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字创意:在日本是跑的意思。(网络图)
近日,罗永浩因在微博上强烈推崇日本汉字的字体设计而引发争议。但实际上,日本在汉字字体的开发上的确处于领先地位。汉字虽源自中国,却并没影响其融入日本文化,除日本设计界对汉字情有独钟外,日本普通人对汉字的喜爱追捧也让近年来日本的汉字产业持续兴盛。
汉字自传入日本后,填补了日语没有书写方式的空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作为官方文字来使用,早期的日本官方正式书函、文献、历史、文化典籍都是完全用汉字书写,例如日本的古典名著《古事记》、《日本书纪》和《万叶集》等。即便在具有日本特色的表音符号“假名”出现后,汉字的正统地位依然根深蒂固,事实上所谓的“假名”也正是与“真名”汉字相对而言。汉学功底被作为评价一个人修养的标准,长期受到上层阶级的追捧,汉字崇拜的风潮也自上而下的普及开来。
千年来,日本人除使用外,还对汉字加以改造使之更适应自身需求。除上百个日本自创汉字外,连现代中文里都有不少词汇是源自日语。尤其是19世纪日本明治时期,西方经典著作纷纷传入日本,为了翻译日语中本没有的的概念,日本人利用汉字的构词原理创造了大量新词汇,称之为“和制汉语”。例如电话、名词、哲学、细胞、社会主义等,这些日造词语被留学生等群体带回中国,造成汉字反输入的效果,并在汉语里被广泛使用。
但同样从明治维新时起,日本在大举引进西学的同时,开始反思本国文字的不足,并且将繁杂的汉字视为落后的原因之一,认为要适应文明社会的需求,必须废除汉字不可。一时间,日本社会各式各样的国语改革运动兴起,主张假名派、罗马字派、洋文派等各派系主张争持不下。虽然其中也有高呼汉字不可废者,但最终福泽渝吉提出的减少汉字使用说成了折衷方案,他主张将汉字使用个数限制在3000个以内就足够了,而这一主张也成了日本日后文字改革的基本路线。
二战后,占领军司令部对日本进行全面改造时,也要求日本进行文字改革,采用西化的罗马字标记。1946年11月,日本首相吉田茂签发公令称“目前我国使用汉字数量繁多,用法复杂,在教育和社会生活中多有不便”,并颁布收录1850个字的《当用汉字表》,以限制汉字使用,同时还进一步推行简化汉字。但到了60年代以后,日本又开始反省限制汉字使用对社会的影响,1981年日本文部省从实际需求出发,将《当用汉字表》改为《常用汉字表》,并增到1945个字,且解释称“我国长期使用的汉字假名混合文体,是对我国的社会文化最有效、最适合的表记文字,今后也有必要不断充实。”
而真正让废除汉字之争尘埃落定的还是计算机文字处理系统的普及,使得汉字的录入储存大大简化。世界上最早给汉字附上计算机编码的也是日本,相比不到2000的《常用汉字表》,1978日本工业标准协会公布了6355字的JIS X 0208的汉字编码标准,之后又不断追加补充汉字。计算机汉字录入技术的变革,几乎清除了“汉字繁琐论”的最后障碍,当初主张罗马字化的学者也开始改变立场,放弃早年主张。与此同时,日本人的汉字使用量也迅速增加,推动近30年没有修改过的《常用汉字表》不得不在2010年再次改版,大幅增加196个字。
现代日语虽然确定了汉字、假名混合书写的方式,但汉语词在日语词汇中的比例接近50%,远高于其他外来语,也超过了日语固有词汇比例。而汉字作为正式语言的郑重形象深入人心,日本要求在官方文书等正式场合原则上使用汉字表记。对普通人来说,汉字也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日本有492所大学和399所高中将汉字能力列为入学评价标准。2011年,日本文部省进行了一项有关汉字意识的调查,其中在“你对日本汉字抱有什么样的看法?”一问下,72.4的人表示“汉字是书写日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文字”,其次有60.1%的人认为“汉字有一目了然的作用,更有助于阅读”,还有52.5%的人认为“虽然有文字处理机,还是应该踏踏实实学好汉字”。
近年来,日本人对汉字的热情还带动了汉字产业的繁盛。每年年末日本汉字检定协会都要公布年度汉字,而其举办的日语汉字能力检定考试的报考人数也年年增加,2007年参加人数突破270万,较2000年增加近一倍,甚至超过当年报考英语技能检定的人数。另外,与汉字有关的书籍也持续畅销,2009年出版的《看似会读实则不会读的易错汉字》还登上当年畅销榜首。同期如《六角猜谜》等汉字谜语类电视节目也以高收视率挤进娱乐节目排行前三。汉字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可反映在日本汉字字体设计业上,2012年,相比中国仅有的421款汉字字体,日本汉字字库多达2973款。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