑说到新加坡人求婚的时候说的不是“嫁给我吧”,而是“我们一起去申请套组屋吧”。旨在解决住房问题的组屋是有够买限制条件的,对于初次购买者来说有一项是夫妻双方收入,当收入过了一定水平后,就只能够买私人公寓,预算更加充足的则可以够买别墅等。政府组屋和私人公寓的同时存在,使得房价成为一个敏感话题。保证人人有房住,但是又不能过多的干预市场经济,就像走平衡木一般。过去十几年,新加坡房价增速非常快,也因此造就了很多隐形富翁,而政府为了稳定房价,实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对于外籍永久居民的政府组屋限购,对于房屋贷款的额度限制等等,同时也加快了新房建设,使得过去两年,新加坡房价居然缓慢下降了一点。

  新加坡面临的挑战,当然不是房价和车价这么简单。2013年新加坡政府发布人口政策白皮书,目标在2020年将人口从530万提升到600万,在2030年提升到690万。新加坡本身的生育率非常低,和日本相当,所以这一部分的人口增长非常倚赖人才引进。这种大规模的人才引进,除了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摩擦外,文化融入、基础建设、住房、医疗等等,都需要新加坡进一步的发展,事实上,这两年已经出现了医院床位不够而需要临时架设病床的问题。产业方面,新加坡经济支柱之一的港口,也逐渐面临着上海、宁波等港口的影响,而石油化工和晶圆制造等高端制造业,也很大范围上受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

  虽然面临的挑战不少,但是我对于新加坡未来的发展是有正面期望的。这个不大的国家,一直都像个保养良好的机器一样,高效、准确的运作,我相信在合理的城市规划和人才政策的推动下,新加坡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客机空难的最致命因素是什么?人为因素占多(组图)
下一篇:英航机长残忍杀妻后次日差点开着747客机坠机(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