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首都平壤,夜色中的万寿台铜像灯光璀璨,铜像分别是朝鲜前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左)和金正日(右)。
朝鲜首都平壤,街头执勤的女交通警察,平壤的交警大都是女性。
“人民乐园”的白天与黑夜
朝鲜从来不吝于向世界展示平壤作为“人民乐园”的国家形象。白天,整个城市似乎像钟表一样精密运转,人民是幸福的、工作是繁忙的、国家是有序的、食物是充足的。
就像美国记者芭芭拉 德米克关于朝鲜那本著名的纪实文学的标题——《没有什么可以羡慕(Nothing to Envy)》。如果不是夜晚“夜闯平壤”的经历,白天的画面似乎真的让人觉得“人民乐园”中的朝鲜精英们,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羡慕”。
对着羊角岛酒店大堂正门的就是走出羊角岛的唯一一条路,到了晚上几乎没有任何人影的一条路向外延伸,两旁昏黄的路灯在两三百米远的地方戛然而止。
由于电力极度短缺,即便是作为首都的平壤,到了晚上除了长明的主体思想塔和各处高悬的两幅伟人相以及几条作为橱窗展示的街景,到处是一片漆黑。似乎为了展示“国际形象”,面向羊角岛酒店的高大楼宇大多开着灯,但背向江面一侧却一片黑暗。
平壤市民在黑暗里摸索,步行和骑自行车的居多,偶尔有汽车的大灯一扫而过。而整条大街上除了自行车发出的叮铃铃的响声几乎没有其他任何声音,即便是并肩行走的两人也极少有相互交谈的。
在越靠近火车站的地方行人逐渐多了起来,从车站里出来的人或背或扛或抬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在接近晚上10点钟时,平壤火车站周围也是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出站的乘客很少有直接乘坐交通工具的,大都背着看上去很重的行李步行消失在黑暗中。稍远的一个路边树下停着两辆自行车,两位看上去三十多岁的男士分别靠在车座上,有人从旁边经过时其中一人会挥挥手,用手电一闪照亮自行车后座上固定的一块木板然后立即熄灭,路人便能即刻会意他们是载客的。
隔着两辆自行车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人蹲在路边借着手电的灯光查看弹簧秤的刻度。一个不到半平方米大的编织袋上放着两捆蒜苗和三小袋用塑料袋装好的花生米,一个大概不到30岁的妇人正拎着其中一袋花生称着。不太一样的是她的穿着:破旧,也没那么整洁,与白天光鲜亮丽的平壤妇女形成鲜明对比。
我掏出10元人民币,示意要买其中一带花生。她仔细看了看钱,又笑笑显得无所适从。这时候一个穿戴整齐的年轻女孩从身后经过突然凑近蹲下,我又用手势跟她比划一遍示意要买,她看看我手中的10块人民币,用朝语跟买东西的妇女交流了几句,妇女脸上流露出一丝喜悦,年轻女孩点头示意我可以买,我将钱递给她提起花生准备起身,女孩又拉住我指指卖东西的妇人,妇人掏出上衣口袋里的一厚叠朝币,我知道了女孩的意思是她要找我钱,我笑着点点头便离开了。
我转身又走进平壤漆黑的保护色里,沿途看上去无所事事的人民军也无心搭理那些沉默着往前走的路人。
名义上,朝鲜严禁私自的商品交易。后来我发现,私下交易的场景在朝鲜并不鲜见。这些隐蔽交易似乎有固定的地点,如桥下、地下人行街道等,都能看见三五当地民众拿着手电筒看一些貌似“商品”的东西。然而由于行程与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一推测无法独立证实。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