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此图展示的是:新西兰首都惠灵顿美景)
但是,不和谐的音符却是出现了,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到新西兰旅游,定居和学习,某些中国人的行为却是引起了新西兰人的怨?先来看一篇新西兰媒体的报道:“在去年的“中国春节”期间,在新西兰北岛某海滩,涌进了一批中国游客,这批中国游客们在沙滩上除了玩耍外,还外加捉螃蟹。结果是?当这批中国游客们离去后,沙滩上的螃蟹们几乎是被一扫而光。。”此事件被新西兰媒体曝光后,中国人这种“赶尽捕绝”的“捉螃蟹方式”在新西兰激起了众怨!
话说,捉个螃蟹就激起众人的怨恨,这,这,,新西兰人也太小气了吧。
据新西兰政府颁布的海洋保护法规定:只允许在新西兰的海湾,沙滩和近海对各种海产品“适量”捕捞。也就是说,你可以捕捞海产品,但是,各海产品被允许捕捞的数量,尺寸大小都有法律规定的界限。。例如螃蟹,允许被捕获的数量是每人每次五十只,而且,小螃蟹一般是不允许被捕捉的,为么呢?很简单,留下小螃蟹好好生长成大螃蟹,否则?岂不是赶尽杀绝了吗?
在新西兰定居后,我发现:很多新西兰人在捕捞海产品时,甚少见到那种不管大的,小的,全部统统囊如怀中的“贪心捕捞人",事实上,即使连新西兰土著毛利人都不会如此做。话说,一百多年前,新西兰土著“毛利人”还如同野人般,穿着兽皮,住在原始森里里,茅草屋里。。相比之下,我们华人呢?可是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呢,难道我们的文明进化程度竟然不如毛利人吗?(注:下图所示:新西兰土著毛利人)
不仅是中国人捉螃蟹的行为激起民怨,中国人钓鱼的方式也是如此。曾经,一位早年移民到新西兰的华人对我吐槽道:“凡是国人钓过鱼的地方,连“小虾米”几乎也找不到了。”话说,这位华人是位钓鱼爱好者,每个周末,只要天气情况允许,他便去钓鱼,他说:每次他去钓鱼时,只要钓上几条够吃就行了,也就是说,他钓鱼不贪心,只要够吃就好。而且,他每次钓鱼时,小鱼即使上钩,他也会放生小鱼回到海洋。但是,常去钓鱼的他,却发现:某些去钓鱼的中国人非得钓的“盆满缸满”才罢休,不仅如此,不管大鱼小鱼,只要是“上钩”的鱼儿统统不放过 !因而所以,这位华人移民非常不理解自己的同胞:为何如此贪心呢?把鱼都赶紧杀绝了,最终的结局?谁都钓不到鱼,不是吗?
除了捉螃蟹,钓鱼之外,还有中国人“捡拾贝壳的方式”也令新西兰人心生怨恨。2013年,在新西兰最大的英文媒体《先驱报(NZ Herald)》上刊出了一封来信,在这封信里,一位新西兰人呼吁所有的新西兰人应当改变对“亚裔移民”的态度。
这位新西兰人如此写道:“亚洲国家与新西兰具有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我并不是说两种文化模式孰优孰劣,我只是想说,东西方文化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以捡贝类为例,在新西兰,“拾捡贝类”向来被视作老少咸宜的“传统家庭活动”。通常,新西兰家庭会特别注意,只把大的贝类捡走,而把小的贝类留下来,以便让“它们”好好在自然中继续生长。但亚洲家庭则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通常,他们会把捡到的贝类(不管大的小的)统统带走,一扫而光。这位读者还写道:“多年来,我一直在Eastern Beach(注,此处音译为“伊斯特海滩”)捡贝类,自从大量的亚洲移民迁入道这里定居之后,这里的贝类几乎已经被捡光了。” 最后,这位新西兰人在信中呼吁:“我们一直秉承的公平、诚信、热衷公益和商业道德等价值观,对于亚洲人来说,或许是只有在字典里才存在的词。关于这一点,相信不少新西兰商家已经从此前的苦痛经历里学到了教训。对亚裔移民,新西兰人似乎应当改变自己盲目信任的方式,选择“另一种更为合适”、也更“公事公办”的态度来和亚裔移民打交道。”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