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日晚,智利西北海域发生强地震并触发海啸,被紧急疏散的人们在阿里卡海滩上休息。
综合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1日晚,智利西北海域发生8.2级强地震并触发海啸,造成至少6人死亡。对很多人来说,这或许只是遥远太平洋彼岸的一次天灾。但追溯历史的足迹,你会发现,受地震影响的地区与中国渊源颇深。
震中城市伊基克与广西南宁是友好城市,据称当地四分之一的人有华人血统。如今,这里仍保留着很多中国风俗和习惯,比如当地语言中餐馆叫“其发”(广东话吃饭),馄饨被称为“完蛋”(浙江话馄饨)。
与南宁是友好城市
据智利大学地震服务局发布的消息,地震发生时间为当地1日晚(北京时间2日早晨),震级为8.2级,震中位于智利伊基克市西北大约100公里海域,震源深度约20公里。地震也将人们的视线转向伊基克,这个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城市。
伊基克位于智利北部,是智利重要港口,也是一座旅游城市。伊基克还拥有美洲第二、南美洲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如今在该自贸区,有超过100家中国企业。
伊基克与中国的关系在2008年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当年2月20日,伊基克与广西南宁正式签署建立友好城市协议书。
在南宁市政府网上,能搜索到与伊基克相关的十多条新闻。最近一条是去年3月28日,由伊基克媒体界和经济界人士组成的代表团参观了南宁日报社。
湖南人领导太平军在当地作战
事实上,伊基克与中国的关系,最早可追溯到一个半世纪前的太平天国时期。
史料记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一些人为了活下来,只好被当成“猪仔”卖到海外当“契约矿工”,其中有一万多人的太平军余部连同他们的亲属被运到伊基克。他们大多从事挖鸟粪和硝石的营生,生活条件非常恶劣。
1866年,为了争夺硝石矿藏,智利与秘鲁和玻利维亚发生战争。这场战争让这一万多人的太平军余部看到了希望。1867年3月,伊基克的太平军发动起义,与前来镇压的秘鲁军队展开激战,打死两名军官,并俘获了200名印第安雇佣兵。
起义者推举湖南人翁德容和广东人陈永碌为领袖,以太平军原有的编制进行了整编,还派出被俘的印第安雇佣兵和一名巴西人去找智利军队的司令西拉皮佐少将,表示愿意帮助智利对付秘鲁和玻利维亚军队。
西拉皮佐少将派遣一名少尉化装前往起义部队驻地伊基克矿区,并带去了智利总统的亲笔信,给予所有太平军将士及其家属以智利国籍,并表示战争结束后将伊基克交给太平军和他们的家属。
西拉皮佐少将任命翁德容为少校,陈永碌为上尉,将太平军武装编成智利第六边境纵队“褐衣军”,命令他们协同智利军作战,一道攻取伊基克市。
当地1/4的人有华人血统
1868年,太平军按智利军队的要求展开军事行动,他们没有按照智利军事顾问的要求按西方编制进行改编,而是采用太平军的方式建立了两个军,并设立师帅、旅帅、两司马等太平军官职。他们手中的火器不多,于是就利用本地资源打造了类似太平刀这样的冷兵器。
在闻名的波内达要塞伏击战中,1000多名太平军头戴黄色和红色头巾,身穿褐色服装,操着各种武器与玻利维亚军队展开激战,并最终击溃对方军队,俘虏近千名印第安雇佣兵。
1869年,为配合智利帕科查港登陆,太平军在陈永碌的指挥下在莫克瓜再次同秘鲁和玻利维亚联军展开激战,他们仍采用太平军典型的作战方式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虽未获胜但给敌人以很深刻的印象。由于太平军的军事行动给秘玻联军以很大的牵制,以致秘玻联军根本无暇应对帕科查港的战事,智利军得以顺利登陆,伤亡轻微。
战争结束后,智利政府将伊基克赠给太平军余部,成立一个自治镇,条件是继续帮助智利攻打秘鲁,但太平军不愿意继续为异国当炮灰。他们没有接受条件,甘愿融入当地社会。如今在智利北部的伊基克等地,仍可以看到他们留下的文化和种族痕迹。据称伊基克当地四分之一的人有华人血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