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韩国人复杂心态:对华印象多负面 不愿见中国崛起

www.sinoca.com 2012-11-27  新华网



  历史是韩国人心头的包袱

  《国际先驱导报》:看到“韩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形象”调查结果,您有何感想?

  张琏瑰: 韩国人对中国的印象有些相互矛盾,背后有深层次的原因。

  历史上,朝鲜半岛人们认为中华文明最发达,他们学习中华文明,并将之传至日本,他们对这种历史位置并不感到耻辱,甚至感到光荣。历史传统上,朝鲜半岛有“事大主义”思想,也就是尊敬、崇拜中国。

  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韩国人内心认为中国是自己文化的根,对中国儒家文化有一种归属感。年龄越大、文化水平越高的韩国人,这种感觉会越强烈。在如今的韩国,如果一些文人或者政客,甚至总统,如果查到自己祖上是中国人,他们会感到很高兴,会马上到中国来祭祖。这是传统韩国国民的基本想法。

  但是,这种传统想法,在韩国经济经历高速发展后,受到民族主义情绪的影响。韩国国民在回头看中国的时候,感觉自己发展得更好,有一种优越感,有些看不起中国。这种心态,在韩国年轻人当中比较普遍。

  Q:为何会发生“跟中国抢文化”的现象呢?

  A: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为了宣扬新政权的正统性,与历史上朝鲜半岛的历代封建政权划清界线,韩国故意把历史上的中韩关系描述成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一些少壮派批判“事大主义”,宣传树立主体史观。主体史观与民族主义结合起来,渐渐发展成为韩国史学界的流派之一。今天我们听到“历史上,韩国的边界一直到了北京”,“汉字是韩国的”等等,都是主体史观导致的恶果。

  Q:跟60年前发生的朝鲜战争有没有关系?

  A:不能说没有,但也不能夸大。我接触过一些韩国老人,他们经历过那场战争,当中一些曾经还是跟中国志愿军交过手的军人。据我的了解,他们的不满主要还是指向朝鲜,对中国的埋怨并不是很多。一位韩国高级官员曾亲口告诉我,当年,如果是朝鲜军队和美国军队来了,韩国的老百姓会有人逃走,但是如果是中国志愿军来了,韩国老百姓就不会逃。那场战争对当前的中韩关系影响不是很大。

  Q:韩国人是不是对中国有很强的戒备心?

  A:是的。历史上,朝鲜半岛一直是中国的附属国,后又被日本吞并,亡国了36年。这些历史经历,在很多韩国人的内心留下了深深的伤痕。从传统心理上讲,韩国人是以“小中华”自居的,他们认为,正是他们把中华文化传到日本,日本才能成为现在的日本。但是近代开始,反而受到了日本侵略,它觉得这是学生忘恩负义,搞掉了老师,所以内心很受打击。

  韩国人回想历史,讲得最多的是,他们历史上从来没有侵略过别人,但却反复遭别人侵略。近代列强,中国、日本、俄国、美国都欺负过自己,直到自己最后导致亡国,他们因此有一种悲愤、绝望的情绪。韩国人的民族性格里,那种不管不顾、情绪激动的倾向,就来源于历史上受压迫的那种绝望的反抗心理。这种情绪一直持续到现在。

  媒体负面报道推波助澜

  《国际先驱导报》:您如何看韩国国民对中国的印象?

  李映周:坦白说,多数韩国老百姓,尤其是老一代人,对中国的印象不错。举个例子,如果是有中国队与日本队的体育比赛,相信80%以上的韩国观众会给中国队加油。这表示什么呢?韩国被日本控制了36年,韩国人非常悲惨,日本人很残忍。如果说,有韩国国民中对中国有不好印象,那也多是受韩国媒体的影响。有报纸说,中国的食品不好,韩国老百姓就相信了报纸说的话。

  Q:韩国媒体的问题在哪里?

  A:有些媒体为了吸引眼球,不在乎报道的负面效果,这实际上对韩国自己也没有好处。有韩国同胞问我,为什么中国人提供这么差的食品?我跟他们讲,自己1989年来到中国以后,吃了这么多的中国食品,但一次问题都没发生过。这其实是商人之间的问题,韩国商人压低价格,中国商人自然只能提供劣质的便宜货了。但是韩国老百姓吃了这些便宜食品后,就会认为中国的东西不好。再加上媒体的炒作,韩国老百姓自然得出中国食品不安全的印象了。

  Q:还有类似导致误会的例子吗?

  A: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在首尔传递时发生的风波,原本只是韩中国民之间几个人的误会,但经过媒体的放大报道后,变成了韩中两国国民之间的整体误会了。这很不应该。

  中国自身问题导致误解

  作为具有思辨能力的中国人,应该明白,韩国国民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负面印象,虽然有些明显是误解,有些甚至是故意歪曲,但也并非总是空穴来风。比如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国民素质问题等。

  中国社科院的董向荣副研究员说,一些来过中国旅游的韩国国民,对中国城市的脏、乱、差印象深刻。其实,这跟他们从中国导游那里得到的不正确信息有关。比如,有的导游为了方便管理,会反复跟韩国游客强调,不要乱走动,中国的社会治安很混乱。有的导游为了刺激游客的兴趣,热衷于介绍青蛙、蛇甚至蝎子等刺激性食物。

  李映周博士坦言,在这方面,中国有一定的责任。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还存在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农村与城市的生活差距都太大。还有,2008年,在中国的韩国中小企业遇到危机以后突然撤走,也是很遗憾的事情,如果中国政府更多地关注韩国企业,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这些都导致了韩国老百姓对中国有反感情绪。”

  对于中国自身的这些问题,张琏瑰教授表示,中国确实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一开始韩国人对中国的中草药特别迷信,很多中国人嗅到当中的商机,但慢慢地,为了谋取暴利,有些商人在药物上做手脚。当韩国人发现后,就说中国人坏。类似的,还有“毒螃蟹”等食品安全事件,有不良商人把铅块放入螃蟹壳内。但当时韩国把事件搞得沸扬扬,当中也有韩国政府部门出于保护自己农产品、鱼产品的考虑,有意引导宣传“中国产品伪劣,国产的才是好的”。

  两国国民要学会换位思考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嘉文发自北京

  韩国国民对中国的负面印象,无疑令国人感到失望。作为经贸往来、人员交流密切的两个邻国,只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理解,才符合双方的利益。政府间如此,国民间亦是如此。

  董向荣认为,韩国国民对华印象有一些是明显的误解,这说明今后我们应设法向对方传达正确的中国信息;有一些是因为视角的差异,这提醒我们在全球化的今天,应该从更多元的角度来看问题、理解问题。

  显然,愤怒不能增进双方的感情、讽刺只会给双方带来更多的情绪。李映周是韩国的“中国通”,也是第一个获得中国博士学位的韩国人。李映周说,中韩两国国民在批评对方之前,首先要换位思考一下。中国虽然问题很多,但是,“中国要维持一个这么多人口的国家有多难。怎么解决吃饭问题?怎么解决教育问题?怎么给老百姓更好的生活?”在李映周博士看来,如果韩国国民能多理解中国的处境、难处,那么可能更体谅中国的立场,也不会认为中国崛起是威胁了。

  “中韩两国一定要合作,中韩两国国民一定要理解。”他认为,两国舆论界要多交流,学者之间要多交流,如果韩国记者在写报道前,首先多了解中国的情况,再把中国的信息准备传递给韩国老百姓,“相信不到一两年就会有改善”。

  对于中国一方,道理亦是如此。张琏瑰教授指出,在韩国舆论中一些对中国的极端说法,并不是主流,就如中国互联网上一些针对韩国的负面言论不是主流一样。要改善相互的印象,张琏瑰认为,加强交流、沟通,避免新的误会是必要的。但只有中国真正强大以后,中国慢慢克服了自己的缺点,韩国人的心态才会慢慢转变过来。“究竟韩国还是明白人多,知道自己今后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白宫发言人称奥巴马对富人阶层增税的态度很坚决
下一篇:澳洲白人多次对亚洲人施暴 警察称亚洲人又蠢又笨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