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的“孤岛”心理
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矛盾在所难免的。即便他们都在国内,争吵也避免不了。但是在国内,在老人熟悉的环境里,老人有自己的倾诉出口,或是亲友,或是朋友。但是在美国,环境陌生,而儿子儿媳都已习惯了美式生活,矛盾更易变得尖锐和不可调和。周围是自己不熟悉的环境,在家也感受不到温暖,这样的“孤岛”心理就会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老人的“被剥夺感”
以上述的朱性老人的案件为例,当初朱老先生为让儿子出国已做出巨大牺牲。而后来,儿子和儿媳让他来美国一起生活,又卖掉了他的房子。或许,儿子原本是一片孝心,甚至不让他回国也是孝心,担心他回去孤苦无依。但在老人看来,却并不是这样。他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而且年龄越大的人这种想法往往越强。还有一种情况,一些老人在国内也曾是事业有成,曾经在职场叱咤风云,来美国以后,却因为语言不通,只能帮儿子女儿带带孩子,曾经的风光被强制剥夺了,这样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
“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双亲健在时如何去“养”,对在美中国一代移民来说,也是一大困境。
为儿来,儿渐远
很多人移民是为了孩子,而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移民就是为了下一代而放弃上一代。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社会学系周敏著教授曾提出,在美国华人移民家庭,儒家传统的孝顺、好学、刻苦、自律通常被用作教育子女的规范和行为准则。然而,维护中华传统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执行此类家教并非易事。因为在美国出生的二代移民接受的是纯西方的教育,思维方式和美国人无异,西方世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基础。而一代移民拥有的是中式传统思维方式,这便使得华人移民家庭中既有父母子女量待见的代际冲突,更有移民家庭特有的跨文化冲突。
获得2012年科幻文学大奖的英文短篇作品《折纸》(The Paper Menagerie)讲述一个一个河南农村姑娘在中国大饥荒时代里为保生存,漂洋过海来到美国成为邮购新娘的故事。她与美国丈夫生了孩子杰克,经常折纸老虎纸动物逗杰克玩,而这些魔术般的折纸,能活动能吼叫。直到杰克逐渐长大,环境影响下开始抗拒自己的中国乡下妈妈,不允许妈妈说中文,不吃她煮的中国菜,最终妈妈得病郁郁而终。情节简单,却展现了美国移民与后裔融入社会的艰难过程,及一代移民与二代移民间的文化冲突。
很多在美的一代移民为了日后子女的教育,来到美国,最后却发现,在美国出生的孩子与自己却渐行渐远,这也是他们面对的又一大困境。
移民并非易事。对于父母,若同在美国聚在一起,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天各一方,更是骨肉相离之恸。老人在受人欣羡的同时又承受着痛苦。对于子女,在中国,想让他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在美国,却因为文化冲突也头疼不已。孩子在承载父母众望的同时也可能受到因华人的面孔而带来的歧视。而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困境如何挣脱,却还是没有最终的解答。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