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风车的人
从觥筹交错、纸醉金迷的煤老板圈子,逃到他以为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哲学班,再到乌龙峡,冯学光兜兜转转,却始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感。他说,“煤老板给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暴发户、土包子、素质差、缺乏文化,但我后来变成了有文化的煤老板。现在咱们国人价值观、文化和伦理道德都在丧失,我就是想让人们得到一个心灵的洗礼和震撼,这是很艰巨的一个大工程,这也是我要树立的立场。”乌龙峡,就是他“理想”的寄托。因此他就像一个挡风车的人,孤独,并且始终坚持。
和家人断绝联系之后,冯学光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把家人“请”出乌龙峡管理层;第二件事,上马乌龙峡景区更大的项目—滑雪滑草场。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他在大同市打出广告,宣布2010年年底项目完工,乌龙峡正式开业。
发愿的同时,单枪匹马的冯学光也无异于给自己压上了一座五行山。随着乌龙峡开发的深入,各种问题开始出现。
首先是人力资源问题,项目启动的时候,冯学光招了一批高学历的员工,但前期冯学光入院,项目近乎搁置,大部分人也已辞职。刚从精神病医院出来的冯学光重整旗鼓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豪情”已经无法“感染”高学历的人群。无论冯学光开出多么优厚的条件,也无人愿意陪这个传说中的“精神病”把青春耗在一个没有眉目的臭水沟里。
正当冯学光公司内部缺兵少将的时候,景区周围的村民也开始到景区找茬。
在与村民的交涉中,冯学光发现,村民处事方式简单粗暴,但却很容易做工作,一些简单的道理都能感动他们—那么,何不从他们中间招聘员工,打造一个农民团队呢?这是最容易被自己的“学问”和“思想”感染的团队。
不久以后,冯学光的团队形成了,他们穿着迷彩服,喊着口号,乌龙峡很快活跃起来。但是,人有了,需要钱来养,并且,滑草场项目即将上马,设备、设计、施工都需要钱,资金压力随之而来。当时,经历了冯学光“被精神病”一事,乌龙峡也被盛传为“神经病项目”,根本无融资可能。资金,只能从自己嘴里抠。
2010年冬季的一天,为了节省资金,冯学光亲自前往牡丹江采购设备,办完事准备返回大同时,中国北方下了一场大雪,从华中到东北,都被冰雪覆盖,飞机无法起飞,冯学光滞留牡丹江。但眼看着广告承诺的开业时间越来越近,冯学光焦急万分。正在为景区滑草项目工地担心时,景区打来电话,说工地出事了。挖掘机师傅罢工了,员工们嫌天气寒冷,集体躲在屋里烤火。
冯学光立即定了回大同的火车票。事实上他也不知道,回去之后,自己能怎么办。滑草项目施工难度大,对施工机械损害较大,师傅要求加工钱很正常,天气寒冷,员工生火也在情理之中。加上冯学光和乌龙峡自身的窘境,连家人都不相信自己,别人又怎么相信自己呢?也许,他们只是把自己的事业当做一片腐肉,分食干净,也如秃鹰一样飞去了。
心乱如麻的冯学光,给自己灌了半斤白酒,迷迷煳煳上车了。
车窗外的雪越下越大,东北大平原上的朔风卷着雪花来回奔袭。这时候,冯学光的心里响起了音乐,他似乎看到了千军万马。他拿起笔,写下了一首英雄赞歌:寒风呼啸唱英雄,炮锤击石敲金鼓,桑干河水作合声,开拓勇士破巨石,舍生忘死建奇功……
赶到大同已经是第二天晚上十点多,冯学光在网上下了一个革命歌曲的曲子,连夜把自己写的歌词填了进去。第三天,他进入景区,把自己的团队拉出去,站在冰天雪地里开始练这首歌。开始的时候,员工嘻嘻哈哈没人跟着唱,冯学光就自己喊。他嗓子喊哑了,甚至喊出了眼泪,员工们终于开始稀稀拉拉跟着唱起来,最后唱得惊天动地。员工们的眼睛湿润了,挖掘机师傅眼圈红了,机器的声音又响了起来,乌龙峡又活了。
那个冬天,冯学光守在工地,爬高上低,双手磨烂了,膝盖磨穿了,嗓子喊哑了。终于在预定工期之前,完成了施工,乌龙峡按时开业,并举办了首届大同冰雪节。
他的国
乌龙峡里有三条线路,一条是寻根线路,另一条是西游线路,有五行山、流沙河等,冯学光说,这条线路的主题是“路在何方”。还有一条是爱情线路,贯穿梁祝爱情故事。
他的乌龙峡,至今为止已经投资了1.26亿元,全是自有资金。他告诉记者,峡谷里的一切景点,都是他自己的创意,是他学识的体现。
看上去,冯学光的“理想国”是建成了。不过,除了自己的员工,冯学光始终没有和周围的人达成和解。也许他已经失去了和别人争论的兴趣,只是在乌龙峡的入口处,刷起了上百块巨大展板,展板上写满了名言警句和一些口号,无声地与他认为嘲笑他的人对立着。更多的时候,冯学光呆在乌龙峡,听着员工唱起乌龙峡英雄赞歌,看着高原辽阔的风景,勾画着更远的未来—那里是一片中华经典文化园,那里是一片北方民居展示园,那里是员工别墅群。
他好久没有回家了。有时候,家人也会给他发个短信,不过,依然否定他现在所做的一切。 冯学光告诉记者,“人间正道是沧桑!人就是要有两颗心,一颗心在流血流泪,另一颗心还要去包容他们,他们不行,你还得拯救他们。”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