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 儿子感觉被疏远枪杀妈妈
退学一年多的亚当,没有了任何交际,他的生活只有母亲和枪。就在这时,南希选择去亚当母校桑迪・胡克小学做志愿者,这打破了母子二人生活的平衡。
在与母亲越来越亲密的同时,亚当在2010年与父亲彼得决裂,从此二人再没说过一句话。就在这一年,南希买了一支大毒蛇突击步枪。《新闻周刊》推测称,单亲母亲总是担忧在某些方面不能代替父亲。南希买这支枪的目的也许受了广告语“重塑男人本色”的迷惑。她或许觉得亚当缺乏男人本性,买一支枪可以让亚当找到自我,在她看来,亚当拿到“大毒蛇”的时候,会感觉到一股力量。
退学一年多的亚当,没有了任何交际,他的生活只有母亲和枪。但就在这时,南希选择去亚当的母校桑迪・胡克小学做学前班志愿者了,这打破了母子二人生活的平衡。与南希相熟的当地居民乔斯华・弗拉什曼透露,他听说亚当认为母亲更爱那些孩子,而不是自己。在之后的惨案中,南希是亚当的第一个目标。南希与校长和心理医生是好朋友,这两人也被杀了。
一些媒体也怀疑另一件事情刺激了亚当,在惨剧发生前几个月,南希曾单独出国寻找新家,并为亚当寻找合适的大学。另外,南希还进行了一次短途旅行,让亚当一个人和枪留在家中。曾有报道称,南希告诉保姆说,千万不能让亚当一个人呆着。但南希的朋友们都说,她很信任儿子。亲戚玛莎・兰扎也表示,“我知道南希与亚当有一些问题,但她从来没有感觉儿子会带来威胁,否则她会求救。
14日清晨,警方在南希家中发现她的尸体,亚当向她的头部射出4枚子弹,此时的南希穿着睡衣倒在床上。几小时后,亚当饮弹自尽。
以枪开始以枪结束,南希和儿子的生命如散落的碎片,永远无法还原。正如南希朋友说,她为儿子付出了一切,她也教会了儿子用枪,她是始作俑者,也是受害者。(储信艳)
■ 两派交锋
美国是一个合法持枪的国家,持枪权来自宪法第二修正案,像南希一样拥有枪的寻常民众有很多,究竟是怎样的情节让美国人这么“爱枪”,这么不肯放弃持枪的权利。
从我们的角度看,不能因为极少数持枪人做了一件错事,而剥夺了其他99%的人的权利。
――支持拥有枪支的美籍华人蔡先生
【挺枪派】
没有枪,如何保护妻儿?
5年前,美籍华人、收入优渥的蔡先生一家搬到了得克萨斯州,此前他几乎没有摸过枪。一封邮件改变了他的想法。
买枪后要常练习防误伤
当时,蔡先生的儿子刚降生。圣诞节前,社区里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太太晚上带孩子回家,发现有辆破车跟着她。于是她打电话给先生。到家时,她先生拿着霰弹枪指着那辆破车,车里的人逃走了。
知道这个故事后,蔡先生动了买枪的念头。“当时我想,换成是我太太和我孩子,我如何保护他们?总不能拿板砖或铁锹吧。于是我决定买了第一把手枪。”蔡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
蔡先生现在有三把枪,两把半自动手枪和一支半自动步枪,出门防身会选择带口径较大、杀伤力较强的手枪。
5年来,除了打猎以外,蔡先生从未射击过其他目标。“我希望不要碰上用枪自卫而伤人的情况。”他每隔3个月就会去靶场练。“多数持枪人都这么做,买了枪不常练是对安全不负责,万一出现状况不能打击歹徒,还可能误伤无辜。”
惨案后激发人们买枪
自从买了手枪以后,蔡先生结识了很多“枪友”。进入这个圈子后,他发现这些不像电视上所描述的那样,他们大多数都是“有家,有责任心,努力工作的普通美国人”。他认为,“美国主流媒体越是丑化枪支,他们越觉得不公正。最后让枪主们反而更加团结,维权立场更加坚定。”
谈到美国今年的3起重大枪击惨案,蔡先生说,周围几乎没有人因此而思考放弃持枪权,包括他自己。在保护家人和担心枪支政策变动的情况下,现在很多美国人反而去买更多枪。蔡先生自己也在休假时买了3盒子弹。他说,“从我们的角度看,不能因为极少数持枪人做了一件错事,而剥夺了其他99%的人的权利。”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发生后,据报道当地的孩子父母,很多人都去买武器。
如果说拥有更多的枪是解决枪击案件的办法,那么就等于说对付癌症的办法是用更多的癌症。
――反对拥有枪支的在美学者杜剑锋
【反枪派】
“枪危险而没有用”
“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枪。”美国小伙子迈克・泰对新京报记者说,他的家庭从来不买枪,也不认为枪支有用。
“我父亲从没买过枪”
迈克表示,在美国保守派更喜欢枪。拥枪者认为,持枪是天赋权利,受宪法支持。在华盛顿,步枪协会背后的庞大游说团体鼓吹持枪将使社会更安全。
“这是愚蠢的论调”,迈克说,“对于拥枪者来说,这更像是一种文化。他们是听着有权狩猎和保护家庭言论成长起来的,这源于旧式拓荒者或者西部牛仔理念。”
“我的家庭没有枪,我父亲从不买枪,我也一样。”迈克说,“他不信拥枪者那一套,从来不用那样的逻辑来思考问题。他恨枪支,认为它们无用而危险。”
迈克介绍称,总体来讲,相对于白人,美国亚裔拥有枪支数量相对较少,不过保守派亚裔比民主党亚裔拥枪更多。美籍菲律宾裔家庭买枪多一些,因为他们参军的人更多。
民调称42%人支持禁枪
小学枪击案后,盖洛普民调显示,支持禁售攻击性武器的人数只占42%。民调指出,枪支管制在美国人中仍存有较大分歧。
在美国生活多年的学者杜剑锋周围的朋友,大部分都不赞成持枪。除了两个在执法部门的朋友,其他朋友没人拥有枪支。
枪支控制在美国算是一个敏感话题。枪案发生后,大家除了对遇害者表示同情之外,更避免谈到彼此在枪支问题上的立场。康州枪案之后,往往是在网上有比较激烈的讨论。
杜剑锋对新京报记者说:“我的一个前同事在脸谱网上说,如果说拥有更多的枪是解决枪击案件的办法,那么就等于说对付癌症的办法是用更多的癌症。”
在美国,枪支管控同样是一个危险的政治话题。支持禁枪,意味着将失去一大批支持者。因此,美国的政客一般只是停留在管控层面,不敢轻易提出全面禁枪。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储信艳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